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 T 3134-2022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pdf
《DB6101 T 3134-2022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01 T 3134-2022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200 CCS A 90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 6101/T 31342022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 2022-10-14 发布2022-11-14 实施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6101/T 31342022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组织管理.3 6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4 7 隐患治理.4 8 基础设施建设.6 9 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8 10 宣传与培训.10 11 持续改进.11 参考文献.12 DB 6101/T 3134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
2、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 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未央创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西安丝路应急管理研究院、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西安鼎昊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云、李春政、范少兵、罗鹏军、李米媚、袁佳琪、程方明、李洪彦、张泵、刘妍、刘文化、刘彦超、冯辰星、张磊磊、张莉、罗晓龙、王钧。本文件由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
3、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在实施中若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单位: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 电话:18629018832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豪盛花园C座1903A 邮编:710014 DB 6101/T 31342022 III 引言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 应急管理部 中国气象局 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总体要求,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夯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基础,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在社区一级实现综合
4、减灾“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制定本文件。DB 6101/T 31342022 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宣传与培训、持续改进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辖区内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93.12013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
5、志 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1000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所有部分)GB/T 15566.1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T 236482009 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指南 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GB/T 29639202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年版)GB 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AQ/T 9007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6、GB/T 263762010、GB/T 236482009、GB/T 296392020、AQ/T 9007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减灾 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灾害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来源:GB/T 263762010,2.3 3.2 防灾 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来源:GB/T 263762010,2.4 3.3 救灾 灾害发生后,开展的灾情调查与评估、物资调配、转移安置、生活和医疗救助、心理抚慰、救灾捐赠等一系列灾害救助工作。DB 610
7、1/T 31342022 2 来源:GB/T 263762010,2.7 3.4 综合减灾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灾害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3.5 社区 一定区域内由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注:包括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 来源:GB/T 236482009,2.1 3.6 灾害信息员 从事灾害风险和灾情信息的收集、传递、整理、分析、评估等工作的人员。3.7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来源:GB/T 296392020,3.1 3.8 应急演练 针对可能
8、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来源:GB/T 296392020,3.3 3.9 桌面演练 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进行交互式讨论和推演的应急演练活动。来源:AQ/T 90072019,3.5 3.10 实战演练 针对事故情景,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利用各类应急器材、装备、物资,通过决策行动、实际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来源:AQ/T 90072019,3.6 4 基本要求 4.1 应具有组织领导机构、规章制度,明确机构组成与职责。4.2 组织机构应在前 3 个自然年内,未发生责任灾害事故。4
9、.3 应具有综合应急队伍,队伍中至少有 1 名经过培训的灾害信息员,有 1 名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的应急救援员。4.4 应具有灾害风险定期排查制度,有社区灾害风险疏散示意图、隐患清单和脆弱人群清单。4.5 应具有满足社区需求的应急避难场所。4.6 应具有提供医疗救护服务的社区医疗救护站。4.7 应具有符合国家规范的微型消防站,社区消防、应急通道畅通。DB 6101/T 31342022 3 4.8 应具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如短信、应急广播、大喇叭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多元精准高效,预警信息覆盖率 100%。4.9 应具有应急物资储备点,有防护类用品、通讯类设备、救援类装备、生活类物资、抢险类装备等。
10、4.10 应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各类应急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4.11 应具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培训场所,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4.12 辖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符合西安市抗震设防要求。5 组织管理 5.1 工作机制 5.1.1 社区应建立综合减灾工作组织机制,成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党委)书记或主任任组长,成员应包括社区、物业、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志愿者队伍等。5.1.2 社区应将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与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社区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工作,推进防灾减灾救灾
11、网格化管理。5.2 工作职责 明确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建立并落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制度;b)每季度应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措施,特殊情况下根据形势随时召开工作会议,并抓好落实;c)应针对社区特点,制定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开展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d)应组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及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报告灾害风险、灾情,做好本级防范应对工作;e)组织群众转移安置等灾害应对工作,协助灾害事故调查;f)应建立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力量;g)结合实际,做好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保障工作。5.3 管理制度 社区综合减灾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综合减
12、灾工作制度;灾害风险评估管控制度;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工作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防灾减灾宣传培训工作制度;防灾减灾绩效考核制度;综合减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档案管理制度。5.4 网格化管理 5.4.1 实行网格化管理,应由社区相关负责人、社区灾害信息员、物业管理人员、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组成 5 级网格管理,网格化覆盖率 100%。DB 6101/T 31342022 4 5.4.2 网格员发现的事故隐患处置率 100%,并及时对隐患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6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6.1 风险辨识和与隐患排查类别清单 风险辨识和与隐患排查类别包括: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火灾风险
13、隐患;城市内涝风险隐患;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治安安全风险隐患;社会安全风险隐患;潜在供电安全风险隐患;公共设施安全风险隐患;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隐患;交通安全风险隐患;脆弱人群安全风险隐患。(注:可能存在其他未识别的风险隐患)6.2 风险评估方式与方法 6.2.1 风险评估宜采用自我评估或估或委托专业机构评估。6.2.2 评估时可采用头脑风暴、情景分析、风险矩阵等方法,综合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后果、承灾体脆弱性、社区减灾能力,对社区风险进行评估。6.2.3 社区每半年至少开展 1 次风险评估。6.3 隐患排查方式与方法 6.3.1 隐患排查的方式主要有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
14、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6.3.2 隐患排查的方法可以是群查、点查、循章排查和类比复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应用。6.4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报告 6.4.1 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情况:社区的人口、面积、地域、人口构架、灾害特点和灾害分布等内容;风险隐患原因:内因、外因分析;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措施:社区减灾组织对风险隐患的研判、开展演练的情况、发布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对社区减灾工作建设和减灾资金投入等;工作建议。6.4.2 社区应结合风险隐患清单及防范管控措施,绘制风险疏散示意图,标示灾害危险类型、强度或等级、风险点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名称。7 隐患治理 DB 610
15、1/T 31342022 5 7.1 基本要求 7.1.1 社区应收集整理曾经发生的灾害,形成风险隐患排查表,内容包括隐患类型、地点、原因、强度、易发时间、范围、检查人、落实措施等。7.1.2 社区应针对 6.1 所提及的风险隐患类别,定期进行排查,列出潜在的风险隐患清单,并及时制定管控及治理措施。7.1.3 社区隐患治理实行分级分类分区管理。7.1.4 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配合社区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整改工作。7.1.5 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机制,指定专人每季度进行一次各类事故与伤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7.1.6 定期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相关单位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情况,以及应急队伍
16、对应急装备的使用熟练练程度。7.1.7 在风险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警示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和颜色等应符合 GB/T 2893.12013、GB 28942008、GB/T 10001(所有部分)以及 GB/T 15566.12020 的相关规定。7.2 治理措施 7.2.1 地震灾害风险隐患 应对建筑物及时进行隐患排查,不符合GB 502232008抗震设防要求的进行加固改造或拆除。7.2.2 地质灾害风险隐患 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落实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措施。7.2.3 火灾风险隐患 7.2.3.1 住宅楼竖向管井管道防火
17、应封堵严密。检查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居民楼内通道,确保生命通道符合标准要求,未被占用、堵塞、锁闭,未堆放影响安全疏散的物品。7.2.3.2 电缆井、管道井、配电柜、电表箱等区域不应堆放易燃、可燃物品。7.2.3.3 推动社会单位、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将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管理纳入常态化防火巡查、宣传教育内容,广泛开展自查自纠。7.2.3.4 林区社区周边应开设必要的防火隔离带,定期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7.2.4 城市内涝隐患 7.2.4.1 应对城市堤防、河道、排涝设施等防洪工程定期巡查,及时上报风险隐患信息。7.2.4.2 汛前应开展社区防汛检查,对易涝点进行整改。7.2.5 气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01 3134-2022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 3134 2022 综合 减灾 示范 社区 创建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