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亭湖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亭湖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亭湖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亭湖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的是 A焚烧秸杆 B汽车尾气 C燃烧煤炭 D光合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 A、燃烧秸秆会产生烟尘等,故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 B、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 C、煤炭燃烧会产生烟尘,故会产生直径小于
2、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不会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大。故选D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已知 M2+ xR W2 + yQ是置换反应, M2和 W2为单质, x、 y为整数。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铁与稀盐 酸反应 B反应物 M2和 R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 W2和 Q的质量比 C若取 10 g M2和 10 g R反应,生成 W2和 Q的质量总和等于 20 g
3、 D M2、 R和 W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 b、 c, Q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A、由于铁的化学式为 Fe,而不是 Fe2,不符合题意,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 M2和 R的质量和一定等于生成物 W2和 Q的质量和,而不是质量比,错误; C、由于参加反应的 M2和 R质量比不一定是 1: 1,所以 10gM2不一定恰好与10gR完全反应,所以生成的 W2和 Q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等于 20g,错误; D、由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 M2和 R的质量和一定等于生成物 W2和 Q 的质量和,所以 a+xb=c+yQ,则 Q= ,由于 x、 y为整数
4、,故都可以为 2,正确。故选 D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如右下图所示,将 t2 时的 100g甲的饱和溶液和 100g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 =乙 C溶 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而乙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故将 t2 时的 100g甲的饱和溶液和 100g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
5、 时,甲因溶解度变小而有溶质析出,溶液仍饱和,但乙物质会因溶解度变大,而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且根据题意,甲乙均为饱和溶液,结合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可知,此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则 t2 时的 100g甲的饱和溶液比 100g乙的饱和溶液的溶剂的质量小,而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降温到t1 时甲的溶剂质量小于乙,错误; C、根据 A可知,由于降温到 t1 时,甲有溶质析出,而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均不变),故甲的溶液质量小于乙,错误; D、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降温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
6、等于 t2 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甲在 t1 时仍为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 t2时乙的溶解度,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正确。故选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Fe2O3( Fe) 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 B CO( CO2) 通
7、入过量的浓 NaOH溶液,干燥 C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D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 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 A、主要物质 Fe2O3和杂质 Fe都能与盐酸反应,故用盐酸浸泡后,二者均被除去,错误; B、杂质 CO2能与浓 NaOH溶液反应而被除去,而主要物质 CO与 NaOH溶液不反应,但由于从 NaOH溶液中出来后, CO中会含有水,故需干燥,正确; C、由于主要物质 CaO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不能用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除杂,错误; D、杂质 Na2CO3会与 Ca(N
8、O3)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被除去,而主要物质NaCl不反应,但由于杂质 Na2CO3会与 Ca(NO3)2溶液反应还生成了 NaNO3,故引入了新杂质,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泼性大小。他取等质量的金属粉末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 金属 是否放出气体 收集 20ml气体所需时间 X 是 4s Y 不 / Z 是 43s W 是 97s A W是最
9、不活泼的金属 B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XZWY C放出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氢气 D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里, W产生的气体最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A、能与酸反应的金属一定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排在氢元素前面的金属,而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一定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排在氢元素后面的金属,由于四种金属中,只有 Y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四种金属中 Y的活动性最弱,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收集 20ml氢气, X所需时间最短, W所用时间最长,即说明 X反应最快, W反应最慢,也就说明三种氢前金属中 X最活泼, W最不活泼,结合 A可知,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XZWY,正确;
10、 C、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制取的氢气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错误; 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收集 20ml氢气, x所需时间最短, W所用时间最长,因此相同的反应时间里, x产生的气体最多, W产生气体最少,错误。故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即金属活动 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且在氢前金属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 下列关于 “用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固体 NaCl放在天平左盘纸上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加快蒸
11、发 C主要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 D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的步骤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A、称量时要左物右码,且氯化钠要放在纸上,正确;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错误; C、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正确; D、过滤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等,正确。故选 B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12、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 B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 C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 D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合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A、根据题意,常温下汞合金应为固体,而汞为液体,故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错误; B、根据题意,汞合金中含有锌、锡、铜等金属,其中锌、锡的活动性都位于氢之前,故能与酸反应,所以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正确; C、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的硬度要高,正确; D、根据合金的概念可知合金是混合物,正确。故选 A 考点:合金与
13、合金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合金的概念和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分析,由于阴离子是由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故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故选 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和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即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市售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的目的是 A过滤难溶的固体 B吸附污染 物 C杀死细菌 D凝聚剂 答案: B 试题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
14、素和异味,所以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污染物。故选 B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熟练掌握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答。 本次化学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可燃 C易撕碎 D不溶于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白色,属于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B、可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燃烧来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C、易撕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D、不溶于水,属于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15、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B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列日常生活用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食品保鲜膜 B玻璃钢餐桌 C剔骨刀 D瓷花瓶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分析,有机合成材料首先必须是有机物。 A、食品保鲜膜属于塑料,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 B、玻璃钢是玻璃和塑料两种材料制成的,属于复合材料,错误; C、剔骨刀是用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D、瓷花瓶是陶瓷制成的,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故选 A 考点:合成材
16、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评:理解和熟记合成材料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类。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 体 B给液体加热 C过滤浑浊的水 D检查气密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慢慢倾倒,错误; 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盛液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1/3,错误; C、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来实现的,故要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大丰市 湖区 九年级 第二次 调研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