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苏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B.doc
《2011年苏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B.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苏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第一章声现象B.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苏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 -第一章声现象 B 选择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在 4h内走了 21.6km;乙在 5s内走了 15m;丙在3min内走了 270m。他们运动的快慢是( ) A甲最快,乙最慢 B乙最快,甲最慢 C甲和丙一样快,但都比乙慢 D甲、乙、丙一样快 答案: C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认真测量,误差可以避免。 B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错误。 C只要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答案: D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噪声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
2、的是 (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答案: A 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铅 铁 铝 ,对于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B放铅块的杯子中水 面升高得最多 C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D三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高度相同 答案: A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l04千克,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 钢 =7.910
3、3kg/m3, 铝 =2.7103kg/m3) A 35.5kg B 54kg C 104kg D l58kg 答案: B 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 3m B两只鸡蛋的质量约 50 g 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50kg D教室中课桌的高约 80dm 答案: AC 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实例,其中与声音传播条件有关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
4、只能用无线电交谈 答案: AD 下列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蜡烛,是蜡烛的虚像 D斜看水面下的物体,看到的物体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低 答案: BC 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 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 C从熔点表中可知常温下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 D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答案: AC 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
5、 )答案: C 小华从家中到学校通常需步行 10min,则小华的家到学校 的路程最接近于 ( ) A 5m B 500m C 50m D 5000m 答案: B 如图所示,在探究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答案: D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由地面送向太空的过程中,它的质量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存在了 答案: C 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年苏教版 初二 学期 物理 单元测试 第一章 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