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 ( 1) 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2)携来百侣曾游, 。 (以上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杜甫登高) ( 4)三顾频烦天下计, 。 ,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 5)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 6)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答案: ( 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4)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 5)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6)一尊还酹江月。(各 1分)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供( gng)给凋敝 (b)愀 (qio)然不乐缒 (zhu)城而出 B杀戮 (l) (chn)目锲 (qi)而不舍图穷匕 (b)见 C车骑 (j)须臾 (y)翘 (qio)首回望不胜 (shng)杯杓 D寥 (lio)廓遒劲 (jng)徇 (xn)私舞弊百舸 (g)争流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力量也就减弱了。 )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
3、白帽来送别荆轲。)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截至 2月 10日,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已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 1911家,关闭淫秽色情博客 269个。 B美国宇航局科学家 2009年 1月宣布,首次确认火星大气中存在甲烷气体,可能来自火星火山活动和生命活动,这一发现将为寻找火星生命带来希望。 C按照法律,每个母亲都依法享有被赡养权,但如果赡养的义务要通过法律手
4、段才能得以实现,那么社会缺少了人情味。 D在呼吁书发表后短短 10天里,已有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学者、教授、记者、报刊杂志领导人、各界人士等 500多人签名。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在那动荡的年月,她一个弱女子,面对那些任意的欺凌总能安之若素。 B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C新中国成立 6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繁荣昌盛,祖国处处呈现物阜民丰的景象,老百姓的生活从建国以来的一日三餐 “紧巴巴 ”逐步向 “温饱型 ”发展。 D调查表明,解决了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依
5、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不然,籍何以至此 因击沛公于坐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夜缒而出,见秦伯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B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寿毕,请以剑舞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6、A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动词)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语气副词) 范增数目项王(数,几,几个,数量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名词)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主,主宰,动词) 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视 如粪土,意动用法) 沛公置车骑(置,摆放,安置,动词) 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 C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动词) 顾不知计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连词)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如果没有,连词)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动词) D 越国以鄙远(鄙,把 当做边邑,意动用法) 吾其还也(其,还是,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语
7、气副词)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动词) 何辞为?(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呢 ”)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提要勾玄暴殄天物病入膏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相濡以沫纲举目张秋豪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胫而走冰壑玉壶 W掌而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黄梁美梦睚眦必报炙手可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秋 赋 从维熙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
8、一种忧伤的别离, A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 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 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栈的。 但是自然界的别离 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 “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 ”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
9、,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 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 “长相思,永不离 ”的恋歌。 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 ,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 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
10、,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B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 “长相思,永别离 ”。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 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曹孟德当
11、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时至秋时,眺望窗外,在秋雨迷离中遥见枝头绿色凋零;对镜自视时又见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涂鸦此秋赋短章,用以自勉自励。 【小题 1】纵观全文,作者用哪两句话概括比较了自 然之秋与人类之秋的不同?(每点限用 6字)( 4分) 【小题 2】第 段中,为什么说 “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 ”?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4分) 【小题 3】请在第 段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语义连贯,语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辽宁省 沈阳 中高 学期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