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 7分) (1) 虽世殊事异, _,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朝搴 之木兰兮, _。(屈原离骚) (3) _, 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昆山玉碎凤凰叫, _。(李贺李凭箜篌引) (5) 思厥先祖父, _, _,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答案: (1) 所以兴怀 (2) 夕揽洲之宿莽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 芙蓉泣露香兰笑 (5) 暴霜露,斩荆棘 文学常识 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宋元南戏、元杂剧、 _以及近代、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2、几个阶段。 诗歌篱笆那边的作者是美国女诗人 _。 答案:明清传奇 狄金森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 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压轴 (zhu)渊薮 (su)朝暾夕月 (dn)胼手胝足 (pin) B沙碛 (q)叶韵 (xi) 逸兴遄飞 (chun)一语成谶 (zhn) C靓妆 (jng)剽窃 (pio)厝火积薪 (cu)自怨自艾 (y) D偈语 (j) 神 (ch) 赫一时 (xun)鼎铛玉石 (chng)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
3、金使用效率。 B近年珠江三角洲的早春瓜豆类和茄果类蔬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现已成为该地区农业的一项支柱产业。 C作为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创新者,还是敏锐的学习者。 D “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对他们的闪光点予以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好茶需要慢慢品味,牛饮解渴不啻焚琴煮鹤。 B各位观众,现在葡萄牙和科特迪瓦大战正酣,随后巴西队和朝鲜队也将粉墨登场。 C在飞速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自从沈
4、浩一心为民的光荣事迹在 “感动中国 ”栏目上播出之后,全国各地政府从善如登,大力倡导官员们向沈浩学习,廉洁自守,克己奉公。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斐声娇生惯养 社鼠城狐攻城掠地明枪暗箭 B脉膊 暗度陈仓 含辛茹苦珠光宝器见风驶舵 C中肯 老生长谈 脍灸人口口蜜腹剑鼎立相助 D提纲 轻歌曼舞 额手称庆墨守成规鸠占雀巢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1) 中国商务部 20日商务预报,受需求回暖及国际价格走高影响,上周( 10月11日至 17日)国 忍烊黄 鄹癖惹耙恢 _上涨 2.8%。 (2) 中国外交部发表
5、 _,严正指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绝不容他人觊觎。 (3)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中国国务院决定,今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 _,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A环比申明致哀 B同比申明志哀 C环比声明志哀 D同比声明致哀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题目。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 “文化为什么重要 ”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
6、了沙滩 ” 老人想必喜欢。 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身处在 “汉贼不两立 ”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 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 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
7、党招兵,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止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 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认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
8、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认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辈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 从 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俄狄浦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
9、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 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_,_。而公民
10、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 【小题 1】为什么四郎探母会令作者的父辈们 “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 4分) 【小题 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6分) (1) 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 2分) (2) 四郎的语言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 4分) 【小题 3】作者认为文化为什么重要?( 6分) 【小题 4】根据语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处补充完整。( 4分) 文化就是_, _。 答案: 【小题 1】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
11、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 四郎的语言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 【小题 1】 (1) 中年儿女们理解了父辈,在沉默中通过目光的交流也变得心气相通。 (2) 老兵们离乡背井,无法孝顺母亲,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痛苦。而四郎的话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净化。 【小题 1】 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 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 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 【小题 1】文化就是那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 会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
12、各题。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 “混饮 ”,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 “清饮 ”,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 ”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 “喝茶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 “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 “茶艺 ”;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 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 “武夷山茶痴 ”林治先生认为 “和、静、怡、真 ”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
13、谛。 “和 ”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 “静 ”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怡 ”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 ”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 “和 ”,源于周易中的 “保合大和 ”,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 ”,放置在地上从 “土 ”,炉中烧木炭从 “木 ”,木炭燃烧从 “火 ”,风炉上煮茶汤从 “水 ”。煮茶的过程就是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 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 ”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
14、庄子说: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 “虚静观复法 ”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 “虚静观复法 ”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 “茶须静品 ”的理论和实践 “怡 ”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 “自恣以适己 ”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 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
15、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 “清寂 ”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 ”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 “真 ”,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 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 “真 ”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 “道 ”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重庆市 西南 师大附中 上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