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郑州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郑州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郑州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郑州盛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默写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空 1分,满分 7分) ( 1)苟日新, ,又日新。(大学) ( 2) ,术业有专攻。(师说) (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滕王阁序) ( 4)别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 ( 5) , 谬以千里。(史记 太史公自序) (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 (史记 淮阴侯 列传) ( 7)度尽劫波兄弟在, 。(题三义塔鲁迅) (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_。(李白蜀道难) 答案:( 1)日日新 ( 2)闻道有先后 ( 3)尽是他乡之客 ( 4)此时无声胜有声 ( 5)失之毫厘 ( 6)愚者
2、千虑,必有一得 ( 7)相逢一笑泯恩仇 ( 8)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2分) 译文: ( 2)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4分) 译文: ( 3)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 4分) 译文: 答案:( 1)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升为第一。 ( 2)研习文书法令和官 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 ( 3)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龟裂( jn)
3、谂知( rn)搭讪( shn)量入为出( ling) B麻痹( p)皈依( gu)炮烙( po)瞠目结舌( chng) C缱绻( qun)包扎( zh)钤章( qin)力能扛鼎( gng) D巷道( hng)狙击( j)浸渍( z)差强人意( ch) 答案: D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笑靥 白内瘴 良辰美景 怨天尤人 B发轫 游弋 定书单 金壁辉煌 完美无瑕 C徜徉 寥廓 一阕词 翘首以待 至高无上 D训服 沧桑 录像机 惩前毖后 汗流浃背 答案: C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嫦娥 ”奔月并成功地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
4、梦想,极大地 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5月 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 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在三楼教室里 。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 几乎是本能地大喊: “同学们,赶快跑! ” 林老年届花甲,退居二线后,每天遛遛鸟,打打拳,写写字, 就携二三老友,轻装简从,步山林,探溪源,尽享林泉之乐。 A激励 值守 否则 B激发 值守 不然 C激发 值勤 否则 D激励 值勤 不然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央对维护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对殴打讨薪民工的恶性事件更是高度重视,而一些基层部门对此的态度却是闻
5、所未闻,漠然置之。 B冰冻灾害发生后,南京军区某部战士夙兴夜寐,奋战在文赣线上,披荆斩棘,开辟廊道;他们手握砍刀在刺骨的寒风中挥舞,有力的双手已经龟裂,布满褶皱。 C法国新闻台在报道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过程完美无瑕,表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 D布什说,很多美国的年轻夫妇由于房价过高无法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市场为此应当进行自我调整,拖延这种调整只会使问题悬而不决。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没有一线明星,没有抢到央视的 “宝地 ”,但是,抗战题材电视剧大刀却创下收 视新高的纪录。 B北京欢迎你以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为主题,以北京普
6、通人家的角度,用热情的音符表达北京奥运即将到来时人们的喜悦和北京奥运客人的欢迎。 C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 2008年 9月 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D北京奥运会的黑市门票已在网上非法销售。那些最初被允许一次性购买 50张奥运会门票的人,正以超过票面 10倍以上的价格销售他们购买的门票。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18分) 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 4月 29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 89岁。中国作协副主席、现代文学馆馆
7、长陈建功说,柏杨先生独到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之久远的精神财富。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 柏杨 1968年因所谓 “挑拨人民与政府间感情 ”而获罪于台湾当局,度过了 9年零26天的铁窗生涯。事后,柏杨回忆说, “正是自 1968至 1977年间,当我做了阶下囚,便开始潜心治史。 ”身陷囹圄,使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 考,这也成为他一生治学为文为人的动力源泉。 “我之所以写中国历史,就是想要追究一个问题 中国的历史为何循环往复地充满了血腥和欺诈,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我以杂文体写历史,形式上嬉笑怒骂,但内心无比沉重。 ”他说。 批判中国人的 “脏、
8、乱、吵 ”、 “窝里斗 ”、 “酱缸 ”文化 柏杨以率真、犀利的形象,引起国人广泛关注。柏杨自己也曾说: “对中国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一直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作家、学者的生命基调。 ” 柏杨一生针砭时事,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他自评道: “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 为苍生说人话。 ”这也成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一句名言。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港台文学研究专家蒋朗朗认为, “他是一个真正的平民知识分子,为平民代言,长期关注民生。他用写杂文的方式,从乡村凋敝到物欲横流对人性的侵蚀,一路写来,对种种不平等、腐败的现象进行抨击。 ” 1988年,丑陋的中国人被引进大陆,一
9、时振聋发聩,洛阳纸贵。 作家陈忠实回忆当时情景, “丑陋的中国人里的柏杨,是一个犀利到尖锐的思想家,甚至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 ” “中国 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立足点 ” 柏杨一生著述等身,计有 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面世,为 “十年坐牢,十年杂文,十年著史,十年小说 ”的传奇作家。其中,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 “他其实是借助历史来喻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蒋朗朗评价道。 柏杨说: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中国 我们的母亲,是我们惟一的立足点。 ” 1988年,他第一次回到大陆,回
10、到了阔别 40年的家乡。今年年初, “中国现代文学馆 柏杨研究中心 ”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时,因健康原因,柏杨未能成行 。 “我来时请他写了几个字,他费力写了 重回大陆真好 ,签名竟用了一个多小时。 ”张香华女士说,尽管当时已是 88岁高龄,但是 “重回大陆 ”一直是他非常清晰的愿望。 柏杨曾提起过一件事。大陆一个剧团到台湾表演老舍的茶馆, “我在台下,看得老泪纵横,心情沉重无比,仿佛中国百年来的伤痛逼面而来,我们却束手无策。 ”正是这种以史为鉴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使他的思想和情怀具有了深远的穿透力。 学者易中天说: “听说柏杨先生仙逝,我发了很久的呆。我相信,冥顽不化的人会越来越少,与时俱
11、进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伟大的民族,也一定会继 续前行。柏杨先生,请放心安息吧! ” 一位网友说: “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 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 (节选自 2008年 5月 4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小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引用陈建功的话?( 2分) 答: 【小题 2】文章引用学者、作家、网友等人的话来评述柏杨有哪些作用?( 4 分) 答: 【小题 3】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概述柏杨用 “以史为鉴思考中国问题的视角 ”思考剖析的内容。( 6分) 答: 【小题 4】文章称赞柏杨是一位 “美丽的中国人
12、”。联系全文,说说柏杨的 “美丽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领起下文,奠定基调。 【小题 2】间接写出了柏杨的经历、作品和思想对世人的影响之深。主要能够突出柏杨作为思想家和爱国者的形象。和柏杨的自述相辅相成,使读者更加全面理解柏杨其人。 【小题 3】( 1)中国的历史为何循环往复地充满了血腥和欺诈,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 2)以杂文体写历史,借古讽今。(借助历史来喻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 3)看茶馆时, 思考中国百年历史遗留当今的 问题。 【小题 4】( 1)思想深刻,笔力犀利,批判现实。 ( 2)强烈的爱国忧国。
13、( 3)正直,率真,为平民代言。(每点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9分,每小题 3分) 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 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 灌婴传也记载: “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 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 ”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 ”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
14、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又 “汉军围之数重 ”。当时,项羽已 “自度不得脱 ”,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 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 二、史记 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 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 司马迁只说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巧借一 “欲 ”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
15、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 “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 ”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 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 “身死东城 ”,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 “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 ”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 “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 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 ”“东城,县东南五十里
16、。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 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摘自 2007年第 3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 “身死东城 ”。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小题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
17、同情或肯定的是 ( ) A史记中有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 ”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 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 【小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郑州 学校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