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富豪征婚、美女应征纯属私人的事情,似乎 不容置喙 ,但纵观近年来 “方兴未艾 ”、高潮迭起的富豪征婚潮,其中婚姻爱情的因子逐渐苍白。 B在整体低迷的运动用品行业中,室内运动服饰 脱颖而出 。室内运动品牌浩沙国际有限公司截至 2013年 6月 30日,营业额同比增长 26.9%。 C事发后才开始 “亡羊补牢 ”,等到问题被曝光才开始补救,为时已晚;诚然,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暗处,尤其是面对一些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D菏泽 8座车塞进 23人,超载 200% ,这样的车辆
2、拉那么多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司机面对这样的危险却 不以为然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脱颖而出: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对象错。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不合语境。不以为然:然:是, 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读朱自清的散文, , 。 , , , 。 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
3、产生的 “沉痛隐忧 ” 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颇有一些 “温、柔、敦、厚 ”之风 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句是无条件复句 “不论 都 ” , 句承 句从反面说其风格,且煞尾字是仄声, 句再从正面收束,小结全文,用词较 句概括度更高,且煞尾是平声,这样, “没有 之气,颇有 之风 ”也符合对举句的音韵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上帝面前,在我们的家人以及来自各界关注我们的见证人
4、面前,我颜淑英愿意嫁给李康宇做我的丈夫,与你在神圣的婚约中共同生活。 B爆料人声称,他对涉及自己的一起民事案件判决有严重质疑,于是从开始收集赵明华涉嫌违纪的证据至今 ,他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C中新社记者看到, “桑迪 ”(飓风)带来的罕见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大暴雨随着风势倾泻下来,漫天皆雨水 D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杂糅,删除 “做我的丈夫 ”; B.不合逻辑,矛盾, “整整 ”表确数,不能修饰约数 “一年多 ”; C.谓宾不搭配, “看到 ”“狂
5、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 “三代时期 ”。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 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 175件,占全部礼器 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 商颂 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 “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 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
6、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 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 “爵 ”,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宾主酒酣耳热之时 ,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 “万舞 ”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被总称为 “万舞 ”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 “礼制 ”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
7、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 “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祭祀之时,酒之种类 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 ”,个人生活自由化,诸子百家兴盛。春秋战国时代的饮宴突破了拘谨死板的周代礼仪,晏子春秋就记载了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 “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 汉代宫室朝堂典章制度沿袭秦代,大
8、大简化。从今天来看,唐、宋可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 “第二帝国 ”时代,其强大壮盛,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较秦汉 “第一帝国 ”,犹为过之。 盛唐时的宫廷宴乐活动,较之秦汉魏晋,富于堂皇奢侈之象。到了元代,中原酒风为之骤然一变,由赵宋王朝时期的文弱细致,变得粗犷豪放。取代元帝国,复兴中原的明代从诞生伊始,就带有拘谨繁琐的作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宴席开始,宫廷教坊司需跪奏一曲,这时所有预宴官皆跪,待皇帝饮毕,文武百官四拜而起,回到座位,各序班官员方进群臣酒盏。从第二爵酒开始,皇帝饮酒时群臣不必下跪,但需候皇帝举饮后,群臣才可自饮。(节选自 2012.3三联生活周刊朱步冲中国酒史:文化的脉络)
9、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礼器中,大多数都是酒器,而且种类也多;可见酒器最初是一种礼器,而且商代人对酒的重视俨然已成风气。 B据诗 商颂 烈祖记载,酒在当时的祭祀中是十分重要的,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只有斟上清酒,才能与祖宗神灵沟通。 C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商代的酒在祭祀中作用有二:其一,供祖先神 享用;其二,巫师们饮酒达到一定的精神状态方可通神。 D作者认为,商代祭祀时候的饮酒是有特别规定的,通常先由巫师或者是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饮酒,以传达神灵的旨意。 【小题 2】下列 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考古学家认为,
10、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 “爵 ”的造型像一只鸟雀,而古代 “爵 ”与 “雀 ”同音通用,因此名 “爵 ”。 B据诗经 颂描述,商朝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 “万舞 ”开始,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 C周代饮宴制度有严格的要求,据礼记记载,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所用的酒器也不同;酒的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不同。 D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 ”的现实,宴饮可见一斑: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 “今日愿与诸大夫 为乐,请无为礼 ”。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酒从 “三代 ”开始延至今日,虽各个朝代宴饮制度有所不同,但
11、无不锚定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礼制与传统酒文化。 B酒在商代主要用于祭祀;而到周代则成为王室弘扬 “礼制 ”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 C酒作为宫廷宴乐品,在 “第一帝国 ”和 “第二帝国 ”时代,呈现出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缘于汉唐的对外开放与交流。 D宋代酒风文弱细腻,元代酒风粗犷豪放;而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致使酒文化带有拘谨繁琐的作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C.文中说 “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张光直的论断是 “或然 ”而非 “必然 ”。 A项注
12、意 “可见 ”的推理; B项注意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的理解; D项注意 “一般 ”换成 “通常 ”的表述,易误判。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 ”是本文作者 的认识,而非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 B项注意 “商颂 ”换成 “诗经 颂描述,商朝 ”; C项四个 “不同 ”是对四段有关内容的概括; D项注意 “可见一斑 ”的推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C项 “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 ”属于 “第二帝国 ”时期;且将此 “象 ”与“对外开放与交流 ”理
13、解为因果关系,牵强。 A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推理概括; B项注意 “; ”和 “而 ”的表述,否则可能误判; D项注意 “主要是因为 ”的概括,除此而外应当还有改朝换代以及民族习惯等因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怀念老作家刘白羽 今年 8月 24日是白羽老逝世三周年的日子,几年来,我常常为自己的拖沓懊恼不已。 2005年 8月 21日听到老作家刘白羽病危的消息,我真诚地期待老人的身体好起来,可以接着做我们的访谈;没想到 8月 24日下午 3时就传来噩耗。期望一位历经沧桑、体弱多病的 89 岁老人健康长寿,是对医学科学的苛求;但我
14、坚信,老人为文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将永记于中国文学史册,老人的高尚品质会永驻我们心间。 第一次采访白羽老人是 1996年 ,在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那时老人除了腿疾,身体尚好,特别健谈。他说,恐怕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时他就走不动了,到时候他在家里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了解会议情况。采访他时,他总是先问当前又有哪些年轻作家写了哪些好作品。他对年轻一代的期望特别高。 一晃五年过去了。中国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我又作为记者到他家去采访他。他已坐在轮椅上。他不慎摔伤,医生在他头上用小纱网包住一块纱布贴住伤口。纱网像个可爱的 “瓜皮帽 ”,歪顶在头上,给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军人添了几分俏皮和亲切。他坐在会客
15、室的一座挺大的 “刘白羽铜像 ”对面 ,显得反差特别大。雕像气宇轩昂,神采奕奕,威严庄重。对面而坐的老人身上,比那雕像多了许多内容;俨然一位慈祥的学者,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老伯。 他说他走路不方便,不能出去参加活动了,想念老朋友,就让司机把他们接到家里来坐坐。每天坚持写 500字左右的文字,还用录音机听外国名著,有时听得热泪盈眶。最快乐的事就是和来访的朋友谈对这些作品的新的感想,了解一些 “新鲜事 ”,新作品。他并不简单地反对 “现代派 ”,还专门研究了福克纳的作品,并写文章发表在我们文艺报上。 我深深感到这位影响了几代人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心中最重 的两个字就是 “人民 ”,无论是他的工作还是他
16、的文学创作都能体现出这一点。他每次都会说的一个话题是:我服从组织安排,做了太长时间的行政工作,自从闲下来才有完整的时间写作,有好多东西要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你们年轻人,不能抱怨行政事务缠身,要挤时间读书、写作。 2001年之后。逢年节我都会去看望老人家。每次去他都要讲一段录音机里反复听过的名篇名作,有的段落还能背上几句。 2004年年初,他谈到与巴金的生死之交时落泪了。 30年代巴老帮他出第一本小说集;小儿子重病,巴金和他一起度过在上海治疗的心酸日子 白羽老说,我 的文学生涯从上海开始,我爱上海,我真的怀念上海的春天呀,想念我的老朋友巴金。那天,他让秘书取出刚刚出版的天籁集和凝思集,签字送给
17、我。他说,这两本散文集里发表的都是一个垂暮之人的心灵自白,所有的悲欢苦乐有如大浪波涛在心里,写出来,为这种爱留下永恒的记忆。 文艺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发表了 “刘白羽两部散文集出版 ”的消息。不久,我再去看望他,他有些伤感地说,我连一天 500字都写不了了,什么都干不了的日子不好过。我安慰他,写不了就说,我记录,帮您整理。他听了我的话一下子高兴起来,转而又说,你们都那么忙,不可 能常来。我信誓旦旦地表示:您现在就说说和巴老的生死之交,我的录音机开着呢 !他说了一会儿,显然体力不支。我对他说,改日我再来采访您,您的经历是我们年轻人的宝贵财富。他幽默地接了一句:舍命不舍财 !我说,您的意思是我拿您赚稿
18、费吧 他用手指在空中写了三笔说:是才华的才。我 “谦虚 ”地表示:我最多是木字边材,只是记者的料而已没大出息。我们非常愉快地告别时约定:过几天我就来。他握着我的手说,我随时等你采访。 没几天,白羽老让秘书送我一套刘白羽文集。听说老人家身体还好,总觉得日子长着呢,就把 “约定 ”拖了下来。 我时 常想起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一篇一篇翻看他的作品,一遍一遍听他没有给我讲完的故事,一次一次自责,一年又一年地怀念。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没有结束的采访,因为我失信在先。(节选自中国作家网 作者 胡殷红) 【小题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医学科学不可能让一个老人永远健康
19、长寿;但他为文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将永垂史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告诉人们: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刘白羽老人坐在 “刘白羽铜像 ”对面。雕像威严庄重;老人比雕像慈祥、和蔼、可亲。显然雕像的艺术成分太大,不符合生活的真 实。 C刘白羽是老一辈作家,组织上服从安排,思想上为人民服务。因此,他告诫年轻人,要挤时间读书、写作,不要像他一样留下遗憾。 D他谈到与巴金的生死之交时落泪了。这是因为巴老曾帮他出版第一本小说集,还陪他度过心酸的日子,没有报答,问心有愧,歉疚。 E八段末关于 “财 ”、 “才 ”和 “材 ”的对话,巧用谐音。白羽老正话反说,意思是乐于施才;作者谦虚中有欣慰,意为不才却有幸受才。 【小
20、题 2】本文追忆了老作家刘白羽的哪些事迹 请简要分析。 (6分 ) _ 【小题 3】这篇回忆录的写作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分) _ 【小题 4】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白羽老人 “谈到与巴金的生死之交时落泪了 ”;本文作者怀念白羽老人时 “懊恼不已 ”。这是为什么?请选其一,结合全文,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案: 【小题 1】 E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小题 2】 笔根不辍,作品丰富,晚年还坚持每天写 500字,看电视,听广播,听录音; 关心关注年轻作家的成长,他总是先问当前又有哪些年轻作家写了哪些好作品; 珍重友情,常常让司机接
21、朋友到家里坐坐,想念巴金而落泪; 威严庄重,而又平易近人,戎马一生,慈祥的学者,和蔼可亲的长者; 服从安排,忙于工作,心里总装着 “人民 ”。(:) 【小题 3】 倒叙式的结构,文章从白羽老人逝世写起,然后叙述里几次采访的事; 首尾呼应,以作者的 “懊恼 ”增强了怀念的情感; 语言幽默风趣 ,刻画细致入微,让人不仅看到白羽老人光鲜的一面,还能看到其生活的一面,如“瓜皮帽 ”, “舍命不舍财 ”; 取材典型,凸显人物性格,白羽老人是作家,军人,领导,长者,严肃认真,服从组织,平易近人。 【小题 4】角度一:人生得一知己难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情感上生死之交:刘白羽和巴金是同时代作
22、家,有共同的理想,志趣,能说得着; 事业上鼎力相助:刘白羽的文学生涯是 30年代巴金帮他奠定的; 生活上情同手足:刘白羽生活最心酸的日子里是巴金陪他度过的。 角度二:人生得一知己难矣,得一忘年之交更难。 情感上可亲 可敬:白羽老人是著名作家,又是文艺界的领导,可是慈祥、和蔼、平易近人; 事业上受益匪浅:欣然接受采访,慷慨赠书,谆谆教诲; 交往上判断失误:以为健在,拖沓,失信在先,采访未尽,留下遗憾。 【小题 1】 试题分析: E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C项 “不要像他一样留下遗憾 ”错误,白羽老没有抱怨,没有遗憾。 B 项 “艺术成分太大,不符合生活的
23、真实 ”分析错误,雕像是艺术当高于生活,文中表述的意思是白羽老人不光有军人的威严庄重,还有生活中的另一面 长辈的慈祥、可亲。 D项 白羽老人流泪不是 “没有报 答,问心有愧,歉疚 ”,而是对挚友的思念之情不能自已。 E项属于文中有深刻含义的含蓄的句子,难度较高。 A项属于开头文句的语境意义,较 E项难度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考查抽取整合文本内容的能力。五个方面内容,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宁夏银川 中高 三年级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