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八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八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八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八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夏天的早晨,南通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 0 B 25 C 50 D 75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温度的估测,根据夏天早晨无锡气温来估测水的温度由于南通夏天早晨的气温较高,自来水的温度略低于气温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对温度的估测是估测题的一种,要求多积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20时,反
2、射角也是 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20时,则入射角为 90-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 70,所以 A说法错误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 B说法正确 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角也增大 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所以 C说法错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 D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
3、反射 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 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 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特别是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污染已成为 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反射照在墙壁上的 80的太阳光,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
4、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 B 光的色散 C镜面反射 D漫反射 答案: D 试题分析: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沿特定的方向反射出去,如果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觉很强; 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使阳光在墙壁上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到的反射光不太强,从而保护眼睛,这是利用了漫反射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漫反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特点,是较为基础的应用题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
5、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 A、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6、; D、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此题结合超声波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知道超声波具有能量 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 “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 升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油常温下易蒸发,并且气态的汽油遇到火花易燃,从这个角度分析汽油在常温下容易蒸发,汽车工作时和手机工作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引燃气态的汽油燃烧,发生火灾 故选
7、B 考点:本题考查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汽化现象的了解,以及能用汽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下列现象,能用光的反射现象解释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知道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看到了由物体反射的光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此项符合题意 B、日食是因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被月亮挡住了,说明了光是沿直
8、线传播的此项不符合题意 C、光的色散是折射现象,太阳光透过棱镜时发 生了折射,不同色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出现色散现象此项不符合题意 D、阳光穿过树林时,在地面形成树影,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物态变化过程中, 需要吸收热量的有熔化过程、汽化过程和升
9、华过程 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所以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清晨,草叶上露珠品莹,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进行分析 在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桃花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可
10、以反射红光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BC 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 C BC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 D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从图象上看,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但不能它的熔点也在升高,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 BC 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 BC 段表示
11、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正在熔化熔化,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蜡不是晶体,所以不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晶体在熔 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 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
12、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答案: B 试题分析:凹下道路的设计可以使路两边有屏障,这样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进行消弱,防治了噪声的污染;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实验题 小丽等同学 “探究声音的产生 ”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 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
13、法类比法 )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听到声音的响度变 -_,看到乒乓球的被弹开的幅度变 _. 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可以总结结论 :_ 答案: (1) 弹开,振动, (2)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 (3) 大,大, 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 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小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 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
14、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 3)加大敲击音叉时,乒乓球弹起的越高,音叉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考点: 本题考查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物理学方法、声音的产生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掌握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 (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_;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_。 (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
15、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_; _ 。 ( 3)实验中,沸腾时的气泡变化图是 _。(图 a/b)小明每隔 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 。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t/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4)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图作出水沸腾的图像。 答案:( 1)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 2) 水多, 水的初温低。( 3) a, 98。(
16、 4)见图 试题分析:( 1) 细心读图可看出,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这是不允许的; 读数时,温度计还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而图中温度计没有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 2)水沸腾过程加热时间太长,可能原因是:水的初温太低、水量太多或者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所致 ( 3) 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提及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b图气泡在上升过 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保持 98 不变,所以沸点是 98 ( 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点评:此题是观察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
17、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考查了减少加热时间的方法及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要知道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 验中,如图所示,第一步(图甲),需要改变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第二步(图乙),需要把纸板的半面 F向前折或向后折,则 (选填 “能 ”或 “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 _内 . 答案:入射光线,不能,平面 试题分析: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如果把反射光线
18、纸板的半面 F向前折或向后折,就不会看到反射光线了,此时反射光线为虚像, 考点: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 反射定律,属于基础知识题 小成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烛焰高 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 _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 “较亮 ”或 “较暗 ”); (3)小成在 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_(选填 “可能 ”或 “不可能
19、”)被点燃;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像(选填 “虚 ”或 “实 ”)。 (4)、小成以将 A蜡烛远离玻璃板 10cm时, B蜡烛应与 A相距 _cm才可能与 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 (1) 8, (2) 较暗; (3) 不可能,虚, (4) 30。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可解答此题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从平面镜成像的性质: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来分析此题( 1)蜡烛 A烛焰高 8c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可知, B蜡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南通 八一 中学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