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桀 骜 ( o ) 创 伤( chung)漫 溯 ( s ) 忤 逆( w) B长 篙 ( go)目 眦 ( c ) 噩 梦( )作 揖 ( y) C刀 俎 ( z) 喋 血( di)浸 渍 ( z ) 飨 客( sh) D 莅 临( l )青 荇 ( xng)玉 ( mi) 彘 肩( zh)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目眦 ”应读 “z”; C“浸渍 ”应读 “z”, “飨客 ”应读 “xing”; D“青荇 ”应读 “xng ”, “玉 ”应读 “j
2、u”。本题着重考查了形声字的读音,除创是多音字外,骜、溯、忤、篙、眦、噩、揖、俎、喋、渍、飨、莅、荇、 、彘均是易误读形声字。备考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迥乎不同叱咤风云坛坛罐罐和霭 B戮力同心逆来顺受挥斥方遒撰写 C长歌当哭妄自菲薄造化弄人慷概 D殒身不恤短小精捍百舸争流 目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和霭 ”应为 “和蔼 ”;蔼形容柔和,所以字形是草字头。 C“慷概 ”应为 “慷慨 ”;慨与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是心字旁。 D“短小精悍 ”应为 “短小精悍 ”,悍与心理活动有关,因
3、此是心字旁。字形的识记要联系意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郑 既 知亡矣(既然)项伯杀人,臣 活 之(使 活) B朝 济 而夕设版焉(救济)范增数 目 项王(使眼色) C进兵北 略 地(夺取)太子 迟 之(迟疑) D沛公起 如 厕(到,往)常以身 翼 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重要实词的意义。 A 既,已以; B 济,渡河; C 迟,以 为迟。对于课内重要的实词,平时复习要落实好注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4、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B父母 宗族 ,皆为戮没 C樊於期 偏袒 扼腕而进曰 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 婚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今异义。 A行李,出使的人。 C偏袒,露出臂膀。 D婚姻,儿女亲家。对于课内的古今异义词,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晋,何厌之有?译文: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B今日往而不返,竖子也。译文: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C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
5、成为他的俘虏。 D沛公安在?译文:沛公在哪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 “为 ”是被的意思,应译为 “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觉慧背着家人参加学生运动,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觉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活动。接着,高老太爷又把觉新叫来,要他看管觉慧 ,不准觉
6、慧再到外面。 B鸣凤被逼嫁给冯乐山,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哭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刚离开,觉民就来告知事情的真相,觉慧急得几乎发疯,四处寻找鸣凤,但在中途觉慧还是决定放弃鸣凤,停止寻找,鸣凤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怨恨,投湖自尽。 C钱梅芬和她的表哥觉新青梅竹马,但她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后来,她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回到娘家。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 D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 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同意了,就直接告诉觉民,觉民坚决反对,觉新劝觉民听爷爷的话。觉民非
7、常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便听从了琴的建议,决定采用 “逃婚 ”的方式反抗,最终获得了胜利。 E瑞珏的产期近了,为了避免 “血光之灾 ”,陈姨太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没有反抗,便送瑞珏到城外生产。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凄惨的叫声,却被挡在门外,因为太太们的吩咐,没有人敢为他开门。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答案: BD 试题分析: B “但在中途觉慧还是决定放弃鸣凤,停止寻找,鸣凤绝望 ”、 “ 怀着对觉慧深深的怨恨 ”错误,觉慧四处寻找,没有找到,因为鸣凤已经到花园里,准备自杀了;而鸣凤则是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湖自尽的; D 高老太爷是让觉新来告诉觉民, “便
8、听从了琴的建议,决定采用 “逃婚 ”的方式反抗 ”错,觉民先用 “逃婚 ”的方式,后来才让觉慧带他到姑母家见琴。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 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8分)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 “苟活到现在的我 ”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
9、中国的青年。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
10、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 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暴徒 ”!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11、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 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节选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 1】 从以上文段可以看出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人?请概括。( 3分) 【小题 2】在文中,加点的 “惨象 ”指 , “流言 ”指 。 ( 2分) 【小题 3】在画线句中,作者用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来修饰 “刘和珍君 ”,有什么作用?请简析。(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刘和珍是个 追求进步敢于反抗; 有责任感,正义感,不怕牺牲; 本性善良,为人谦和; 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望的人。( 3分,
12、 写出三个即得满分) 【小题 2】( 2分)段(反动)政府制造惨案,杀害爱国青年;( 1分)段(反动)政府以及反动文人诬蔑爱国学生是暴徒、受人利用。( 1分) 【小题 3】( 3分)( 1)意在强调刘和珍的和蔼善良;( 2)能很好地反衬反动派的凶残。( 3)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考虑人物身份、年龄、主要性格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概括。答题时要规范:先概括特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简析。简析时要扣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答题时要分条作答,而且要尽量多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3、【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回到原文不难确定 “惨象 ”指的是反动政府杀害爱国青年,制造的惨案; “流言 ”指的反动文人对爱国青年的诬蔑。解答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本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揣摩,还要考虑全文的中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一句中“微笑 ”“和蔼 ”是两个关键词,解答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表现刘和 珍本人,二是反衬反动派。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4、成后面题目。( 15分)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 沙 林 他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 !复旦大学教授、巴金研究专家陈思和几年前说:这个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开放,人人都有权利追求事业成功、财富增长、名利双收 但唯独巴金,还在一字一句地写他的忏悔录。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一鞭一条血痕地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 20年前的民族劫难。 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是他影 响了整整三四代中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进而反叛封建社会和家庭。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走向革命。 1958年,姚文元等人对巴老发起 “拔白旗 ”运动,指责巴老的作品是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说 “觉慧出
15、走以后肯定是无政府主义,不可能是革命者 ”。围攻了半年多后,有意思的是,文学知识登出了批判中的来稿统计,全部肯定巴老作品的有 74篇,又批判又肯定的有 35篇,全部否定的仅有 4篇。以后又来了 1000多篇来稿,还是这种比例。这说明一直到了 1958年,巴老在中国青年心目中还是受欢迎的,青年们还是不避风险地为他说话。一直到了 “文革 ”前夕的 1963年,巴金的作品还是文艺类中出借率最高之一。 巴金晚年留给了中华民族另一座令人仰目的高峰,那就是他在中国思想史或者文艺史上说也说不尽的随想录。这是他引起争论最多的作品。有些人认为这部作品老谈 “文革 ”,没有多少艺术性,没有上升到哲理高度。还有人认
16、为这是右的代表 巴金知道这是种种来自上面和下面的非议。他一辈子劝人爱和非暴力,但他的爱妻却在人性恶的大爆发中惨死。 “文革 的教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太大了。我们社会现在 许多负面的东西:腐败、理想破灭、缺少操守,包括最后的阵地 学术界的沦丧,都跟 文革 的恶果有关。但没人去清算。巴老为此紧抓住这个不放,顶住了压力写出随想录。许多文章只能被删改或是先拿到香港的大公报上发表,但收入随想录时,巴老坚决要求恢复原样。 ”他觉得他一个人的反思真是很艰难: “我现在走的还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 ” 巴金晚年最著名的一句话是 “讲真话 ”。在随想录中至少有 4篇以 “小骗子 ”为名,反反复复说这件事。他在
17、晚年一再强调的 “说真话 ”,对于他,是道德人格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巴金的 “讲真话 ”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他对陈丹晨说:我们当时听了话,批判胡风,后来说批错了,但没人出来负责,反而让我们内心经受煎熬。不忏悔,这是我们民族的弱点。这一点我们确实应该像德国人学习。他们不认为法西斯是希特勒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德国民族的耻辱,而我们却把一场民族的悲剧推到几个人 (林彪、 “四人帮 ”)身上。 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他早已在内心有一个决定,像托尔斯泰晚年那样用实际行动进行忏悔。他反反复复苛刻地解剖、鞭挞自己“为了保全自我而被动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所熟悉
18、的友 人 ”的行为。他是中国第一位表现出忏悔精神的伟大人物。 巴金有两个梦想。他多次给不同时期的中央领导写信,终于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世界上最现代化、最宏丽的文学纪念馆的建成。他的另一个梦想还没实现,那就是建立 “文革 ”博物馆。 (选自 2005年 10月 17日中国青年报,略有删减)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把自己作为箭垛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巴金勇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的精神。 B 1958年,全部肯定巴老作品的 74篇,又批判又肯定的有 35篇,全部否定的仅有 4篇。这说明巴金的作品绝大
19、多数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但是极少数不能符合时代潮流因而被否定。 C巴金也曾 “为了保全自我而被动去写检讨,去讲假话,去批判人,包括所熟悉的友人 ”,但正因为他不断忏悔,所以才具有最感人的人格魅力。 D巴金以他的体验,以他的整个人格,向人们昭示着:注重道德的冶炼,真诚地做人,少一些良心自责,与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E巴金的随想录故意写了我们社会现在在许多负面的东西:腐败、理想破灭、缺少操守,包括最后的阵地 学 术界的沦丧等,这是不可取的,因而这部作品受到很多人的批判。 【小题 2】 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综合全篇,巴金的人
20、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表述。( 6分) 答案: 【小题 1】 BE(对一项得 3分) 【小题 2】( 4分) 巴金启发青年懂得了爱和自由,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 巴金晚年顶住压力,写出了随想录,留给了中华民族另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峰。 巴金的 “讲真话 ”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 巴金老人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每点 2分) 【小题 3】 巴金启发青年懂得了爱和自由,引导他们走向革命道路。 巴金晚年顶住压力,写出了随想录,留给了中华民族另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峰。 巴金的 “讲真话 ”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 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
21、。(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分析有误, “但是极少数不能符合时代潮流因而被否定 ”错,不是巴金的作品不好,而是因为文革的错误批判和歪曲。 E项错,巴金不是故意要写,而是说真话, “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也不对,只是 “引起争论最多 ”而已。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 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回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想到一些常有术语 “引起全文、铺垫、伏笔、激发兴趣 ”,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围绕传主作答,答题时要分条。另外还要考虑本
22、段处在第一段的位置上,应想到为下文作铺垫,提供背景类似的词语。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第 2段中 “巴金对中国青年的意义,是他影响了整整三四代中 国青年,使他们懂得了爱和自由 ”,第 4段中 “巴金晚年留给了中华民族另一座令人仰目的高峰,那就是他在中国思想史或者文艺史上说也说不尽的随想录 ”,第 5段中 “巴金晚年最著名的一句话是 讲真话 ”, “巴金的 讲真话 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责精神 ”,第 6段中 “巴老最感人的人格魅力就表现在他强调言行一致 ”这些关键句子筛选整合即可。此类题分值为 6分,一般情况下要答出三
23、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 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 “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 岂 望报乎?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 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 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福建省 福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