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宁夏青铜峡市九年级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宁夏青铜峡市九年级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宁夏青铜峡市九年级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宁夏青铜峡市九年级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丽坐在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船为参照物,船前进时小丽是运动的 B停止划船时船会立即停止 C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小丽对船的压力和船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以船为参照物,船前进时相对于小丽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相对静止,故 A错误; B.由于惯性,停止划船时船不会立即停止,故 B错; C.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正确; D.小丽对船的压力和船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没有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 D错误。 故选 C
2、。 考点:参照物的选取;惯性;力的作用相互;平衡力判断。 点评:关键是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 小红同学在做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的实验时,连好了如图 3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后发现 L1正常发光, L2只能微弱发光,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灯泡 L2发生了断路 B灯泡 L2发生了短路 C由于灯泡 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 D由于灯泡 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 说明理由: 答案:( D)( 3分)由题意可知,灯 L2的实际功率小于灯 L1的实际功率( 1分),因为 P=I2R, I一定,所以 R
3、2小于 R1( 1分)。故选 D选项 试题分析:根据 L1正常发光, L2只能微弱发光的现象,说明电路连接正常,不能出现断路,否则 L1也不会有电流通过,不会发光;如 L2短路, L2电流为零则不会微弱发光;故 AB错误;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及 ,判断: L1正常发光,说明实际功率大,电阻大; L2只能微弱发光,说明电阻小,实际功率小。故 C错误, D正确。 考点:串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功率;电路故障的判断。 点评:电学故障判断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关键用好所学知识,知道谁变谁不变,谁大谁小;并且要明确灯泡亮度是实际功率决定的。 潜水员在水面下作业,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 ( )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说明理由: 答案:( C)( 3分)潜水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水的浮力不变,( 1分)液体压强在 密度一定时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1分) 试题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当他继续下潜的过程中,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而液体压强的特征之一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压强变大。故选 C。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的特点。 点评:对于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的特点是逢考必有的题目,难度也不太大,只要原理掌握了,再能联系实际进行解释现象就可以解题了,力争在这方
5、面不失分。 图中关于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说明了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B乙图说明了同一段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丙图说明了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D丁图说明了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甲图象表明压强 P与深度 h成正比,说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象表明电压 U与电流 I成正比,说明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电阻为定值,不随电压 U变化,说明电阻与电压无关,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图,速度为定值并且不为零,不随时间 t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是静止,故 D错误,符
6、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有关压强、电流电压、电阻电压、速度时间的关系图像。 点评:图像分析题,是必考的题目,图象能清楚、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所以关键要学会分析图象、应用图象反映物理规律 目前我国的 “嫦娥 ”登月工程正在进行。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重力之比为 1: 6,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些事? ( )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轻易举起 50kg的重物 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不能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不符合题意; B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大气压和液体压强相平
7、衡,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大气压,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不会产生大气压,不能做该实验; C、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所以 50Kg的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 ,我们可以轻松举起,符合题意; D、指南针受地磁场的作用才会指南北,月球上无磁场,指南针不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声音传播条件;克服重力 做功;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应用所学物理知识结合月球表面的条件,分析问题,要把物理知识与现实条件相结合,要明白各实验或现象的原理 水电站用拦河坝提高上游水位,高处的水流下来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
8、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顺序是 ( ) A动能、势能、电能 B势能、动能、电能 C内能、电能、动能 D动能、电能、势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处的水流下来时水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击水轮机的叶轮,是水的动能转移到叶轮上,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叶轮上的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能量是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所以整个过程中,能量是转化的顺序是:势能、动能、电能 故选 B。 考点: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对于机械能的转化和利用,实例很多,关键是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些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
9、精液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答案: C 试题分析:擦些酒精溶液,酒精会很快蒸发,蒸发是汽化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故选 C。 考点:蒸发吸热的应用。 点评:除了能知道日常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更关键是弄清楚各个变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是中考的热点,要多强化,熟练掌握。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是汽化过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
10、淡水,液化过程。 故选 B。 考点:汽化、液化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生活中处处有物态变化现象,作为学生平时应多留心,多思考,多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对所学习的物态变化现象熟练于心。 图中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B 水面 “折 ”枝,是光由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所以看起来好像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C 手影是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 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 B。 考点:光的折射。 点评:要明确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有清楚的 概念,知道成像或形
11、成现象的原理,知道常见实例并能解释。 实验题 要测定一个额定电压为 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1)( 2分)请将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连线不交叉)。 ( 2)( 1 分)电路接通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均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约为 3V,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请说出一种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 ( 3)( 2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答案:电压表应选择 03V 量程、电流表应选择 00.6A 量程。 ( 1)( 2分)电路连接正确得 2分;出现短路得 0分,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变阻器接错、
12、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电表量程选错、开关不能控制电路等错误的,出现一个扣 1分,扣完 2分为止。如图: ( 2)灯丝断了或灯座断路( 1分) ( 3)( 2分)每空 1分 0.26A 0.65W 试题分析:( 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电压表选择 0 3V量程,电压表与灯泡并联 由题意知,电流表使用 0 0.6A量程,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按正确的电流方向以及滑动变阻器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如图: ( 2)小灯泡均不发光,电 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路出现断路电压表示数为 3V,说明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
13、,故判断为灯泡处断路本故障为考题出现最多的电路故障问题,要熟练掌握。 ( 3)电流表使用的 0 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 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 0.26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考点: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连接实物图;找电路故障;计算电功率。 点评:测功率的实验是初中重要的实验之一,重点是会连接电路图,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读电表示数,会找电路故障,会计算电功率,所以出现的问题较多,要细心分析,认真做题,特别是本题中出现的故障现象,是电学中最典型的电路故障,试题中出现的最多,应深刻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 1)
14、( 1分)小红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 a)( b)( c)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条件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 2分)小红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时,利用图( a)( b)两组数据比较得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的结论你认为对吗 你的理由是 : . ( 3)( 2分)从图( a)( c)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 1分)二力平衡 ( 2)( 2分)不对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控制一定 ( 3)( 2分)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试题分析:( 1
15、)实验时,要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代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拉力才等于摩 擦力,否则就不能正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 2)要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应该保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进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而( a)( b)两组实验压力不同,接触面的粗糙也不相同,即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没有正确使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故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 ( 3)图( a)( c)两组比较,压力相同,一次为木板表面(较光滑)上摩擦力,一次为毛巾表面(较粗糙)的摩擦力,并且从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出,毛巾表面时测
16、力计的示数大,即摩擦力大,故能得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考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点评:本实验为控制变量法的典型应用,考试题经常出现,要求学生能掌握该方法的精髓。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小。 ( 1)( 1分)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蒸馏水做实验,主要是由于_。 ( 2)( 2分)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 示数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 ( 3)( 2分)小明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后又探究了 “比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宁夏 青铜峡市 九年级 联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