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酒精挥发 C蜡烛燃烧 D纸张燃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7 2.2 7.9 0.9
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6.6 0 2.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 A的质量为 1.7g B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 A一定是生成物 D该反应中 B和 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22: 9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 =1.7+2.2+7.9+0.9-6.6-2.7=3.4,故 A说法错误; B、 C反应后质量减小,是反应物; ABD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 B说法正确; C、 A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故 C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 B和 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6.6-2.2) g:( 2.7-0.
3、9) g=22: 9,故 D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将混合气体点燃,会使 CO燃烧成为 CO2,除去了 CO而 CO2没有除去,与题意不符;故 A选项错误; B、 CO与石灰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而CO2与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Ca( OH) 2=CaCO3+H2O,除去了杂质 CO2,净化了 CO气体,故 B选项正确; C、 CO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
4、气体二氧化碳,除去了 CO而CO2没有除去,与题意不符,故 C选项错误; D、 CO的密度小于 CO2的密度,所以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时, CO损失了,没有达到净化的目的,故 D选项错误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 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H2+CuO Cu+H2O B 2CO+O2 2CO2 C CaCO3 CaO+CO2 D CO+CuO Cu+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D、反
5、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2: 1: 16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乙酸乙酯不属于氧化物;故 A错误; B、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故 B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乙酸
6、乙酯的相对分子量为:124+8+162=88;故 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乙酸乙酯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24: 8:162=6: 1: 4,故 D错误;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 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 B、取用液体时: 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
7、药品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 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 ,防止沸腾溅出; 试管与桌面成约 45角操作错误 D、称取氯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各放一张纸,氯化钠放在纸上,并且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操作错误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 -托盘天平;加热器皿 -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 碳两种物质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两种物质 B
8、、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描述微观粒子就要对应微观粒子,而不能用宏观的 C、每个(或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抛开前提限制谈微粒中的原子个数是错误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小丽同学要做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她选用最合理的试剂是( ) 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镁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影响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不能选 C、红磷符合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的条件,故正确 D、镁带不但能与氧
9、气反应,还能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故不能选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 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黄金 C金刚石 D干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B汽水 C冰水共存物 D矿泉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10、 A、干净的空气中也是氮气和氧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汽水中有碳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共存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填空题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 下: 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烧杯中的白磷不燃
11、烧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 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 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答案:( 1) 4P+5O2 2P2O5( 2)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或打火机没燃料后打不着火:或森林起火打隔离带,火 势不再蔓延;或木柴燃烧而石块不燃烧)( 4)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试题分析:( 1)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用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 2) 和 都与氧气
12、接触,一个是白磷达到了着火点燃烧了,一个是红磷没达到着火点没有燃烧,所以验证条件是否达到着火点; 和 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但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在水下与氧气不接触,所以验证的条件是否与氧气接触;( 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就能证明没有了可燃物,燃烧就停止( 4)根据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污染空气,所以应该在 密闭容器中进行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 1)写出一个用 A装置制取 O2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用 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南省 焦作市 沁阳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