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807-2010 花生摘果机械作业技术规程.pdf
《DB21 T 1807-2010 花生摘果机械作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807-2010 花生摘果机械作业技术规程.pdf(8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1.140 A 24 备案号:254982009 CY/T 51 2008 图书 、 音像制品 、 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 Marketing classification for books , audio - visual publications and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2008 22 发布 208 22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布 发 -12 - - - 12 CY/ T 51 2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 I、附录 J 为规范性 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出版物
2、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锦涛、谭汶、黄凯卿、何春华、蔡京生、肖军华、程丽红、孔成方、夏兴通、司莉、 张美娟、姚永春、邹国彪、魏彬、郭佳宁、王萍、刘方、郑小燕、孙太清、赵琴、雷贤祥、白晓伟、王丙炎、 胡长青。 183 CY/ T 512008 引 言 为促进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各类出版发行单位提供科学 有效的出版物商品信息分类和营销管理工具与手段,方便出版发行行业上下游进行营销信息的沟通,推 动我国出版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为
3、读者提供科学、规范、方便、易用的出版物购买指导,制定本 标准。 184 CY/ T 51 2008 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营销分类的类目体系和类目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出版发行单位对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进行营销分类标引、供(订)货目录 制作、商品分类陈列、销售数据统计、库存管理等业务,同时也适用于出版发行行业的信息交换、数据统 计、市场分析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4、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 eqv ISO 3166 - 1 :1997 ) GB/ T 4880.1 205 语种名称代码 第 1 部分: 2 字母代码( ISO 639 - 1:202, MOD)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图书 book 用文字或图画、符号记录知识于纸张等载体,并具有相当篇幅的非连续性出版物。 3.2 音 像制品 audio-visual publi
5、cation 将声音和(或)图像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可复制发行,通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 的出版物。 3.3 电子出版物 electronic publication 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可复制、发行,通过计 算机或具备类似功能的设备进行播放使用的交互性大众传播媒体产品。 3 . 4 出版物营销分类 marketing clasifcation for publications 在出版物营销过程中,按照出版物的主题内容或其他属性,依据特定的分类标引工具(分类表),将 出版物分门别类地组织成科学体系的活动。 3 . 5 类目
6、class 一组具有共同属性的出版物的集合。 3.6 分 类 标引 systematic indexing 根据分类表,对出版物的主题内容或其他属性进行分析后赋予分类标识 。 185 CY/ T 512008 3 . 7 分类表 clasification schedule 将出版物按照一定原则组织形成类目的一览表,一般是将同一主题的出版物按照科学体系从大类 到小类逐级展开,是对出版物进行分类标引和检索的工具,其组成包括主类表和复分表。 3.8 主类表 clasification schedule of main entries 分类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物营销分类的主要依据,由基本大类表、
7、简表和主表组成。 3 . 9 基本大类表 main classes schedule 由主类表中一级类目构成的分类表。 3 . 10 简表 abridged schedule 由基本大类表直接展开而形成的一、二级类目表,是主类表的骨架。 3 . 1 主表 main schedule 在简表的基础上,将类目逐级扩展而成的类目表,并附有类目说明,是出版物营销分类标引的主要 依据。 3.12 复分表 subdivision schedule 将主表中出现的共性子类目抽取出来,单独编列成表,供主表有关类目进一步细分时使用的类 目表。 3 . 13 仿分 subdivision by analogy 指
8、利用另一类子目,作为某一类进一步细分的依据。一般在类目下注明“仿分”。分类时将仿 分的类号加上被仿分的子目号即可,与复分表一样具有缩短类目表篇幅与增强类目细分程度的作用。 3 . 14 参见 se also 用在分类表的注释中,体现类目之间交叉互见的关系。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 遵循文献分类的原理,采用学科和主题相结合的立类方法,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级类目,使类目体系 既具有学科的系统性,又具有主题的直接性。 4.2 实用性 在保证类目体系科学性的前提下,类目设置既适应出版物营销管理的需求,又方便广大读者对商品 陈列的理解与出版物的选购。为此把一些品种多、读者比较关注的出版物类目跨越逻辑
9、层次,作为基本 大类列出。 4.3 系统性 类目划分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层级分类方法,由主表和复分表共同构成完整的营销分类 法类目体系。 4.4 稳定性 一、二级类目设置时充分考虑相关出版物的结构、数量,并兼顾其发展趋势,在总结并继承我国出版 发行企业营销分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一、二级类目基本稳定,避免经常性修改。 186 CY/ T 51 2008 4 . 5 可扩展性 类目和代码设置为将来新事物、新学科、新技术带来的出版物新种类预留充足的代码空间,使分类 法不会因此而失效或出现矛盾。 5 分类结构 5 . 1 概述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和面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分类表由主类表(包括
10、基本大类表、简表、主表)和 复分表构成。 5 . 2 主类表 本标准设基本大类表(见附录 A)、简表(见附录 B)、主表(见附录 C),共同构成主类表。主类表中 基本部类按出版物类型排列:图书部类的代码为 0127 ; 音像制品部类的代码为5162 ; 电子出版物部 类的代码为 71 74 。在三大部类之间预留一些未用号码,以供将来需要时扩充代码使用 。 基本大类表和简表均由类目代码和类目名称两部分构成,主表由类目代码、类目名称和类目说明三 部分构成。 主类表类目级别一般到二或三级,最多到四级,共设有一级类目 43 个,二级类目 340 个,三级类目 503 个,四级类目68 个。 5.3 复
11、分表 本标准共设七个通用复分表,即总论复分表(见附录 D)、出版物载体复分表(见附录 E)、世界国家 和地区复分表(见附录 F)、中国行政区划复分表 ( 见附录 G) 、世界时代复分表(见附录 H)、中国时代复 分表(见附录 I )、语种复分表(见附录 J)。其中世界国家和地区复分表系引用 GB/ T 2659 200 世界 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并做了必要的补充 ; 中国行政区划复分表系引用 GB/ T 22602007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语种复分表系引用 GB/ T 4880.1 205 语种名称代码 第 1 部分: 2 字母 代码。 复分表类目级别一般为一级,最多到二级。 6 编
12、码方法 6.1 概述 本标准主类表和复分表类目编码采用数字层次编码方法,引用其他标准的复分表类目代码遵照原 标准的规定执行。 6.2 主类表类目代码 主类表类目代码采用非固定码位总长的层次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层次码均为 2 位数字,不足 2 位的前端用 “ 0 ” 补齐 ; 自 1 层 2 位到4 层 8 位,各层次码之间用半角符号“ . ”作为分隔符号 。 一级类目代码由第一层次码表示,二级及其以下类目代码均由其上位类目代码与本层次码共同 组成。 主类表类目代码结构图如下: 第四层次码 第三层次码 第二层次码 第一层次码 187 CY/ T 51 208 6 . 3 复分表类目代码 世界
13、国家和地区复分表、中国行政区划复分表、语种复分表中类目代码分别按 GB/ T 2659 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T 260 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T 4880.1 205 语种名称代码 第 1 部分:2 字母代码的相关规定执行。其他复分表类目代码采用非固定码位总长 的层次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每层次均为 2 位数字,不足 2 位的前端用“0”补齐 ; 自 1 层 2 位到 2 层 4 位,各层次码之间无分隔符号 。 一级类目代码由第一层次码表示,二级类目代码由一级类目代码与第二层次码共同组成。 除世界国家和地区复分表、中国行政区划复分表、语种复分
14、表外,本标准中其他复分表类目代码结 构图如下: 第二层次码 第一层次码 7 使用指南 7.1 制定标准使用细则和使用本 各出版发行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实际,制定本单位的标准使用细则和使用本。 制定本单位标准使用细则和使用本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选择主表中的部分类目作为本单位的营销分类类目表; 可根据本单位需要对主表中的某些下位类目作进一步的扩充; 可制定适合本单位营销分类的类目仿分、复分的范围和办法,确定哪些类目需要仿分、复分;确 定使用哪些复分表,确定所使用复分表的层级。 在制定本单位标准使用细则和使用本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必须遵循本标准的类目体系和标记
15、制度,本标准中的类目名称和代码不能更改。 各出版发行单位的使用本一经拟定,须将使用本报送本标准管理组备案。 7.2 分类标引注意事项 依据本标准进行出版物分类标引时,需注意以下基本事项: 事先应全面熟悉本标准的体系、结构、类目名称、类目代码与类目说明,掌握仿分、复分的方法 和标引规则。 以分类表为依据,根据出版物的内容和其他属性进行分类标引,切忌仅凭出版物的题名文字就 进行分类标引。可作为分类标引参考的有:出版物内容提要、题名、 CIP 数据中的“中图法”分 类代码和主题词、出版物的载体形式等。 仔细进行多主题、交叉主题出版物的分类标引。多主题、交叉主题出版物的分类标引是分类工 作中的难点,必
16、须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最能代表该出版物本质的主题或在营销中起主要 作用的特征进行分类标引。 7.3 类目说明的作用 在主表和复分表都设有专门的类目说明栏,主要起以下作用: 指明类目的含义、内容和范围。如“01 . 01 马恩列斯著作”的类目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斯大林选集、文集、单行本、著作汇编及书信、日记、诗词、手迹等入此。” 说明类目范围中的特殊情况。如“ 09 文化 ” 的类目说明 : “ 宗教文化入 08 . 08 宗教文化、饮 食文化入 19.01.04 饮食文化 。” 再如“ 52 时事政治”的类目说明 :“法律入此 。 ” 揭示某些类目之间存在的内容交叉互见关系,具
17、体形式为“参见”。如“02.03.02 党史” 的类目说明:“参见 10.04 人物传记 、 16 . 03 . 05 报告文学。”提醒使用者 “ 人物传记 ” 和 188 CY/ T 51 208 “ 报告文学 ” 中关于党的著名人物的传记、回忆录和重要事件的纪实图书入 “ 党史 ” 。 指出细分、复分、仿分的方法。如 “ 16 . 03 . 03 现当代小说”的类目说明: “ 可按小说主题细 分。”“ 03.02 世界法律概况”的类目说明:“可依世界国家和地区复分表复分 。 ” “ 12.06 日语”的类目说明:“可仿 12.05 英语分 。 ” 为使行文简洁并避免重复说明,某些很容易理解
18、的类目没有加说明文字;另外,所有下位类目名称 本身可以看成是对其上位类目的内容和范围的说明。 7 . 4 复分表的使用 本标准的七个通用复分表均适用于主表中的任何一级类目 , 详细使用方法见附录中各复分表前的 说明文字 。 使用复分表时需注意以下共同事项: 复分表的使用是可选择的。可以不使用,也可只使用部分复分表或者复分表中的部分类目。 在分类标引时,复分表类目代码绝对不能单独使用,需要时只能用专门的字母符号连接在相应 的主表类目代码之后,否则会造成与主表类目代码混淆的问题。 在分类主表中,某些基本大类已经设置了与复分表相关的下位类目,如图书分类主表基本大类 下普遍设了“理论”的二级类目 ,“
19、 管理”、“教材 ” 、 “工具书”等总论复分表类目在主表中某 些大类下也有体现。在进行出版物分类标引时,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不需要再按照复分表进行 复分,而可以直接使用主类表中的类目代码和类目名称。 当需要连续复分时,可按本标准复分表排列顺序在主表类目代码后依次添加连接符及复分类 目代码。 189 CY/ T 51 20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基 本 大 类 表 表 A. 1 基本大类表 图书 音像制品 电子出版物 类目代码 类目名称 类目代码 类目名称 类目代码 类目名称 01 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 51 艺术 71 软件 02 政治 52 时事政治 72 游戏 03
20、法律 53 军事 73 教育 04 军事 54 经济管理 74 电子图书 05 经济 5 文化、体育 06 管理 56 历史、地理 07 哲学 57 语言学习 08 宗教 58 教育 09 文化 59 少儿音像 10 历史、地理 60 文学 11 社会科学 61 科技 12 语言文字 62 生活百科 13 教育、科学研究 14 中小学教材、教辅 15 少儿读物 16 文学 17 艺术 18 体育 19 生活休闲 20 自然科学 21 医药卫生 22 农业 23 工业技术 24 计算机 25 建筑 26 交通运输 27 综合性图书 190 CY/ T 51200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简
21、 表 表 B. 1 简表 图书 类目代码 类 目 名 称 0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01 . 01 马恩列斯著作 01 . 02 毛泽东著作 01 . 03 邓小平著作 01 . 04 著作汇编 01 . 05 学习和研究 01 . 06 生平和传记 02 政治 02 . 01 政治理论 02 . 02 国际共产主义 02 . 03 中国共产党 02 . 04 群众组织 02 . 05 世界政治 02 . 06 中国政治 02 . 07 外交、国际关系 02 . 08 政治类考试用书 03 法律 03 . 01 法学理论 03 . 02 世界法律概况 03 . 03 各部门法 0
22、3 . 04 国际法 03 . 05 犯罪与侦查 03 . 06 司法鉴定 03 . 07 司法制度 03 . 08 普法、维权 03 . 09 法律文书 03 . 10 法律类教材 03 . 11 法律类考试用书 03 . 12 法律法规文本 03 . 13 法律类工具书 图书 类目代码 类 目 名 称 04 军事 04 . 01 军事理论 04 . 02 世界军事 04 . 03 中国军事 04 . 04 军事技术 04 . 05 兵器博览 04 . 06 中外战争纪实 05 经济 05 . 01 经济学理论 05 . 02 世界经济 05 . 03 中国经济 05 . 04 部门经济 0
23、5 . 05 市场营销 05 . 06 贸易 05 . 07 财政、税收 05 . 08 财会、审计 05 . 09 金融、投资 05 . 10 广告 05 . 11 经济类考试用书 05 . 12 经济类影印版图书 05 . 13 经济类工具书 06 管理 06 . 01 管理学 06 . 02 企业管理 06 . 03 企业史、企业家 06 . 04 公共管理 06 . 05 管理类考试用书 07 哲学 07 . 01 哲学理论 07 . 02 中国哲学 191 CY/ T 51 208 表 B. 1 (续) 图书 类目代码 类 目 名 称 07.03 外国哲学 07.04 思维、逻辑 0
24、7.05 伦理、道德 07.6 美学 07.7 心理学 07.8 励志 08 宗教 08.01 宗教理论 08.02 佛教 08.03 道教 08.04 伊斯兰教 08.05 基督教 08.6 其他宗教 08.7 术数 08.08 宗教文化 09 文化 09.1 文化理论 09.2 世界文化 09.3 中国文化 09.4 新闻传播、出版 09.5 图书馆、档案、信息管理 09.6 群众文化 09.07 博物馆 10 历史、地理 10.0 史学理论 10.02 世界史 10.03 中国史 10.04 人物传记 10.05 文物考古 10.06 风俗习惯 10.07 地理 10.08 地图 1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1807-2010 花生摘果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1807 2010 花生 机械 作业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