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选项 A是释迦摩尼像,是印度佛教创始人,选项 B是印度的种姓制度,选项 C是印度的印章文字,选项 D是古巴比伦汉莫拉比法典石柱,因此本题选 D。 考点: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片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属于什么文明,最后在得出正确答案:。 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 “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 ”。通
2、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内容,解答本题用排除法,阅读的是共产党宣言,根据所学知识,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 训,巴黎公社发生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共产党宣言里不可能记载巴黎公社的内容,排除本题选 D。 考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共产党宣言在教材中是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19世纪中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 1861 年改
3、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析题目, 罗斯福新政,是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一次调整,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美国南北战争 ,是美国南北方为了黑奴的存废问题进行的战争,也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明治维新和 俄国 1861 年改革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国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本题选 D。 考点:日本和俄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对于同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同学们要特别 注意,要注意辨别罗斯福新政和美国南北战争和走上资本
4、主义道路的区别,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排除一到两个和题意不符的,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19世纪中期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因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D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原因的认识,一般来说一件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去找的。应该这样理解,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从而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而封建专制或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进行革命或改革。 A,C,D 也是原因,但是最根本
5、的是工业革命。本题选 B。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成一个组合型选择题: 19世纪中期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有以下那些原因: ( 1)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3)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4)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 A( 1)( 2)( 3)( 4) B( 1)( 3)( 4) C( 2)( 3)( 4) D( 1)( 2)( 4) 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 电力 蒸汽 B水力 蒸汽 电力 C蒸汽 水力 电力 D电力 水力 蒸汽 答案: B 试题
6、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工厂机器的出现的顺序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先是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利用水利作动力,后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从而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因此本题选 B。 考点:工厂及其主要动力的发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水力,蒸汽,电力是教材中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只要对这几种动力的发明和使用识记的比较清楚就能解答此题,属于较易题。 下列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的是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 推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
7、察学生对一战结束加速因素的认识,题目中的 A,B,C三项都是一战结束的加速因素, D项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是战争爆发后,意大利看到有利可图,于是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实际是扩大了战争规模,排除,所以本题选 D项。 考点:一战的结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1914年 8月 1918 年 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所以一战的原因,性质,影响,经过都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
8、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 “列宁 ”、 “斯莫尔尼宫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冬宫 ”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 “五月流血周 ” C俄国 “二月革命 ” D苏联成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认识,根据题 目中的几个关键词 “列宁 ”、“斯莫尔尼宫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冬宫 ”判断, 1918年 11月 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停泊在涅瓦河上的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 “十月革命 ”的开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9、。本题选 A。 考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要把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 列宁说: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俄国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俄国经济恢复的认识,分析题目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 “国内战争 ”是指三年的国内战争,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是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后的俄国经济
10、萎靡不振, “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是说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政权巩固了,结合所学知识知道,三年内战结束后,如果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通过一定限度内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使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A项是十月革命结束后实行的政策, C,D两项是苏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行的政策,只有 B项符合题意,本题选 B 。 考点: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具备两点:一是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需要对材料信息提取分析,二是对新经济政策的识记能力,只有两点都具备了才能解答好此题。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都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 A英美日 B英
11、法美 C英法 D英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识记, 1919年 1月,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控制, 1921-1922 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美英日三国其主导作用,所以本题选 D。 考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主导者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这两次会议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答出答案:。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新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C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偿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
12、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新政措施,新政内容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国家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调整,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本题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国家干预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拯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新政的推行,对缓和当时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起过一定作用,本题考察的角度还有新政的实质,意义和影响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日本侵占整
13、个中国东北 B德国希特勒上台 C轴心国集团形成 D国会纵火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希特勒上台后的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在德国政治危机严重的情况下, 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C项是三国军事同盟, D 项是希特勒上台后独裁的措施, A 项是日本的侵华行为,本题选 B。 考点:纳粹政权的建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纳粹政权的建立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直接能得出答案:。 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人物,从反抗外来殖民统治对象看属于不同类的是
14、 A林则徐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华盛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辨别,这是个比较题,比较选择题的解法是先找比较项,这几个历史人物都是反抗外来殖民统治的英雄人物,要对反抗的殖民者的对象,结果,意义和影响进行比较,分析题目中的 A, B,D三项都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 C项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统治,本题选 C. 考点:反抗殖民统治的历史人物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比较能力,解答本题要具备两点:一是要对几个历史人物要有识记能力,二是要有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分析能力,具备了这两点能力才能解答好此题。 “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
15、晤士河里 ”。该比喻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英国对北美的殖民掠夺 B英国对非洲的殖民掠夺 C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英国对拉美的殖民掠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认识,分析题目中的 “恒河边上吸取财富 ”,恒河是印度的河流, “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里 ”,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河流,因此本题选 C。 考点:英国的殖民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关键的是要理解恒河和泰晤士河是那个国家的河流,然后判断就能得出答案:了。 小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都发生于 18世纪 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16、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找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首先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前这三个国家的情况,英法是封建专治的国家,美国是受英国控制的殖民地,资产阶级革命后,英法两国由封建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这三国革命后都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因此选 D,其它的三个选项 A,B,C都符合一国或两国的情况,所以排除。 考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后状况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同学们的分析比较能力,比较题要先找出比较项,本题的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有原因,经 过,意义和影响,要从这
17、些方面去找相同和不同点,要求学生对三国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以及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原因,性质,意义影响都要全面系统的掌握后并分析比较判断后才能解答。 “比较 ”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 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D.两次改革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进行的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只适合日本,实行有条件赏赐贵族土地做法的只是查理马特改革,日本改革
18、没有涉及。法国改革并没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大化改新实行 “班田收授法 ”,国家队农民班给口分田。查理 马特上台后,各地贵族的叛乱仍然不断,而当时东方的阿拉伯帝国势力日益壮大,对法兰克王国形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实行改革。 考点:查理 马特改革和日本大化改新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 对两次改革的识记和比较能力,该题是比较型选择题,解答的技巧是找比较项,两次改革都有改革的背景,内容,性质,意义影响等,对这些比较项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才能得出答案:。两次改革跨度大,分属不同的国家,解答此题要求同学们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要对两次改革具有识记能力,二是
19、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比较能力。 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以下属于古代希腊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 基督教 天方夜谭 荷马史诗 浮力定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题目是组合型选择题, 基督教一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 天方夜谭是世界各国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经典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被称为 “希腊的圣经 ”。公元前 11世纪到公元前 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 “荷马时代 ”,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
20、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 11世纪到公元前 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 明。 浮力定律是由阿基米德发现的。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和力学奠基人,因此,本题选 B。 考点: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埃及文明知识点的准确识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该题对埃及文明进行全面的考察,要求学生识记基础知识一定要准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历史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掌握要准确全面。 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 A秦朝与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 C汉朝与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与拜占廷帝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考
21、察学生对当时亚欧大陆的两个大帝国的认识,分析题目,时间是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 A项中的秦朝在公元 3世纪和题意不符, B项都是欧洲大陆的帝国, C项两个帝国都生活在公元初年,而又分处于欧亚两个大陆,因此本题选 C。 考点:秦朝和罗马帝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对题目中的信息理解分析,然后在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就可以了。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提倡重视现世生活,追求长生不老 B基督教宣称耶稣是 “救世主 ”,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伊斯兰教的创立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D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答案: A 试题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大丰市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12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