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3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 3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教育专家就 “如何打造美妙课堂 ”的问题 坐而论道 ,一线教师听后非常激动,觉得收获颇丰。 B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 扣人心弦 的一幕。 C群众要求政府公开招待费的财务账目,并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其要求合理,不能算是 不情之请 。 D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 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2、 乾隆书法亦多,但他于书法方面下的工夫也是最多的。 。 , 。 。 。 , 所以,乾隆把赵字往妩媚方面推向极致,于圆熟处见大方,楷书中有行书笔意,行书中又有草书意味,四方勾连,自是皇家体势,却是流于平平。 康熙、雍正都崇尚晚明书法家董其昌,追求皇家气象,但用笔爽利,结字严谨,于威严处透露些许书卷气 题诗题匾一方面是其统治天下的手段,也是其艺术创作的一翼,立轴对联则主要是其书法创作的成果,也可以说是清代宫廷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行政批示是有清一代的重要档案,读书眉批是记录其思想轨迹、学习心得、创作过程的重要史料 ks5u 乾隆也是遍临历代法帖,最终选择宋末赵孟 作为自己的范本 乾隆存世的书法
3、有御批、御览、题诗、题匾、立轴、对联等等。 不知道赵孟 降元为官之事在他的天平中有多大的分量,但赵字的圆润婉转自是符合他的审美追求,也贴近他的处事方式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面对美韩军演剑拔弩张的局面,朝鲜除了在边境布防之外,还一反常态地高调 “亮核 ”,这令各方颇感意外。 B发生在富士康惊悚的连环跳,根据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加以推想,大致可归因于超负荷工作、高淘汰率等原因。 C很多有 “超前意识 ”的家长从小对孩子就加大英语学习的投入,少儿英语学校和培训班门庭若市、财源滚滚,中文反遭冷落。 D孩子们对 “动漫 ”的情有独钟推动着 “动漫 ”
4、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每小题 3分) 唐代统治者将西域视为应对突厥和吐蕃威胁的战略侧翼,采取了意义深远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实行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实边策略,改变了南北朝以来的对立局面。并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民族认同的凝聚力,有效保持了西域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从而使丝绸之路畅通东西,大唐文明辐射欧亚,成就了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西域的一段经典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随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唐王朝国力强盛,文
5、化繁荣,深深影响了统一后的西域。儒学文化日渐成为西域民众日 常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礼仪的操守。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许多吐鲁番文书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正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的佳句。 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步嵌入到西域各宗教之间。唐代是西域宗教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萨满教、佛教、袄教、景教、道教等宗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植入到各个教派之中。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
6、有大量 “急急如律令 ”的道教术语,而回鹘文摩尼教经典中亦有释迦四门观和阿难达法问的佛经内容。在西域,孝也成为儒、释、道等文化内涵中的根本内容。 唐代文化认同政策,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以高昌为代表的西域诸国仰慕中原文化,使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在西域社会中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加之唐代民族政策的包容和开放,使唐代的文化实边政策被唐代西域社会普遍接受。在这种民族融合和天下一家的氛围中,民族平等与文化融合成为唐朝重要的治边之策。这种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 “华夷一家 ”的思想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
7、体现了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程度。各民族尊奉唐太宗为 “天可汗 ”,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 “可汗 ”,中华一统的局面由此达到新的高度,影响深远。 文化认同与唐朝治理西藏的正确策略,共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同存共生的良好局面。大量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到达西域,与西域民族杂居相处,在语言、习俗、文化、信仰等领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不仅在战略上使 “西北边患,荡然一清 ”,而且西域由汉代以来单纯的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区域,成为大唐文化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 【小题 1】下列关于文化认同的表述, 符合原文意
8、思的一项是( ) A从南北朝到隋唐,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思想一直是其主流观念。 B唐代统治者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视与对西藏的正确治理,有效促进了西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使西域成为大唐文明向中亚的自然延伸的地域。 C张骞通西域后,儒家文化迅即深深植根于西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 D随着汉文化在西域传播开来,大批中原民众、商人、求法僧人、文人志士等随之进入西域,把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经典思想被正式纳入西域子弟参加朝廷科举取士的考核内容,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西域社会普遍传播的事实和
9、对西域民众的影响程度。 B唐王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西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统一后的西域各民族普遍接受了儒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 C “华夷一家 ”的思想在唐太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民族尊奉太宗为“天可汗 ”,成为包括西域在内的各民族的 “可汗 ”。 D在吐鲁番出土的佛教文书中有大量 “急急如律令 ”的道教术语等表明不同宗教用语在西域同存共处,相 互夹杂的现象,体现了多元宗教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小题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宗教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在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B唐代,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有着极大的向心力,这充分反映了唐
10、王朝治理西域的文化认同政策的有效性。 C铁勒首领、名将契必何力可随口诵出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的佳句,因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得以广泛传播。 D借鉴唐代治理西域的经验,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 “多元一体 ”格局,有助于多民族文化的同存共生,从而促进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答案: 【小题一】 B 【小题一】 C 【小题一】 C 【小题一】 A张冠李戴。原文说: “这种民族一体与文化融合的的思想成为唐代社会的主流观念 ”; C与原文不符。儒家文化深深根植于西域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D时间顺序错误。原文说的是: “随
11、着大批汉人进入西域,汉文化也随之在西域传播开来,作为中原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儒学也传入西域 ”。 【小题一】张冠李戴。 “华夷一家 的思想在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小题一】颠倒因果。原文说的是因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在西域社会的广泛传播,铁勒 首领、名将契必何力虽为一介武夫,亦可随口诵出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的佳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弗洛伊德 心灵深处的哥伦布 从很小的时候,弗洛伊德就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 9岁就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由此取得了免试进入大学的资格。弗洛伊德在语言方面具有超人的才能,他不仅熟悉自己祖先的希伯来语,而且精
12、通拉丁文、希 腊文和英语等其它主要西方文字。弗洛伊德十分喜爱文学和哲学。他阅读过大量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优秀作品,特别推崇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歌德。这些大家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部分,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也正是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他学到了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学会了用艺术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去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精读过许多重要的西方哲学书籍,广泛汲取古代希腊以降哲学思维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理论逻辑方法。这一切,都为弗洛伊德以后的科学理论创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应该特别指出,青年弗洛伊德自 身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人本身的关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对人类本
13、身问题的好奇心,集中为一点就是人类个体的本质。长久以来,从对文学作品和生活过程的观察中,他对于人的情感、性格和各种幻想,对于人本身所受到的压抑始终怀有特殊的关注。当然,他不是像当时西方不少神学家和哲学家那样在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而是要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大学生涯是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的。从 1873到 1881年,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此外,他也认真听过 3年的哲学课,使自 己在理性思维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这些年,也是弗洛伊德为他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探究)的时期。 l881年 3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
14、院的毕业考试。 l882年,弗洛伊德在从事了一年多的理论研究之后,改行做了专职医生。 后来,他自己把这一走向实际工作的重要转变称之为 “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在l882到 1885年,弗洛伊德在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也是在这时,他打定了一个主意: “把成为一个神经病治疗专家作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竟 开创了一项崭新的科学事业。 1885 年 8 月,弗洛伊德师从当时欧洲非常著名的法国神经病学专家沙考特教授,他从神经系统病理学和组织学转向了神经病治疗学。在那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催眠术的巨大力量。在当时运用于神经病症的催眠术
15、中,精神刺激对人的身体发生了某种奇特的控制作用,以致于人的肉体可以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接受精神刺激的摆布。在美国电影爱德华大夫中,我们就看到过这种神奇的催眠术:主人公在一个病床上,医生使他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中,从而排解他内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是从关注这种催眠术开始,弗洛伊德就开始思考人的一般 心理意识现象背后无意识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了。对这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的深入研究,成了后来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在当时,对歇斯底里这一病症的治疗中,一般多用电疗法,而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和有限的,这使得他转而运用催眠术和 “暗示法 ”。正是通过催眠术的成功运用,弗洛伊德发现在
16、人的意识背后,还隐匿着另一种极其有力的心理过程,这就是所谓 “潜意识 ”。弗洛伊德开始认真探索这种人类心理深层的精神现象,这一分析和研究的科学过程也就是所谓 “精神分析 ”了。从此,弗洛伊德的研究不断深入,经历了几十年 的努力,最终创立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节选自张一兵弗洛伊德 心灵深处的哥伦布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为弗洛伊德一生伟大的科学事业奠定知识基础的知识很多,这里有语言文字,有哲学、文学等等,它们在弗洛伊德表达、思维和认识社会等不同方面都起着作用。 B弗洛伊德从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有了非常深刻的
17、认识,到转向精神病治疗,再到从治疗中发现无意识现象的存在,他的研究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C弗洛伊德阅读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和 歌德的优秀作品,并把他们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部分背得滚瓜烂熟,这对于他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大有好处。 D弗洛伊德在研究人的精神问题时,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去寻找答案:,而当时西方不少神学家和哲学家却从人体之外去寻求答案: ,所以难以找出人的本质的正确答案:。 E在对歇斯底里这一病症的治疗中,弗洛伊德在实践中发现电疗的作用是消极和有限的,他转而运用催眠术和 “暗示法 ”,从而开创了运用 “精神分析 ”治病的先例。 【小题 2】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是建立
18、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思想基础 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为什么弗洛伊德把走向实际工作的转变称为 “我生命中的转折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弗洛伊德的成功,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有 “好奇心 ”、确立 “奋斗目标 ”、 “善于思考 ”等,请你选择其中一项,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12、 答案: 【小题一】答 B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D和 E不给分。 【小题一】 深厚的语言基础,精通多种语言文字,并能够用艺术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去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 阅读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中学到了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思考;
19、 精读了许多西方的哲学书籍,广泛吸取了古代哲学家的许多理论观点和理论逻辑方法。(一点 2分) 【小题一】 能够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加深了对人类精神系统疾病的认识; 通过实际工作取得了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一点 2分) 【小题一】观点一: “好奇心 ”是弗洛伊德在 “精神分析 ”方面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好奇心 ”使他关注人类个体的本质问题,这有助于他探索人类心理深层的精神现象; “好奇心 ”能够使他从对文学作品和生活过程的观察中,对于人的情感、性格和各种幻想等问题始终怀有特殊的关注; “好奇心 ”使他不随从于当时一些西方神学家
20、和哲学家在人体之外去寻找答案:,而是要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 观点二: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确立 “奋斗目标 ”,是弗洛伊德能够创立 “精神分析学 ”的重要因素之一。 弗洛伊德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适时地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能够根据自己确立的目标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 能够变换 研究方式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观点三: “善于思考 ”是弗洛伊德能够把研究逐步深入下去的关键。 思考使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关注人的本身,关注人的 “精神 ”; 思考使他从关注催眠术开始就考虑无意识现象存在的可能; 思考使他发现了人的意识背后的 “潜意识 ”,为 “精神分析学 ”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小题一】 C、
21、以偏概全, “莎士比亚和歌德 ”只是众多大家中 “特别推崇 ”的两位;D、弗洛伊德从人体之内去寻找人的本质,是他的一种研究方法,不能就此推论其他人 “难以找出人的本质的正确答案: ”; E、 “精神分析 ”只是一种治病的指导思想,不 是治病的具体方法。 【小题一】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一】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一】本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度 山西省 山大附 中高 月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