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名句默写(每小题 1分,共 6分) (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 2)骐骥一跃, ; ,功在不舍。 (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 4)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 ( 5)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6)日暮乡关何处是, 。 答案:(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2)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4)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 5)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6)烟波江上使人愁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怪癖( p
2、)商榷( qu)甄别( zhn)铩羽而归( sh) B摭拾( zh)愀然( qio)攫取( ju)锲而不舍( qi) C戕害( qing)搭讪( shn)悠邈( mio)汗流浃背( ji) D舳舻( zh)打夯( hng)恣意( z)倚歌而和( h) 答案: C 文中 排列不当,调整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就科学的本义而言,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排斥民族私利的,是国际性的。 自然科学,尽管在科学成就的解释上染有民族的语言特色 ,在科研体制上有民族的特点,但任何民族的科学所揭示的规律也具有超越民族的统一性。 但是,由于各科学门类的对象不同,它们在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上存在很大差别。 也就是说
3、,在自然科学领域里,除了极少数例外(如医学),从来就不存在民族化的问题。 可以说,在各门类科学中,自然科学表现出最大的国际性和极有限的民族性。 A B C D 答案: C 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B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曾被诬入狱,屡遭贬谪。在贬居黄州期间,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 C梭罗,美国作家。他写的神的一滴选自瓦尔登湖,著名作品还有郊游、缅因森林等。 D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门人所著。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古典韵味一直为人称道,他是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弟子,而且家学渊源,从小就对古典文学耳濡目染,谈起古诗词自然是头头是道。 B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从 2009年 1月 1日起,决定取消或停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暂住证工本费等 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推进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促进依法行政。 C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D在吴征镒担任中国植物志主编的时候,凡是拟用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在稿子上密密麻麻地修改,有时候审 稿的意见比稿子本身的字数还多。 答案: A 下列
5、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其实,炒楼号也并非什么新鲜的招数,而地产商却一直屡试不爽,个中原因实在值得深思。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勾销逻辑慰藉至高无尚 B喧嚣犄角清脆毛骨耸然 C蜇居涟漪游弋魂牵梦萦 D炫耀钦佩
6、宣泄怨天尤人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16分) 乡 愁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偏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 “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 ”,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 “长大的
7、地方 ”,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永世的分离,便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的伤心之地。所以,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我便想像那位初唐的诗人陈子昂,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 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的设定,人生代
8、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同时又是哲人,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怕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他们像戴望舒笔下的那只乐园鸟,带着对往事和故园的永恒的相思,顾念而行,划成一道血痕斑斑的生命的彩虹。 一个人在冰雨中独立前行。便是把你想 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只是你自己。来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是导向对生命的深
9、在和洞悉的认识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感悟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那不断的远游。因为 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回去的 ,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追忆,童 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 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用说在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然而这也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浙江省 杭州市 七校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