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毗邻 (p)角斗 (ju)垂涎三尺 (xin)不落言筌 (qun) B赍发 (j) 决起 (ju)接踵而至 (zhng)恶乎待哉 () C殷红 (yn) 信笺 (qin) 压 轴 戏 (zhu)遥思远怅 (chng) D潦 (lo)水酩酊 (dng )一蹴而就 (c)模棱两可 (lng)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臭名 葜 锏 肘诟媾 B门衰祚薄绿草如荫酒馔孤癖 C涸辙之鲋俊采星驰晦朔装潢 D天高地迥一泄千里流泻客栈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画线
2、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所有苦痛只需哈哈一笑便能 涣然冰释 ,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B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地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情况下采取的一种 权宜之计 。 C旅居国外三十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写信给家乡的政府部门,表达他 安土重迁 的愿望。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属的就业、小孩的入学问题都 无所不至地一一过问,这令他们很感动。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 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
3、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C经过多方调解,杭州飚车案的受害者父母接受民事赔偿损失 113万元,赔偿数额之巨大是我国赔偿史上空前未有的。 D近日国际黄金价格再次出现波动,截至上周末,国际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 290美元以上。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与欧 享利、莫泊桑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套中人等。 B现在国内有的大学二三年级虽都开有中文选修课,但每学年各只有 25学时。 C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4、时 ”,诗人写诗时旅居巴蜀,这是寄怀妻子的诗篇。 D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 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观灯的情景。 答案: D 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一项是( ) A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红楼梦 ) B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 “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 ”,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三国演义 ) C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 -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
5、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 “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 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家 ) 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 (堂吉诃德 )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 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 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
6、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 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
7、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 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
8、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 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
9、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 (原载小小说月刊 2004年第 13期 ) 【小题 1】小说为什么要以 “琴王 ”为题?请简要分析。 【小题 2】小说中的 “琴王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小题 3】结合全文,探究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 7分) 【小题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 A文章两次出现 “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 ” 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琴声的美好,给人们内心带来愉悦。 B从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已经死了,但他
10、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 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C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的含义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准备勇敢赴死。 D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留给人一些深思。 E.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说明人们根本不关心他,很少有人记得他是聋子,他是属于多余人一类。 答案: 【小题 1】 答案: 暗示情节,小说的情节虽不是很复杂,但都以琴声为背景,都与琴声有关; 刻画人物,突出了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 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入人心。(每点 2分) 【小题 1】答案:他虽然是一个聋子,但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
11、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 2分)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2分)。 【小题 1】答案: 平时,琴声陪伴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助乡亲们度过一天天的劳累; 危急时,乡亲们从琴声中获得启示、信念、力量,灵魂得以净化,平静的应对,最终转危为安; 琴声帮助乡亲们认识到他不只是一个聋子,更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现在一提到 “经 ”,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 “经 ”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 “纬 ”,没有 “经 ”, “纬 ”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 “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
12、之书才能称作 “经 ”,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 “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 ”,所以称作 “经 ”。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 “经 ”,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妙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 “袖珍本 ”,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
13、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 “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 ,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 “袖珍本 ”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 “人性化 ”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
14、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 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小题 1】下列关于 “经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所谓 “经 ”是指古代经典,其实 “经 ”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 “经 ”是 “纬 ”得以依托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 “经 ”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西省 会昌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