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浙江杭州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浙江杭州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浙江杭州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浙江杭州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九年级 3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 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 A、 B两点间来回摆动小球摆到 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A在 B点保持静止 B沿 BE方向运动 C沿 BC方向运动 D沿 BD方向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球在两点间来回摆动时,在 A、 B两点,小球的速度为零,线断开后,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所以会竖直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 考点:力和运动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应用了推理法 B在液体中
2、取一液柱作为研究对象,用压强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这是模型法 C验证 “斜面越长越省力 ”的实验中,要保证斜面高度不变,这是控制变量法 D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计算玻璃管中水银的压强就是外界大气压强,这是类比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中水银的压强就是外界大气压强,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D错;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的,应用了推理法, A对;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取一液 柱为研究对象,这是利用的模型法,将实物图画成电路图、光线、磁感线的引入都是利用理想模型法, B 对;验证 “斜面越长越省力 ”的实验中,要保证斜面高度不变,这是控制变量法,
3、类似的还有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等很多实验, C对。 考点:物理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 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 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 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 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总体积不变,容器下部横截面积大,所以水面向下移动时,开始时水的深度减小,如下图所示: 根据公式 可知,水对活塞
4、的压强减小,活塞面积不变,则它受到的压力( )减小,所以拉力即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当水全部进入到下面的容器后,活塞下移水的深度不变,所以压强和压力都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 A对。 考点:压强 如图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 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 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 a端 L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使用时,先闭合开关 S再用手握住手柄, A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有关握力计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握力越大灯泡越亮,力量
5、计的示数越大 B改装成的力量计的零刻度线就是原电流表的零刻度线 C握力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大,总电流越小 D握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长;握力越小,弹簧长度越短 答案: A 试题分析:握力增大时,弹簧变短,滑片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灯泡变亮,所以 A对 C、 D错;当握力为零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但电流不为 0,所以力量计的零刻线不是电流表的零刻线, B错。 考点:动态电路 小军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不亮,他兴冲冲地拿电笔测试如图中的 a、 b、 c、 d四点时,只有 b点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发生的故障是 A火线与零线短路 B电灯
6、的灯丝断了 C a、 d之间某处短路 D b、 d之间某处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测电笔接触 a、 c、 d三点氖管都发光,说明从火线到这三点之间的线路都是通路,而接触 b 点氖管不发光,说明从 b 点与火线断开,则故障在 b、d之间断路。 考点:故障电路 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 F为 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再增加 5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7、答案: D 试题分析: 如上图所示,当拉力 F为 5N时,滑轮对木板的拉力为 10N,由于地面光滑,木板不受地面的摩擦力,只受木块的摩擦力,由于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10N,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特点可知,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也是 10N,而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受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所施加的拉力即它的示数为 10N, A错; 当拉力 F增加 5N,变为 10N时,滑轮对木板的拉力变为 20N,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木块 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不变,仍为 10N,木板受力不平衡,所以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8、, C错; 木块的受力情况不变,所以它仍然相对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 10N,B错 D对。 考点:力和运动 如图,纸筒 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 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 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 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 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 B向外拉,增加 A、 B间的距 离 C通过该装置也能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D应把 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 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答案: C 试题分析:半透明纸相当于光屏,所以眼应对着 A端,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
9、清楚, A错;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所以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减小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 B错;用该装置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可成倒立、放大、实像, C 对;使用该装置时,应把 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才能使更多的光通过凸透镜照射到光屏上,而把 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避免外来光线的干扰, 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明亮的、清晰的像, D错。 考点:照相机 如图 5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 “拔河 ”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 “拉 ”。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
10、断正确的是 ( ) A凳子向甲方移动 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原处不动 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图示凳子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乙端的压力大,所以乙端的摩擦力大,凳子将向乙方移动。 考点:摩擦力 去年爆出的丰田 “刹车门 ”事件让小明对刹车时的情景有了更多的思考。下列想法正确的是 A一辆车在下坡时若刹车失灵,在不增加动力的情况下,此车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B有人错把油门当刹车踩,会导致汽车的惯性变大 C司机看到意外时刹车,反射活动的途径是: 眼睛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腿部肌肉 D万一下坡时
11、刹车失灵可试图 将车一侧靠着山体摩擦产生阻力而减速,这是通过做功把机械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若下坡时刹车失灵,在不增加动力的情况下,此车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三力不平衡,所以车的运动状态会改变, A 错;惯性只和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所以 B错;下坡时刹车失灵若将车一侧靠着山体摩擦,此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汽车的速度会减小, D对。 考点:力和运动 惯性 能的转化 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 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 m的小金属块 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 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 m的小金属块 A和一质量也为 m的小金属块 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 m3,则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浙江杭州 杭州 二中树兰 实验学校 九年级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