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禹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禹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禹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禹城市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孔子周游列国 ”,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禅让制出现于传说时代,盛行于尧舜禹时期;世袭制是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开始一直到清朝;郡县制是秦始皇时期的地方制度;而题目中所说的 “列国 ”“诸侯 ”指的是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以拱卫周王的统治,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 爵士乐之父,他对于爵士乐的重要意
2、义,就好像古典音乐的巴赫,摇滚乐的普雷斯利。请问 20世纪风靡美国的爵士乐起源于 A南美洲音乐 B苏格兰音乐 C非洲音乐 D澳洲土著人音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爵士乐的兴起。爵士乐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源于美国,诞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现代音乐和电影 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地说: “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
3、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 鸡拜年的结果。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注: “黄鼠狼 ”指美国; “鸡 ”指西欧各国) A “铁幕演说 ”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登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学生可以从漫画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漫画中出现 “美帝国主义 ”“援助 ”“西欧各国 ”,由此可以看出,漫画反映的是冷战期间的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其实质是美国以经济
4、援助达到政治上控制西欧的目的,故选 C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列宁说: “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C萨拉托加战役 D 1787年宪法的颁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为递进式问题,学生先要分析出本题所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进而在分析其转折点,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为萨拉托加大捷。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美国的诞生 国际社会曾高度评价中国倡导了 “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 ”,这应该是评
5、价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杜鲁门主义 C改革开放政策 D贸易自由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与印缅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把它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故选 A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跳槽 ”、 “人才招聘会 ”、 “自主创业 ”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实际情况的变化,我 国改变了传统的就业制度,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故选 D项。
6、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生活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 “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眼是 “主动 ”,结合所学可知,在抗战中,平型关大捷是第一次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故排除这三项;百团大战时中共主动出击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右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参加 “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 ”主题活动时发表讲话,
7、号召青年一代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催人奋进。请问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 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由学生为先锋发起的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派遣唐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题眼是 “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 ”,分析选项,鉴真东渡
8、日本传播唐文化与佛学,文成公主入藏是民族之间的交往,遣唐使是日本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对外友好往来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大量山西人为了生计而 “走西口 ”的故事。而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南迁,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战乱局面 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使北方趋于平静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影响 。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和工具,故带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
9、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民族政权与两宋时期同时存在的是 A辽、西夏 B西夏、金 C辽、金 D辽、蒙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更迭的理解。结合所学,北宋、辽、西夏形成并立之势,后 1115年金建立,金灭辽,后 1127年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所以与北宋、南宋同时期存在的政权有西夏和金。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答案: D 试
10、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使六部直接归中央管辖;清朝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的枢纽;这两项措施都表明皇权的高度膨胀,尤其是军机处的设置,表明君主专制 达到了顶峰。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君权的加强 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 “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造根植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D项。 考点
1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图是号称 “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 ” 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形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半年东三省沦入敌手,所以东北大学被迫迁徙。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综合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
12、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材料二 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 ( 1)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2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 材料三 识图答题: ( 3)请说出图 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1分) ( 4)请指出图 2和图 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 禹城市 九年级 中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