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1.1沁园春长沙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1.1沁园春长沙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1.1沁园春长沙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 1.1沁园春长沙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 2)题 念奴娇 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1)对这首词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横空出世 ”,横在空中,高出人世; “莽 ”,苍莽无际; “阅尽 ”,看尽了,经历了。首句从空间角度,表现昆仑山的雄伟、阔大。 B “飞起玉龙三百万 ”,形
2、容披雪的群山连绵起伏,像千条万条玉白色的巨龙在飞舞。 “三百万 ”,数词虚指用法,形容很多。 C “安得倚天抽宝剑 ”, “安得 ”,怎么能。 “倚天抽宝剑 ”,即抽出倚天的宝剑。“倚天 ”,形容剑极长,靠在天上。 D “把汝裁为三截 ”,形象地写出了改造自然的巨人形象。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写昆仑山经过全人类的改造,化害为益,全世界人民 “凉热 ”共享。 ( 2)对于这首词,分 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主要运用描写的手法,写昆仑山高、雪多、害大。而通过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作结,过渡下文。 B词的下阕,描写、抒情、议论三者有机结合,展示诗人改造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勃勃
3、雄心。 C此词借 “昆仑 ”来喻帝国主义这座大山。通过对巍然出世、横亘太空的昆仑山的描绘与想象,以高昂激越的浪漫主义热情,抒发了改造旧世界、消灭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壮志豪情。 D全词气势恢宏,想象奇特,感情奔放,风格豪迈,具有宋代豪放派词风的深厚底蕴。 答案:( 1) A( 2) B 对李清照如 梦令一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 “不消 ”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 “绿肥红瘦 ”中 “绿 ”、 “红 ”分别代替叶和花, “肥 ”、 “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 2)题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936年 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5、”, “莽莽 ”,本指草木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大雪无边无际的样子。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竞 ”,争着。 “折腰 ”低头弯腰,与陶渊明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中的 “折腰 ”,意思相同。 C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稍逊 ”,稍微差一点。 “风骚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采。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风流人物 ”指在一定的时代中,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诗中指当今时代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几句描写,情景交融,动静相济 ,词韵俱佳,构成了一幅极妙的北国雪景图。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是过渡句,传统称为 “过片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个 “惜 ”字,表达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功绩的否定,他们远远不能与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相比。 D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融合,构成雄浑博大的意境。 答案:( 1) B( 2) C ( 1)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中的 “折腰 ”与与陶渊明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中的 “折腰 ”,意思不
7、同。陶渊明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中的 “折腰 ”,用的是本义,意思是低头弯腰。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中的 “折腰 ”,用的是引申义,是折服、倾倒的意思。 ( 2)作者只是说他们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并没有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 阅读沁园春 长沙,完成词后习题 沁园春 长沙 1925年 毛译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第一 专题 1.1 沁园春 长沙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