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广西南宁).doc
《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广西南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广西南宁).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广西南宁) 选择题 已知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 20 时, KNO3的溶解度为 31.6 g B. 在 10 时,将 25 g KNO3加入 75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 25%的 KNO3溶液 C.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6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11 10 答案: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将 pH试纸润湿后,
2、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 pH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往往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内 答案: C X、 Y、 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 X+YSO4=XSO4+Y Y+2ZNO3=Y(NO3) 2+2Z X+H2SO4=XSO4+H2 Z与 H2SO4不发生反应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A XYZ B ZYX C YZX D XZY 答案: A 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甲 乙 丙 丁 A 盐 食盐 纯碱 高锰
3、酸钾 B 合金 不锈钢 焊锡 生铁 C 溶液 碘酒 糖水 生理盐水 D 干燥剂 石灰石 浓硫酸 生石灰 答案: D 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 80 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答案: C 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芝麻油 B味精 C食盐。 D蔗糖 答案: A t 时,向一支盛有 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 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
4、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 t 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 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 1% 答案: A 现用 98的浓硫酸配制 10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 (密度为1 14 g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B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5: 1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D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 800 mL 答案: C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2 时向盛有 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w g甲 和 w g乙(两种物质溶解
5、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 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 t1 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 t1 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 t2 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 C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 “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热冰 ”是纯净物 B “热冰 ”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 “热冰 ”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 “热冰 ”后,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 A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药品 B称取药品 C量取液体 D搅拌溶解 答
6、案: C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 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 其中 X的化学式为 A O2 B CO C CO2 D H2 答案: A 1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 D 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请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结论是:铁生锈是铁与 _、 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7、(2)若在实验装置 C的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食盐,铁片锈蚀的速率将 _ (填“变大 ”、 “不变 ”或 “变小 ”); (3)A中要保持试管内空气干燥,可加入 _ (填化学式 )来吸收水份; (4)实验启示:结合实验 B,列举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 _ 答案: (1)氧气 水 (2)变大 (3)CaO (4)镀上一层金属或刷油漆或涂油等 (只要是能隔绝氧气的合理答案:均给分 )(每空 1分 )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对某次高炉炼铁得到的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测定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碳在
8、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单质碳 (石墨 ),另一种是化合碳 (如 Fe3C等 );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思路】 要测定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必须先通过实验测定并计算铁的质量,基本思路是: _。 【实验过程】 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 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的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 102.4g; 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 共用去稀硫酸 247.3g; 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348.7g。 【数据处理】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
9、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 【交流讨论】 (1)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 _; (2)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 95.2。假设没有与稀硫酸反应的铁都以 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 Fe3C的质量为 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该小组的同学还查阅到: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 有可能爆炸。他们按下表中的体积比收集四瓶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并点火实验,结果列于下表中: V(CO):V(空气 ) 3:7 5:5 7:3 8:2 点火处理 炸 炸 炸 不炸 由上述实验可知, CO在空气混合气中的爆炸极限 (体积分数 )约为 12.5_
10、;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在点燃或加热一氧化碳前,一定要先 _; 一氧化碳还可用于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设计思路】将生铁样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1分 ),并测定反应前后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差得出氢气的质量,再计算出铁的质量 (1分 )(合理即可 ) 【数据处理】 解:氢气的质量 102.4g+247.3g348.7g 1g(1 分 ) 设铁的质量为 x Fe+H2SO4 FeSO4+H2 56 2 x 1g x 28g (1 分 ) 铁的质量分数 28g/(102.4g70.4g) 100 87.5 (1 分 ) 答:略 【交流讨论】 (1)保证将单质铁全部反
11、应 (1分 ) (2)2.6g(1分 ) (3) 80 (1分 ) 验纯 (1分 ) Fe2O3+3CO 高温 2Fe+3CO2(2分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 (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CaO; 猜想二:是 CaO 和 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Ca(OH)2; 猜想四:是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无放热现象,说明干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 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年高 中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化学 广西南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