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广东卷.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7 高考化学试卷(广东)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Pt-195 第卷 选择题 (共 7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 10 小题共 30 分) 1、铋( 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 和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都含有 83 个中子; B、 和 互为同位素 C、 和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和 分别含有 126 和 127 个 质子 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 pH 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酸碱指示剂
2、B、 pH 计 C、精密 pH 试纸 D、广泛 pH 试纸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8gO 3 气体含有 6.02 10 23 个 O 3 分子 B、常温常压下, 4.6gNO 2 气体含有 1.81 10 23 个 NO 2 分子 C、 0.5mol L -1 CuCl 2 溶液中含有 3.01 10 23 个 Cu 2+ D、标准状况下, 33.6LH 2 O 含有 9.03 10 23 个 H 2 O 分子 4、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 B、钠、镁、铝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3、工业上利用反应在 3Cl 2 + 2NH 3 = N 2 + 6HCl 检查氯气管道 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 Cl 2 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 1molN 2 有 6mol 电子转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 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 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 (C 6
4、H 10 O 5 ) n ,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209 83 Bi 210 83 Bi 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 4 萃取溴水改为 CCl 4 萃取碘水 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 B、 C、 D、 9、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 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
5、极反应为: A、 H 2 + 2OH - =2H 2 O+2e - B、 O 2 + 4H + + 4e - = 2H 2 O C、 H 2 = 2H + + 2e - D、 O 2 + 2H 2 O + 4e - = 4OH - 1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 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 钾溶液 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 1000ml 的容量瓶中,加 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 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 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
6、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 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 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二、选择题 (每小题有 12 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4 分, 10 小题共 40 分)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 3 - + H + = CO 2 + H 2 O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 CO 3 2- + 2H + = CO 2 + H 2 O 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 Al 3+ + 4OH - = AlO 2 - + 2H 2 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 2+ + SO 4 2-
7、+ H + + OH - = BaSO 4 + H 2 O 12、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13、顺式 Pt(NH 3 ) 2 Cl 2 (式量为 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搞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由 4 种元素组成 B、含有 NH 3 分子 C、 Pt 的化合价为 +4 D、 Pt 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65% 14、将 V 1 mL1.0mol/L HCl 溶液和 V 2 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
8、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 结果如右图所示 (实验中始终保持 V 1 + V 2 = 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 22 24 26 28 30 0 10 20 30 40 50 V 1 / mL 温度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1.0mol/LNa 2 CO 3 溶液: c(OH - ) = c(HCO 3 - ) + c(H + ) + 2c(H 2 CO 3 ) B、 1.0mol/LNH
9、 4 Cl 溶液: c(NH 4 + ) = c(Cl - )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 + )c(CH 3 COO - )c(H + )c(OH - )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 pH=5 的混合溶液: c(Na + )=c(NO 3 - ) 16、灰锡 (以粉末状存在 )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Sn( s、白) + 2HCl( aq) = SnCl 2 ( aq) + H 2 ( g) H 1 Sn( s、灰) + 2HCl( aq) = SnCl 2 ( aq) + H 2 ( g) H 2 Sn( s、灰) Sn( s、白)
10、 H 3 = + 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1 H 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 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17、短周期元素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X 与 Y、 Z 位于相邻周期,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 倍或者 Y 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 Y 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 Z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 X 和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11、1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 SO 2 通入酸性 KMnO 4 溶液中 证明 SO 2 具有氧化性 B 将 Cl 2 通入 NaBr 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 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 2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 H 2 O 2 溶液,再向其中 1 支加入少量 MnO 2 研究催化剂对 H 2 O 2 分解速率 的影响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3.2 13
12、.2 C、 Mg、 Al、 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20、三氧化二镍( Ni 2 O 3 )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 NaOH 调 NiCl 2 溶液 pH 至 7.5,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 Cl 2 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 ClO - ,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 pH 升高 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2Cl - - 2e - = Cl 2 D、 1mol 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 1m
13、ol 电子。 第卷 非选择题 (共 80 分) 三 、 (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29 分) 21、 ( 10 分) 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欲制备 10.7gNH 4 Cl,理论上需 NaCl g。 (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 3) “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 NH 4 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 NH 4 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 5)若 NH 4 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
14、法是 。 22、 ( 8 分) “碘钟”实验中, 3I - + S 2 O 8 2- = I 3 - + 2SO 4 2- 的反应速率可以用 I 3 - 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 色的时间 t 来度量, 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 20进行实验,得到的 氯化钠 硫酸铵 混合 溶解 蒸发 浓缩 趁热 过滤 Na 2 SO 4 滤液 冷却 结晶 过滤 滤液 NH 4 Cl 洗涤 干燥 NH 4 Cl 产品 20 30 40 50 60 70 8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铵 溶解度 /g 硫酸钠 温度 / 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 - )/mo
15、l L -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O 4 2- )/mol L -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 /s 88.0 44.0 22.0 44.0 t 2 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实验的目的 是 。 ( 2)显色时间 t 2 = . (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 40下进行编号对应浓度的实 验,显色时间 t 2 的范围为 (填字母) A、 44.0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 4) 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 得到的结论是 。 23、 ( 11 分)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
16、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 5%以 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 1mol/L 硫酸、 2mol/L 硝酸、 2mol/LNaOH 溶液、 20%KSCN 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 1)提出假设: 假设 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 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 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Fe、 Cu 元素; (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 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 ( 3)实验过程 根据( 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