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生不能封侯的李广,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却是个完美的形象,他对待士卒解衣推食 ,同甘共苦,司马迁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B北京皮影戏 22日晚在澳门旅游塔中心剧院公演,惟妙惟肖的皮影 表演让观众 目迷五色 ,大家充分领略了这项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C在这次校友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 谈笑自若 ,大家谈及点点滴滴的高中生活,历历往事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清晰如昨。 D北京的三月,积雪刚刚消融,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可爱,甚嚣尘上 的黄沙便铺天盖地而来,在空中弥漫,经久
2、不散。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解衣推食: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B目迷五色:形容颜色又杂又多,因而看不清楚。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 C谈笑自若: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 D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含贬义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 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虽然是大界江冬眠的季节,然而在一座临江的观景台上,我遥望到了 “龙江小三峡 ”另一番特别的景色。 _, _。 _, _。 _,让人 深切地体会到自然无言的
3、大美。 大江如一条宽大的云带在群山中穿行着环绕着 山水相依,浑然一体 那如茸如针密植在白玉般的群山之上的树林 像飘浮着的一层朦胧的雾霭 如波浪凝结成巨大无边的玉雕 起伏的群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是景物描写的总结,应该放在末尾,然后注意喻体 “玉雕 ”“雾霭 ”对应的分别是上和树林,由此判断 、 衔接,由此得到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虽然
4、经济有了发展,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尽快 解决的问题。 B德国是西方现代化大国,不仅以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闻名世界,而且在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拥有许多享誉全球的巨擘。 C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由濮存昕、杨立新等众多大腕共同演绎的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在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的山区搞开发的最大难处,在于既不能以牺牲 “子孙饭 ”的代价来发展,又必须解决和改善当下人们的实际困难。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 “让 ”前应加 “如何 ”; C不合逻辑, “日前 ”是
5、“以前 ”“几天前 ”的意思,不能与 “正在 ”连用; D搭配不当, “改善 ”与 “困难 ”不搭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战国时代,诸侯割据, “七雄 ”并争,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天下?扣东方六国相比,在统一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泰国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在秦律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耕战政策是秦的基本国策。从商鞅到秦始皇,秦国始终坚持了这一政策。广大劳动人民在这种政策下,努力从事耕战,从而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例如厩苑律牛羊课规定:如饲养耕牛好的,奖田啬夫一壶酒、十条干肉,赐牛长三十日劳绩,免除饲养人一
6、期更役;饲养不好的,田啬夫要受斥责,并罚饲养人服徭役两个月。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农业生产劳动力,戍律规定: “同居毋并行 ”,即一户不得有两人同时戍边。金布律效律等律文中,对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限制南人的投机倒把活动等也作了若干规定。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实行军 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 九亩 ”(商君书 境内)。秦律杂抄也规定战死者有赏,如果临阵逃亡,则罚 “以为隶臣 ”。这样就使秦国的军队在七国之中成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秦律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秦的耕战政策能不能贯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吏能不能忠实地执行。秦简为吏之道列举了吏
7、有 “五善 ”“五失 ”,语书更明确提出了 “良吏 ”与 “恶吏 ”的问题。 “良吏 ”,就是 “明法律令 ”、有办事能力、廉洁忠实而 “好佐上 ”,能团结下属、正身守法,不喜争功的人。 “恶 吏 ”则与之相反。 在秦律中保存了大量的有关官吏的任免、升迁和赏罚的条文,这些条文都贯串着一个基本精神,即以是否通晓和能否执行法律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秦律十分强调法治,并首先要求各级官吏必须知法、依法、执法,不得违法。例如法律答问专门有一条解释什么叫 “犯令 废令 ”的问题: “律所谓者,令日勿为而为之,是谓犯令;令日为之,弗为,是谓法(废)令。 ”凡是犯令或废令的官吏都要依法惩办。 秦律非常重视各
8、级官吏的选择和任用。例如置吏律规定:任用 “吏尉 ”等官吏,如果任用了不该任用的人,就要依法论处。为了提高官府的 行政效率,严防官吏违法乱纪,秦律还十分强调官吏的责任制和实行对官吏的考核制度。效律规定:官吏各有自己的职责,如果失职,就要受处分。如果官吏玩忽职守,消极怠工,就要按法律治罪;已造成的损失,还要依情节轻重勒令其赔偿。法律答问规定,官吏弄虚作假,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要撤职永不叙用。 总之,从秦律可以看出,封建国家力图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国家机器才有可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荀况周游列国后入秦,在被秦丞相范睢问及 “入秦何所见? ”,回答 “其百吏肃然,莫
9、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 燮涫看蠓颍 鲇谄涿牛 胗诠 牛 鲇诠 牛 橛谄浼遥 抻兴绞乱玻 槐戎埽 慌蟮场 仕氖烙惺 切乙玻 病!保 盾髯 强国)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 “治之至也 ”的境界,并希望泰国能 “令行于天下 ”。不出苟况所料,秦始皇即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摘选自安作璋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 【小题 1】下列不能作为秦统一天下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秦国从商鞅以后就制定并坚持了耕战政策,激励广大人民劳动的积极性,从而为秦始皇的统一准备了雄厚的物 质基础。 B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就实行了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
10、杀敌立功,这使秦国的军队成为七国之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C秦国明确区分了 “良吏 ”与 “恶吏 ”,把 “明法律令 ”、有办事能力、廉洁忠 实而“好佐上 ”叉能团结下属作为 “良吏 ”的标准。 D秦国通过法律的保证,使各级官吏都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使国家机器积极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 “七雄 ”并争中,秦国灭诸侯,置郡县,建立了我圉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统一 国家,这应该有历 史的必然原因。 B秦国十分强调法治,要求各级官吏必须知法、依法、执法,并把是否通晓和能否执行法律作为考核官吏的主要标准。 C秦国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很大程
11、度上取决于各级官吏的忠实执行,而各级官吏的忠实执行又依赖于法律对官吏的严格要求。 D苟况认为秦国是当时列国中治理得最好的诸侯国,已接近 “治之至 ”的境界,并预料秦始皇不久就能统一天下。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厩苑律牛羊课和戍律金布律效律中的规定,都可以看做秦耕战政策的一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奖勤 罚懒,发展生产。 B法律答问规定,做了法律不让做的事,是犯令;法律让做却又不做,是废令,这两种行为都要受到惩罚。这说明秦国非常重视法律的执行。 C效律规定,官吏玩忽职守造成了损失,不但要按法律规定治罪,还要依情节轻重勒令其赔偿。这表明秦国十分强调官吏的责任制。 D苟
12、子 强国中 “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人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 ”的记载,生动具体地展现出秦国依法治国的良好效果。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C制定 “良吏 ”“恶吏 ”的标准不能成为统一天下的原因,选项和题干之间强拉因果。 考点
1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希望秦国能 令行于天下 ”与 “预料秦始皇不久就能统一天下 ”意思并不相同,此时秦 国国君并不是秦始皇,选项偷换概念或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其目的都是为了奖勤罚懒 ”说法绝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 黄炎培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 3小时。在他的努
14、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 “勤、朴、诚 ”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 “北南开,南浦东 ”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 使得江苏省
15、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 1914年 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 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 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 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 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 25个城市 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 。黄炎培由此获得了 “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
16、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 1917年 5月 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 1918年创立到 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 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 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 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
17、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 “大职业教育主义 ”,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乖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 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 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
18、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 “侠骨慈肠、锦心绣口 ”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 。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 “利居众后 ,责在人先 ”八个字。 (摘编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 【相关链接】 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 “
19、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 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 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串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孙起盂 1988年 l1 月 6日题词)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 “北南开,南浦东 ”的盛誉。 B 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
20、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C黄炎培获得 “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 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D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E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小题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黄炎培的人格魅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
21、合材料简要分析。(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C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D给 1分 【小题 2】( 6分) 创办了川沙小学、浦东中学; 拟出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使得江苏省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 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 培养了大批人才。(每点 2分,答出任意 3点即可) 【小题 3】( 6分) 实用主义。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 大职业教育主义。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 平民化。黄炎培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 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
22、人民的教育。(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8分) 爱国主义。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拯救国家。 生活简朴。从不添置家产,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 淡泊名利。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坚辞不就。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在川沙小学时,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亲自上讲台讲课;创办浦东中学时,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要亲自把关、拍板;抗战后,把杜月笙资助自己的两千大洋,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生活。(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
23、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 A项强加因果; B项到各地是了解教育情况,到美国是注重考察职业教育; D“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 ”不准确。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提炼,然后分条作答。答题时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 考点:筛选并整 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整体概括题目,答题时要找准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句子,从中提炼,然后分条作答。答题时注意关注每个段落的段首和段尾句。 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省 商丘市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