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中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 “水稻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种植水稻,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 “汉武帝所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 ”。体现汉武帝 “外交设计的奇才
2、 ”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昭君出塞 C郑和下西洋 D卫青抗击匈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抓住汉武帝 “外交设计的奇才 ”,外交指的是两国之间的交往,由此可以直接排除 BD,其属于民族问题,不合题意,而 C发生在明朝,时间不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指的是公元前 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2013年 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之行中提出
3、要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宏伟设想。古代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 “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 “丝绸之路 ”,由此分析可知 B不合史实,因为朝鲜在地里位置上不合丝绸之路,故选 B。 考点:人教新
4、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 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 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的世界影响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 “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蔡伦改进造纸术 现在手术使用全身麻
5、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历史上最早制成麻醉药剂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中医学发展史实,由 “最早制成麻醉药剂 ”可以推断出指的是华佗发明的 “麻沸散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麻沸散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比西方早 1600多年。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 古代中国的中医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该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商汤灭夏 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 赤壁之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史记是由司马
6、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年左右的历史,据此分析可知 均在其时间范围内,而 发生在三国时期,不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司马迁史记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争霸 B秦朝统一 C三国鼎立 D南北朝对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准确认识,由题干图片中的 “魏、蜀、吴 ”等关键信息可以推断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三国鼎立,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家族
7、 DNA是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成果,于 2013年 11月 11日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证实曹操并非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曹操是 A魏国人 B东汉人 C吴国人 D蜀国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曹操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 (196年 )迎献帝都许 (今河南许昌东 )。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曹操
8、公元 383年,哪一场战争之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淝水之战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383年,前秦统治者在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精兵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东晋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猛攻,命令军队后退。晋军乘秦军后退时发动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涣散,大败而归。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9、淝水之战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 ,出现 “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 ”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材料主要阐述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江南地区的开发 经济发展的原因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10、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是解题的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 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 重大影响, C符合题意;而 A是明朝李时珍撰; B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D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北魏齐民要术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
11、备的人被大家尊称为 “圣人 ”,其中被称为 “书圣 ”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霍去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羲之书法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对楷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他的兰亭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被后人誉为 “书圣 ”。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王羲之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羯 B氐 C鲜卑 D匈奴 答案:
12、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军事上的共同点,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两人都曾北面用兵,攻打匈奴,并取得重大胜利,收复领土。秦始皇时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汉武帝时,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始皇、汉武帝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大一统 C天府之国 D文景之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的盛世局面,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以 “柔道 ”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 ,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
13、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 “光武中兴 ”。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两汉经济的发展 光武中兴 2013年 12月 14日 21时 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实施软着陆,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奔月梦想,下表为夏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故事传说 夏 禹 桀 大禹治水、嫦娥奔月 A.距今约 50004000年 B.约前 2070年 C.约前 1600年 D.前 1046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第一王朝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 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
14、首领变成了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华夏之祖 夏朝的建立 山东省简称 “鲁 ”,山西省简称 “晋 ”,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周王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拱卫王室,这一制度历史上称分封制。题干中的 “鲁 ”“晋 ”就源自西周的分封制,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分封制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A退
15、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纸上谈兵 D三顾茅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收纳了他,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 来晋楚交兵, “退避三舍 ”,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因此 A符合题意,而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均发生在战国时期,三顾茅庐发生在三国,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修建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南京市 高淳 年级 上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