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479-2009 施放氢气球技术操作规范.pdf
《DB61 T 479-2009 施放氢气球技术操作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 T 479-2009 施放氢气球技术操作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A 47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 DB61/T 4792009 施放氢气球技术操作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nding Hydrogen Balloon 2009-11-27 发布 2009-12-27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4792009 1 前 言 本标准由陕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气象局、咸阳市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万瑞、吴宁强、苏玲芬、赖学强、张晓佳、郑志孝。 本标准由陕西省气象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61/T 4792009 2 施放氢气球技术操作规
2、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施放氢气球活动中氢气储运、 氢气球施放条件、 操作规程、 意外情况处置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会、庆典、广告宣传等社会活动施放氢气球;不适用于气象业务及其他科学试验施 放氢气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3634.1 氢气 第1部分 工业氢 GB 4962 氢气使用
3、安全技术规程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氢气球 hydroge n balloon 以氢气为填充物灌充于橡胶或复合膜等材料制成的不同形状规格的充气物。 3.2 无人驾驶自由氢气球 unmanned free hydrogen balloon 无动力驱动、无人操纵、灌充氢气、总质量大于4kg自由飘移的充气物体。 3.3 系留氢气球 tethered hyd rogen balloon 系留于地面物体上、直径大于1.8m或体积容量大于3.2m3、灌充氢气的充气物体。 3.4 配重物 fixed object 专门用于固定系留氢气球
4、的物体。 3.5 悬挂氢气球 launching hy drogen balloon 将氢气球向空中升放至一定高度后,系在配重物或其他固定物体上并留置于空中的操作过程。 3.6 施放氢气球 sending hydr ogen balloon 灌充、放飞无人驾驶自由氢气球和灌充、悬挂、回收系留氢气球的过程。 3.7 携带物 loading object 氢气球携带的条幅、绳索和横竿等的统称。 DB61/T 4792009 3 3.8 快速放气装置 rapid-deflati on equipment 系留氢气球发生意外脱离系留时,触发氢气球快速放气的装置。 3.9 净举力 free lift i
5、ng force 氢气球浮力减去球皮重量所产生的净向上的力。 4 氢气球要求 4.1 氢气球分类 4.1.1 系留氢气球 系留氢气球及其携带物和配重物构成如图 1所示。 1、球皮;2、气体;3、快速放气装置;4、条幅;5、识别标志;6、绳索;7、配重物;8、横杆。 图1 系留氢气球及其携带物和配重物构成示意图 4.1.2 无人驾驶自由氢气球 无人驾驶自由氢气球及其携带物和配重物的构成,根据施放目的不同,可由不同的物品、不同的方 式构成。 4.2 氢气球的净举力 氢气球的净举力应大于其携带物重量的3倍。净举力按公式(1)计算: BgVA ) 氢 ( (1) 式中: A 净举力,单位为牛(N);
6、V 被氢气球排开的空气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 3 ); 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 m 3 ); 氢 氢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 m 3 ); DB61/T 4792009 4 g 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2 ); B 球皮重量,单位为牛(N)。 4.3 球皮储存 库房应通风良好、阴凉、干燥,室温保持在 028之间,相对湿度小于 70,库房内不应 储存氢气瓶; 存放在离地面 20cm 以上的架子上,堆垛高度不宜超过 80cm,堆垛之间应有间隔; 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远离热源; 不得接触酸、碱、油类和带针刺的物体,应每 3 个月更换一次位置。 4.4 携带物
7、4.4.1 条幅 宜选用轻质、吸水率低、耐拖曳的材料,长度宜小于 15.0m,宽度宜小于 1.5m。 4.4.2 绳索 宜选择耐磨材料制作,扯断强度大于 150kg,长度大于条幅长度 5m。 4.4.3 横杆 宜选用竹质等韧性大的轻型材料制作,其长度宜大于条幅宽度 0 .10m0 .15m。 4.5 配重物 宜采用水泥浇筑或者金属材料制作,重量应大于氢气球净举力的 5 倍。 4.6 识别标志 应固定在氢气球或携带物上,直径宜大于 10cm,颜色醒目,内容及其形状如图 2 所示。 图2 施放气球识别标志 4.7 快速放气装置 4.7.1 施放系留氢气球应加装快速放气装置。 4.7.2 安装和使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 479-2009 施放氢气球技术操作规范 479 2009 施放 氢气球 技术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