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 3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 ) A风声这部谍战题材的电影描绘了我党地下工作者为了顺利把情报送出, 处心积虑 ,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光辉形象。 B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最大感触的就是要在学生面前做到 一诺千金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 C美国总统奥巴马 不孚众望 ,访华取得了成功,加深了中美两国的战略理解与互信,提升了中美两佃的合作伙伴关系。 D消费券本身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如果大家都把它收藏起来,不但有碍于升值的空间,反而因存世量过大而 不名一钱
2、 。 答案: B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千表示,本次当选院年龄结构比起往年明显年轻化,平均年龄为 56.2岁,是工程院历次增选中当选院士平均年龄最低的一次。 B三百多年前商代建筑山西柳林,考古人员从这里发掘出相当数量的陶片 /兽骨,少量的石刀 /骨镞 /陶纺轮以及一些实物资料,并采集到部分木炭标本。 C已经有观测结果证实了全球大气和海洋平均温度的升高、冰雪的消 融和海平面的上升。谁也不能否认全球变暖不是导致干旱、洪水、病虫害加剧的罪魁祸首。 D关于课外阅读,这位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
3、好推荐给高中生比较合适。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也谈 “附 锓缪拧 br马慧元 有这样一则轶事:二战结束后,有个叫做汉 凡 米格伦的家伙模仿名画家维米尔的手法画了一幅以马忤斯的晚餐,结果几乎被所有人包括专业画家、鉴赏家都当成新发现的维米尔新作。事情败露后,这些在艺术领域里有发言权的人,大概脸红了一红。 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见多数欣赏艺术的人都是附庸风雅,他们不能区分伪作和真品,在伪作面前感动得死去活来。 是不是这样呢?这个话题可真不小。不光在美术界,音乐界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甚至可以说,凡是跟经典、古典有关的鉴赏,都涉及真伪和微妙差别的判断。巴赫的作品中有没有伪作而
4、被当真的呢 ?太可能有了。那么误把伪作当真的音乐爱好者,被这音乐感动,是不是就是 “附庸风雅 ”,要被斥为假爱好者? 在我看来,跟附庸风雅对立的,无非是两种人,一是对艺术毫无兴趣的,自然免了附庸风雅和矫情的恶名;二是真懂的,严格说起来,这差不多只是极少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了。说白了,你我非专家,不论怎么喜欢艺术,总归是在五十步笑百步地附庸风雅,因为经典艺术这东西太难、太细致,除非有专业训练,不然极难说到点子上。一般能大概说得沾边的艺术爱好者,其实也经不起追究,你让他多说几个一二三,基本就露馅了 (本人也不例外 )。就是真正的艺术家 ,有发言权的也只限于极少的领域和作品,除非花大量时间研究,一个弹惯
5、肖邦的人随便说几句对巴赫的印象,也很有可能不入巴赫专家的法眼 基本是外行话。 所以把假当成真,或者把坏当成好,说到底,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足,判断失准。而判断失准,或者说目前对某类艺术的了解还不够,是否就意味着他喜欢艺术是可笑的,或不妥的呢? 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很难的东西,为什么对艺术有附庸风雅之讥,而对其他领域,比如科技工业没有这类说法?也许部分原因是:工业商品一般为实用,不太可能成为饭桌上的谈资;而艺术这无用之物,在很多人 那里是生活的装点,所以一说就貌似标榜教养,显示了社交中的虚荣和势利。此外,比如我完全不懂手机的制造,但我也理直气壮地说,这个牌子不如那个牌子好用,即使让专业人士听
6、到,估计也不会怪罪。而对艺术产品,因为涉及人人都有的情感,在每个接受者那里都有独特感受,能跟艺术产品也就是作品达成某种沟通,所以人们发表的评论就可以是: “它表达了什么?谁表达得更好? ”这听上去就有点判断的意思了。要命的是,外行下这种判断,结论可能跟内行有天壤之别,而不像其他商品,消费者比较容易达成共识。 这样一来,艺术鉴赏可真成了说不得的事情。 不懂的人很难区分其微妙差别 即使能,也是反复研究学习的结果,所以才会有古董鉴定这样的专业。但人生有涯,不可能什么都懂,通常总是极少的人乐意深究某类艺术。如果将乐意懂而还不够懂的人都排除出去,那么艺术几乎就没有欣赏人群了。欣赏是渐进的难事,任何人都有
7、从懂得少到懂得多的过程,也许第一次去听音乐会的时候,连巴赫的名字都不知道,但如果真能坚持去听十次,感受的深度当然就不一样了。何况,任何复杂事物,都有个洋葱头般的层次,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尽知,而知识和品味,都是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提高的。既如此,为什么不懂其他专门知识 而说错可以被理解,不够懂艺术而说错就要被嘲笑呢? 我反对 “附庸风雅 ”之讥,并不是说,所有关于艺术的见解和感受都有一样的意义。我以为,高低对错当然有,理解也有深入和肤浅之分。如果在公共空间内发表的话,不妥的意见应该被纠正;但从心态来讲,因为意见不够准确,就把观点背后的 “人 ”和愿意了解艺术的愿望也否定了,认为 “没判断出真伪的喜欢
8、必然是假喜欢 ”, “不懂而叫好必然是附庸风雅 ”,好像也真是有点过分了吧。 (选自文汇报 2009年 11月 24日) 【小题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汉凡米格伦的 以马忤斯的晚餐被错误鉴赏的事实为例,说明多数欣赏的人都会被人讥讽为附庸风雅。 B作者以马赫的作品中有伪作而被当真的事实为例,证明不光是在美术界,在音乐界的鉴赏中也不乏把伪作当真的现象。 C作者以自己本人为例,说明一般的艺术爱好者,在艺术鉴赏的深究面前也会露馅,说出外行话。 D作者以自己本人为例,说明自己虽然不懂手机的制造,但可理直气壮地去评手机牌子的好坏,因为在这方面不存在 “附庸风雅 ”之讥。 【小题 2
9、】作者反对 “附庸风雅 ”之讥,下列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A在鉴赏中判断失准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 足,但人生有涯,不可能什么都懂。 B凡是跟经典、古典有关的鉴赏,比如在美术界、音乐界,都涉及真伪和微妙差别的判断。 C如果将乐意懂而还不够懂的人都排除出去,那么艺术几乎就没有欣赏人群了。 D消费者对艺术品不像对其他商品一样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不够懂艺术而说错应被理解。 【小题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凡是跟经典、古典有关的鉴赏,一旦出错,鉴赏者常常被斥为附庸风雅,是假爱好者。 B只有对艺术毫无兴趣的人以及极少数的艺术家和评论家才能免除附庸风雅和矫情的恶名。 C虽然经典艺术太难、太细致,但只
10、要经过专业训练,就可涉足艺术鉴赏的多个领域和方向。 D艺术鉴赏判断失准,只能说明判断者知识和能力不足,而不能就此否定他们对艺术的喜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B“赫的作品中有伪作而被当真 ”,不是 “事实 ”而是作者的假设 【小题 1】 B说的是艺术鉴赏的普遍性,不能作为反对 “附庸雅 ”的理由 【小题 1】 C后半句与原文 “就是真正的艺术家,有发言权的也只限于极少的领域和作品 ”相矛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钱学森:此生惟愿长报国 1950年 6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年轻中国人的造访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
11、年轻人刚一离开办公室,他立即拨通司法部的电话说:决不能放走这个中国人,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1934年暑假,他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 1935年 8月,钱学森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学习。黄浦江浪涛滚滚,望着渐渐远去的祖国,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亲爱的祖国,今天我去美国学习,他日归来后我要为您的复兴而效劳。 ”来源 :学 _科 _网 从 1935年到美国他在学术上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1949年 10月 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
12、对夫人说: “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 ” 1950年 7月,美国政府决定取消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理由是他与威因鲍姆有朋友关系,并指控他是美国共产党员,非法入境。他这时立即决定以探亲为名回国,准备一去不返,但当他一家将要出发时,他被拘留起来。两星期后虽经同事保释出来,但继续受到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被滞留 5年之久。 1955年 6月的一天,他们夫妇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一张小香烟纸上寄给在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给陈叔通先生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早日回国。 8 月 1 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开始,王炳南大使以他这封信为依据,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允许他离美
13、回国。 1955年 10月 8日,他终于和家人一起走过罗湖口岸,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就是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 ”、 “中国导弹之父 ”、 “中国火箭之父 ”、 “导弹之王 ”,2007年被评为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 ”, 2009年 9月 10日,被评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 钱学森 。 钱学森回国后访问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特意从北京赶来接待他。陈赓热情地对钱学森说: “哈军工打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 ”在参观到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时,陈赓问他: “我们能不能造出火箭、导弹来? ”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中国人同样能造!
14、” 就这样,一个年轻人的归来,改变了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历史。 1960年,第一枚导弹成功研制。 1966年成功发射出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今天的 “神舟六号 ”和 “神舟七号 ”,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让世界瞩目。 而 这样一个为了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说: “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2009年 10月 31日钱学森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与世长辞。 钱爷爷,您是中国的骄傲,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钱老,您的丰功伟绩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您是爱我中华之楷模!您是中国人之骄傲! 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黑龙江省 绥棱县 第一 中学 一年级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