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分校高二 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狭 隘 ( i)粗 糙 ( co)鹰 隼 ( sn) 悄 无声息( qio) B 龟 裂( gu) 疱 疹( bo) 蘸 水( zhn)过蒙拔 擢 ( yo) C 掐 丝( qi)脚 踵 ( chng) 祚 薄( zu) 呱呱 而泣( gu) D盘 桓 ( yun) 蹙 眉( zhu) 筵 席( yn)杯盘狼 藉 ( ji) 答案: A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寥落脾气桀骜不训心悦臣服 B模糊孤僻直截了当殒身不恤 C落漠矫正朔风凛洌肆意妄为 D苍桑涵概冥
2、顽不灵万濑有声 答案: B 下列各组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绡 (生丝织的绸子) 除 臣洗马(免除) 伯劳东飞燕西飞 (比喻人的离散) B 苟 顺私情(如果)吾妻来 归 (旧时女子出嫁)一 骑 红尘妃子笑(跑得飞快的马) C 寻 蒙国恩(不久) 区区 不能废远(形容感情恳切)再休此处 栖迟 (留恋) D虽然 眼底 人千里(眼前)山顶千门 次第 开(一个挨一个)形影相 吊 (牵绊)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
3、可当风。 C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D乌云四合,弥漫了山谷,抹掉了山下的村落,只有几座高峰的峰顶浮在云头,仿佛海上的几座小岛。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走进木渎严家花园东侧的 “李兴荣木雕艺术馆 ”,你就会被那些形态各异、姿态生动的佛雕像所陶醉,而这些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就出自 其貌不扬 的民间工艺家李兴荣之手。 B 12月 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的一期关注 “普洱茶现象 ”的节目,妙趣横生,让我陶醉其中, 乐不思蜀 。 C陈寅恪先生上课时 旁
4、征博引, 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觉得云里雾里。 D谈起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中的角色,马云不知不觉兴奋起来,其实,在网络的世界里,马云和风清扬一样,同样是出手无招, 出神入 化。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4分 ) 百家讲坛拉开了 “文化奶妈 ”时代 老愚 “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一日过万册 ”,这个新闻近几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因为它不是个枯燥的阿拉伯数字。签售当日,我路过中关村图书大厦,看见好多人绕着楼排队,起先以为是商场要大优惠,他们在抢购什么东西,走近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冬天的风在他们身上肆意拍打
5、着,蛇样的队伍却越来越宠大,从这样的人群旁边走过,心情颇为复杂。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 径。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 “传教士 ”, “传教士 ”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 “传教士 ”的出现。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
6、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 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一大批文化 “传教士 ”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 “文化奶妈 ”,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 “文化奶妈 ”式 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文化奶妈 ”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不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 ,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
7、便面大行其道。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不能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当然不是坏事。 如果往深里思考,优虑也不少。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出版的一窝峰,使咀嚼式文化产品急速繁 殖,读者越来越懒了。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
8、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看来, “奶妈文化 ”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白中 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论语固然要看,但重在实行。孔子塑造了中国人的特征和行为准则,昭示了礼乐调和的人生境界。人之为人的奥秘皆在于此。用心去读,用力实践,论语才有价值,否则就只是滑稽的装饰。我们如
9、果只是冲着某人的签名才会读孔子,孔子真的像艺术家金锋塑造的那样 要哭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06年 12月 4日,有删改) 【小题 1】对抢购 “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 ”这种现象,作者有怎样复杂的心情? (4分 ) 【小题 2】从 “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这一现象,请分条概括这个时代有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追求。( 4分) 【小题 3】综观全文,你如何看待 “文化奶妈 ”这一人文科学领域的传承方式?请就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6分 ) 答案: 【小题 1】对人们亲近文化感到欣慰 (答出 “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 条文化传承之路 ”也可 );对看经典不是为了经典本身及其意
10、义与价值,而是为名人的签名、名人的解读甚至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感到悲哀;对这种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运作方式的批判。 (“欣慰 ”、 “悲哀 ”、 “批判 ”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小题 2】 (1)追求传统文化的通俗化; (2)追求传统文化的速成,只要结论和能受用的东西。(每点 2分) 【小题 3】作者对这一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持否定的态度。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 2分,理由 4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作者对于抢购 “于丹女士讲孔子的签名售书 ”这种现象的感想在第三段以后,确定了这一范围再根据分值 4分在范围内概括出与之相关的两点答案:即可。
11、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筛选题都要纵观全篇,抓住关键点,在答题时尽量用原文 当中的原句作答,如果原句太长,可以加以概括,但最少要有原文当中的关键词。 【小题 2】试题分析: “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这一现象体现出的这个时代有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追求主要在第五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解答本题只要在原文当中找出相关的文段,再结合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就能概括出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这道题于其他开放性试题不同的是,虽然问 “综观全文,你如何看待 “文化奶妈 ”这一人文科学领域的传
12、承方式? ”但是后面还有一个限制,“请就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 而作者对这一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持否定的态度,所以,顺着作者的观点抒发自己的观点相对简单一些,反之,难度则大一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级。 点评:该题型中,任意选一方面作答,观点 2分,结合原文举例和分析 4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质厚,少
13、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 ,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 “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 “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 ”德秀曰: “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 嗟叹。玄宗在东都,酉甫 五风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且第胜负,加赏黜。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
14、袂歌于 于。于 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 “贤人之言哉 !”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 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源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 。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 每见德秀,叹息曰: “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苏源明常语人曰, “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 元德秀传 注: 擢第:登第,单进士。 酉甫:音 p,合聚饮食。 笥:音 s,盛衣物的竹器。 饫:音 y,饱。 【小题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5、一项是( ) A有 惠 政惠:仁慈 B德秀自 乳 之乳:喂养 C益请 格 虎自赎格:击打 D吾当 坐 ,不及余人坐,受牵连 【小题 2】下列对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为国为亲,忠孝两全。 B许之矣,不可负约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袄 宽厚不羁,不论贵贱。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豁达自任,志向高雅。 【小题 3】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元德秀不忍离开母亲,就背着母亲去京城入试。母亲去世,他服丧期满,任南和县尉,后升任龙武军录事参军。 B元德秀为官所得俸禄全部用于抚养孤独无依的人,任满的时候,他是赶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绍兴 一中 分校 12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