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拉面条 B晾衣服 C切黄瓜 D酿米酒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答案:选择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CO2可转化为金刚石: 4Na+3CO2 2Na2CO3+C,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A Na B CO2 C Na2CO3 D C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能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金属钠得到了氧元素,故是还原剂 .答案:选择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C
2、uO + C 2 Cu + CO2 B 2H2O2 2H2O + O2 C 2KClO3 2KCl + 3O2 D 3CO+ Fe2O3 2Fe + 3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生成的二氧化碳要有气体符号; B选项正确答案:选择 B; C选项没有加热符号; D选项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应该写气体符号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该过程为物理变化 C氮气沸点比氧气高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是正确的叙述; C选项因为氮气先溢出,沸点要比氧气低,答案:选择 C;
3、D选项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的说法正确 . 考点:空气的组成和构成、 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制取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正确的说法是 A 1mol Na2O2的质量为 78g B 1mol Na2O2含有 1mol氧分子 C 0.5mol Na2O2含有 6.021023个原子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存在形态未发生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因为过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8,所以 1mol Na2O2的质量为 78g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因为 1分子的过氧化钠中含有 2个氧原子,所以1mol Na2O2含有 2mol氧原子,故 B选项错误; C选项 1分子的过氧
4、化钠中含有4个原子,所以 0.5mol Na2O2含有 40.526.0221023个原子,所以是错误的;D选项反应前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反应后有游离态的氧存在,所以是错误的 . 考点: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某同学用足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快速收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下降(实验情况如右图),接下来他应该 A将酒精灯位置升高 B将酒精灯向右微移 C再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 D再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足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快速收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下降接下来他应该,因为足量的反应所以是反应条件不足所造成的反应减慢,应该将酒精灯向
5、右微移,答案:选择 B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 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的环保方案是(吸入 P2O5对人体健康有害)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有两个要求既能证明燃烧条件又环保, AB选项也不环保; C选项没有对比, D选项符合要求,答案:选择 D 考点:燃烧条件 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 t 时, CO2和 O2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 C氧气是否充足对碳燃烧放出热量的影响 D向烧杯 a(有 MnO2)、 b(无 MnO2)中分别加入 50g5%的双氧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氢气还原氧化铜中,铜的质量逐渐增大; B选项 t 时, CO2和 O2的溶解度与压强
6、的关系中二氧化碳的应该变化大; C选项氧气是否充足对碳燃烧放出热量的影响中,氧气充足时放出的热量多; D 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择 D 考点:反应的影响因素 密闭容器中有甲丁四种物质,右图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说法错误的是 A丙是化合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是 21: 4 D反应前甲和乙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丙的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反应后丁的质量不变,丙的质量增加,所以 A选项丙为化合物是正确的;因为在容器中两种物质减少一种增多,所以 B选项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选项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不是 21:4,所以是错误的; D选项因为甲乙中有剩余,所以反应前甲
7、和乙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丙的质量的 D叙述是正确的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可减少 PM2.5的行为是 A尽量开私家车出行 B过年燃放烟花爆竹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燃烧秸秆节约能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减少 PM2.5的行为就是少往空气中排放烟尘, A选项产生烟尘; B选项也产生烟尘; C选项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无污染,答案:选择 C; D选项燃烧秸秆产生烟尘 . 考点:空气污染和 PM2.5 对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性质 用途 A 石墨软又滑 做电极 B 稀有气体稳定 作保护气 C 氢气有可燃性 作火箭燃料 D 活性炭有吸附性 用于防雾霾口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的性质因对应
8、的用途是做铅笔芯;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 A; BCD对应关系正确 . 考点: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产生白烟 B铁丝: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带:黄色火光 D硫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氢气燃烧产生的是气体水蒸气; B选项叙述的不是现象,而是结论; C选项镁带燃烧发白光; D选项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正确的叙述,答案:选择 D. 考点:物质反应的现象 以下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条 B味精 C酒精 D白糖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液要求物质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面条
9、不溶于水,而且能够看到,所以答案:选择 A。 考点:溶液的形成 三氧化二铋( Bi2O3)可作防火纸,其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 -2价,所以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答案:选择 B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表示两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A 2H B 2He C H2 D 2H2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前面有大于 1的数字时,只有微观含义没有宏观含义,氢的元素符号为 H,所以 2个氢原子为 2H,答案:选择 A 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10、H2O 和 H2O2 B CO和 CO2 C氧气和臭氧 D水和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同素异形体指的是由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在选项中只有 C选项中的氧气和臭氧属于单质,所以答案:选择 C 考点: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PH7的液体是 A蒸馏水 B肥皂水 C食盐水 D柠檬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的酸碱性与 PH的关系是: PH大于 7的为碱性、小于 7的为酸性、等于 7的为中性。在 AC 选项显中性; B选项显碱性,所以答案:选择 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的关系 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能源是 A风能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答案: A 试题分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
11、化碳的能源就不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答案:选择 A 考点: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物质俗名与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食盐 HCl B干冰 CO C胆矾 CuSO45H2O D熟石灰 Ca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食盐的成分为氯化钠; B选项干冰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C选项胆矾的化学式写成五水硫酸铜的形式是对的,答案:选择 C; D选项熟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钙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选项不能用手直接拿蒸发皿; B 选项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正确的,答案:选择 B; C选项量液读数时要平视液面最凹处; D选项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且试管与桌面成 45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上海市 浦东 中考 期末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