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中,密度与人体密度最接近的是 A软木 B水 C铝 D铅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可以只露出头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很轻松的潜入水中,说明人的平均密度接近水的密度; 人体的组成成分中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所以人体密度跟水的密度最接近故选 B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和乙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 p 乙 。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 p 甲 可能大于 p 乙 B如果它们原来
2、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 p 甲 一定大于 p 乙 C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 p 甲 一定小于 p 乙 D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 p 甲 可能小于 p 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由图知甲的接触面积较大,根据公式P=F S 得到甲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 B 减小的重量 A 减小的重量,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力甲物体较大,两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有可能相同此选项有可能 B、两物体原来的压力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剩余质量、压力都相等,但甲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
3、此选项不可能 C、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所以压强用 P=gh分析,它们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 P=gh 知,甲物体的密度较小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乙减小的物重甲减小的物重,也就是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 D、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 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的重力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 B减小的重量 A减小的重量,也就是 B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 A对水平面的压强此选项不可能;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在图 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伏且不变,定值电阻 R的的阻值为 20欧。灯泡 L的阻值为 10欧。若闭合电键 S,灯泡
4、 L不亮,电压表的示数为 6伏,则电流表的示数 A一定为零 B一定为 0.2安 C可能为 0.3安 D可能为 0.6安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故故障可能是电阻断路或灯泡短路,根据故障的可能,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如果 R断路,则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示数为零;如果 L短路,则电路中电流: I=U /R =6V /20 =0.3A答案:选 C。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
5、压力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 体压强较大 C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所以 D不对;根据浮力的公式 F 浮 =液 gV 排 ,在浮力相同时,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 C错,甲杯中的 V 排 大,所以 液 小,根据 p=液gh,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 p 甲 小于 p 乙 答案: B对,由于两杯完全相同,所以 F 甲 小于 F 乙 , A错。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 某课外小组制作了一个简易的 “酒驾 检测仪 ”,如
6、图 3所示。其中 R1为定值电阻,而 R2为 “气敏传感器 ”,它的电阻值会随着其周围酒精蒸汽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示数表是用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即将原面板作为酒精含量的示数面板)。当一名喝了酒的司机对着 “气敏传感器 ”吹气时,电路总电阻和示数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减小 D增大;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气敏传感器电阻值会随着其周围酒精蒸气的浓度增大而减小,所以喝了酒的司机对着气敏传感器吹气,因其周围酒精蒸气的浓度增大,使 R2的电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 R=U /I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7、小王家的卫生间有一只换气扇和一盏照明灯,它们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换气扇和照明灯必须同时工作 B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C它们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它们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并联,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 S1控制换气扇,开关 S2控制照明灯;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换气扇与照明灯并联,它们工作时两端电压一定相等,答案:选 C。 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一架 “歼 -15”飞机在 “辽宁 ”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做飞行训练,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机舱外大气的 A密度增大 B密度不变 C
8、气压增大 D气压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在减小 , 随着歼 -15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故 D选项正确 . 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公共汽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用它打破玻璃逃生。图中的四把铁 锤,最适合作为逃生锤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压力一定时,减小逃生锤和玻璃的受力面积,可以增大逃生锤对玻璃的压强,这样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以便打破玻璃顺利逃生故选 C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电路中有一根锰铜合金线,若要使它的电阻变小,可采用 A减小它两端的电压 B增大通过它的电流 C将它拉长后再接回电路 D将它对折后再接回电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
9、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 AB错误; C、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故 C错误; 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吸尘器 B复印机 C液位计 D密度计 答案: A 试题分析:吸尘器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复印机利用静电感应,液位计利用物体的浮沉;密度计应用物体的漂浮条件。 考点:大气压的应用 双选题 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物理学中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其中,有以
10、_命名 _的单位,有以 _命名 _的单位。(要求填写的物理量是本学期所学习的物理量) 答案:安培,电流、电压,伏特 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内容较多:如:牛顿, 力、 焦耳,功、瓦特,功率、安培,电流、电压,伏特、电阻,欧姆、电热,焦耳 考点:物理常识 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根据 _知识,可用图( a)的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在图( b)中,金属锥的 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 _;在图( c)中, “乳牛自动喂水器 ”利用的是 _原理。 答案:密度;压强;连通器 试题分析:向上排空气法是根据不同气体的密度特点设计的;金属锥的头部尖细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乳牛自动喂
11、水器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考点: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题 在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中,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小灯泡 L标有 “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 “20 1”字样。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20中实物电路正确连接完整。要求:闭合电键 S前,移 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至电阻丝的左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 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观察到灯泡 L发光,但电压表示数为零。经检查,图 20中 a、 b、 c、 d四根导线中有一根断了。请判断,发生故障的导线是_。(填写字母)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定灯泡 L 的额定功率。当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时,眼睛应先观察
12、_表的示数,然后读出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当灯泡 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21所示,则灯泡 L的额定功率为 _瓦,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_欧。 答案 : b。 电压; 0.5; 2.5。 试题分析: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观察到灯泡 L发光,但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是通路,而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压表没有正常接入电路,只能是 b断路。当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时,眼睛应先观察电压表表的示数,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灯泡是否正常发光,然后读出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当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0.2A,则灯泡 L的额定功率 P=UI=2.5V0.2A=0.5W,因为电源电压为两节新电池 3V,
13、所以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 2.5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0.5V,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 的电阻为 R=U/I=O.5V/0.2A=2.5。 考点: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 在 “阿基米德原理 ”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的推导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的实验。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 a的正方体物块浸没在密度为 液 的液体中。请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推导出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_ 在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的实验中,使用图中所示的溢水杯和小烧杯接收被测物块排开的水。为减少误差,要求 “在浸入被测物块前,要使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
14、口 相平 ”,请写出达到该要求的操作要点 _。 图中为小王实验步骤的示意图,其中 “步骤 B”的目的是:测出_。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 F1、 F2、 F3、 F4满足关系式 _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 F 浮 G 排 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即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 被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 F1-F2 F4-F3。 试题分析: 设物体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分别为 h上 和 h下 ,则有: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p 向上 S-p 向下 S 液 gh 下 a2-液 gh 上 a2 液 g( h下 -h上 )
15、a2 液 ga3 液 gV 排 G 排 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即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 被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 F1-F2 F4-F3。 考点:浮力产生的原因;平衡力的辨别;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 “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压 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两端的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值,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实验和改变电源电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比较 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16、分析比较表格中第 7、 8、 9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该小组同学在得到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后,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得到了教科书上的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式。若要验证推导得到的关系式是否正确,同学们采取的验证方案如下。 a尝试计算电阻: _。(写出计算公式) b进行实验操作: _。(写明操作的要点) c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_。(写明观察的要点和得出结论的依据) 答案: 表格中第 4、 5、 6列。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a. b.将一个与总电阻数值相等的电阻接入原电路的电 源两端,替换那两个并联的电阻,并闭合电键 S。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上海市 长宁区 初三 中考 期末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