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六地区九年级中考预测模拟卷08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六地区九年级中考预测模拟卷08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六地区九年级中考预测模拟卷08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六地区九年级中考预测模拟卷 08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公元前 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距今年有多少年 A 2221年 B 2222年 C 2223年 D 2224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借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对历史年代的计算,今年是公元 2014年,陈胜、吴广起义是公元前 209年,需用 2014年向前加 208年,2014+208=2222。距今是 2222年,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 统一国家的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显著不同,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第
2、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C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D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题目要求选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特点, A、 C、 D三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排除; B项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是三次科技革命都具有的特点,答案:为 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斯大林号召人民说: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下列战役中能够体现这一号召精神的是
3、莫斯科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役 攻克柏林的战役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题目中斯大林号召的是要苏联公民保卫国土,保卫城镇和村庄,可以看出战争主要是在苏联本土进行,且苏联处于守势的时候,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能体现这一号召的精神,诺曼底登陆战役、攻克柏林的战役属于战略反攻时期在别国领土上的作战,不符合题意,答案:为 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一轮的危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消除国际不平等交换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
4、免除发展中国家的外债 D缩小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面临危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所述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排除。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恩格斯说: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蒸汽机广泛应用 化工业兴起发展 太阳能开发利用 连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
5、知识,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的表现有 蒸汽机广泛应用 、 化工业兴起发展、 太阳能开发利用。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表现有 连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出现,这 其中太阳能开发利用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不会对自然界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不能佐证题目观点,排除 项,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 步入近代 蒸气时代的到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分析表格也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下 1950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A美国丧失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C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D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居首 答案: A 试题分析
6、: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相关知识,从表格所给数据中年均增长率可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B项正确;联邦德国增长率为 6.7%,美国为 3.5%可看出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C项正确;由日本的增长率为 9.6%,为各国中最高的,可知 D项正确; A项说法不符合实际,美国在当时还是世界第一经济 大国。答案:选 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美国经济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改革开放以来 ,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西藏和平解放 提出 一国两制 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A B
7、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相关知识,抓住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 ”即 1978年以来,西藏和平解放是 1951年,时间不符,排除 项;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统一大业取得的成就,答案:为 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借助历史地图,理解所学知识。中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经济特区 内地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C内地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8、 内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对外 开放的相关知识,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是从建立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的顺序进行的, D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今年又是甲午年,遥想甲午中日战争之伤痛,历历在目。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除了与南京条约相同的开埠通商、赔款、割占土地之外,还有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内容,其与南京条约最主要的区别是开办工厂,答案:为
9、 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 侵略与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 下面是某校历史长廊的人物展,注有相关历史事件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司马迁编写纪传体通史史记。 B华佗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写成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由安徽人孟祺所著。 D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是明朝科学家李时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相关知识, A项司马迁编写纪传体通史史记表述正确,答案:为 A;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作, B项错误;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作品, C项错误;天工开物为明朝宋应星的著作, D错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
10、上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填空题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成就辉煌。 (1)公元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 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此战役是 。 (2) 1898年,安徽巡抚 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3) 1984 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序幕。 答案: ( 1)淝水之战 ( 2)邓华熙 ( 3)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相关知识,准确记忆课本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公元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 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此战役是淝水之战。 ( 2)
11、本题考查安徽近代教育发展相关知识,对安徽地方史进行系统学习即可回答, 1898 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了安徽近代教 育之先河。 ( 3)本题考查安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知识,结合安徽地方史即可回答,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序幕。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江南地区的开发;安徽地方史 近代以来各国政府普遍重视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 1)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 “解放 ”时,可以得到一块 ,但必须出钱赎买。 ( 2)日
12、本明治天皇政府的经济方面改革措施为:允许土地 ,引进西 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3)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基本完成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 1)份地 ( 2)买卖 ( 3)土地改革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知识,对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回答,该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 “解放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 2)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对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准确记忆即可回答,日本明治天皇政府的经济方面改革措施为: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3)本题考查我国新
13、中国初期土地改革相关知识,从时间 “1952年底 ”,内容“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等即可判断划线处应填写:我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土地改革 综合题 ( 10分) 2014年是一战爆发 10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 75周年。在刚刚过去的 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帝 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转移到了会议桌上,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继召开,新的国际体
14、系建立起来。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1分)新的国际体系指什么,该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 (2)美苏由二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形成了两极格局。美苏主要以什么形式对抗?( 1分) 材料三: (3)上图有什么寓意,请你配上文字,使之图文并茂。( 2分) (4)当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如何?( 2分)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两点, 2分) 答案: (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2分) (2)冷战(
15、1分)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 2分) (4)中国是多极中的一员,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分)世界大战;重大国际性会议的召开;各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变化;重要的区域和国际组织的建立等(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中国五四 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建立的新的国际体系是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该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地区 九年级 中考 预测 模拟 08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