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安徽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2012年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安徽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2012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安徽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2012年及答案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徽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 2012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1940 年 4 月,某地 80 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 46 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 ) (分数:1.00)A.epidemicB.sporadicC.rapid fluctuationD.outbreak2.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但不能治愈糖尿病,此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分数:1.00)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B.糖尿病发病率减少C.糖尿病患病率增加D.
2、糖尿病发病率增加3.英国医生的肺癌死亡率为 80/10 万,其中重度吸烟者为 160/10 万,非吸烟者为 8/10 万。请问:重度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 (分数:1.00)A.152B.90C.72D.204.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 (分数:1.00)A.排菌量的大小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5.分析动态人群的发病情况用哪项指标( ) (分数:1.00)A.累积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发病密度6.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 ) (分数:1.00)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
3、偏倚D.选择偏倚7.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称为( ) (分数:1.00)A.主动监测B.漏报调查C.哨点监测D.被动监测8.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以下哪种分布的特征( ) (分数:1.00)A.正偏态B.负偏态C.正态D.任意分布9.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 95%可信区间为 7.2109/L9.1109/L,其含义是( ) (分数:1.00)A.估计总体中有 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B.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 95%C.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 95%D.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 95%10.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 (分数
4、:1.00)A.随机误差B.处理因素的作用C.测量误差D.个体差异11.在一项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 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 4%,于是,认为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相同。这个结论是( ) (分数:1.00)A.正确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C.不正确的,因为用百分比代替率来支持该结论D.不正确的,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12.反映一组新生儿体重的频数分布情况宜采用( ) (分数:1.00)A.散点图B.圆图C.线图D.直方图13.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的分母为( ) (分数:1.00)A.年初 0 岁组人口数B.年中 0 岁组人口数C.年末 0 岁组人口
5、数D.年活产总数14.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分数:1.00)A.是否进行随机抽样B.是否进行随机化分组C.是否主动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措施D.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还是以人为研究对象15.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 ) (分数:1.00)A.亚健康人群B.康复期的患者C.社区全体居民D.社区中高危人群16.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下错误的是( ) (分数:1.00)A.健康与疾病具有相对性B.健康具有多维性C.健康与疾病具有明显的界限D.健康具有连续性1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时需要收集的资料是( ) (分数:1.00)A.行为生活方式B.医疗卫生服务C.疾病史D.以上都是18.在问卷中设置高
6、度相关或内容完全相同而形式不同的问题,目的是检验问卷的( ) (分数:1.00)A.可行性B.真实性C.效度D.信度19.慢性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 ) (分数:1.00)A.4 个阶段B.5 个阶段C.6 个阶段D.7 个阶段20.( )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分数:1.00)A.健康教育B.健康促进C.健康传播D.健康相关行为21.HIV 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分数:1.00)A.性传播B.母婴传播C.一般生活接触传播D.血液传播22.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 ) (分数:1.00)
7、A.知识因素、行为因素、信念因素B.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C.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D.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3.医院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 ) (分数:1.00)A.患者B.医护人员C.工作人员D.医院领导24.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辩证关系是( ) (分数:1.00)A.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B.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C.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D.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25.生活“三废”是指( ) (分数:1.00)A.垃圾、废水、污物B.废气、粪便、污物C.垃圾、污水、粪便D.废渣、废水、污物26.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氯化消毒剂( ) (分数:1.00)A.液态氯B
8、.漂白粉C.漂白粉精D.硫酸铝27.地方性氟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分数:1.00)A.改善营养B.移民C.投药D.改良水质,水中除氟28.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分数:1.00)A.人的生理活动B.炊事,采暖C.建筑材料D.以上都是29.以下不属于大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间接危害的是( ) (分数:1.00)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光化学烟雾事件D.臭氧层破坏出现空洞30.下列有关铅中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1.00)A.主要表现为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B.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C.出现咽喉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口内
9、有金属味D.可有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31.尘肺是指( ) (分数:1.00)A.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疾病B.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病C.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D.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32.局部振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分数:1.00)A.接触振动时间B.振动频率C.工作熟练程度D.振动加速度33.汞中毒的发病基础是( ) (分数:1.00)A.汞与巯基结合B.汞与羟基结合C.汞与血红蛋白结合D.汞与羧基结合34.职业性肿瘤多见于( ) (分数:1.00)A.皮肤和肝脏B.肝和肺组织C.胃和膀胱D.皮肤和肺35
10、.毒物毒性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 (分数:1.00)A.剂量B.接触途径C.接触频率D.暴露时间36.植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是( ) (分数:1.00)A.豆油B.玉米油C.花生油D.棕榈油37.我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 (分数:1.00)A.肉类B.蛋类C.奶制品D.蔬菜水果38.我国膳食宝塔底层是( ) (分数:1.00)A.奶类B.谷类C.糖盐D.油脂39.体质指数(BMI)是( ) (分数:1.00)A.体重(kg)/身高(m)B.身高(m)/体重(kg)C.体重(kg)/身高(m) 2D.身高(m)/体重(kg) 240.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的主要影响是( ) (
11、分数:1.00)A.妊娠期缺铁性贫血B.缺钙造成的骨质软化症C.蛋白质缺乏造成浮肿D.以上都是41.肉类食品中加入亚硝酸盐的主要目的是( ) (分数:1.00)A.抗氧化B.着色C.脱色D.发色42.须经体内代谢活化后才产生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是( ) (分数:1.00)A.直接致癌物B.间接致癌物C.引发剂D.均是43.机体细胞内具有的能对抗肿瘤作用的基因称为( ) (分数:1.00)A.原癌基因B.癌基因C.抑癌基因D.均对44.弱酸性化学物经消化道接触时( ) (分数:1.00)A.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C.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D.胃中解离增多,自胃
12、吸收减少45.安全性毒性评价程序的第二阶段包括( ) (分数:1.00)A.重复剂量毒性及遗传毒性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C.亚慢性毒性试验D.致癌试验或慢性毒性试验46.二室模型的化学物主要分布在( ) (分数:1.00)A.血液与体液B.血液与尿液C.心脏与肝脏D.中央室与周边室47.出生后生长最快的阶段是( ) (分数:1.00)A.胎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童年期48.曲线图法可评价( ) (分数:1.00)A.发育水平和趋势B.发育速度与趋势C.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D.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49.反映龋齿流行状况的主要指标是( ) (分数:1.00)A.龋均及患者龋均B.龋患率C.
13、牙别龋患率D.DMFT50.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分数:1.00)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51.在临床试验中,下列哪项不是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 ) (分数:1.00)A.增加试验的安全性B.增加受试对象的依从性C.减少选择性偏倚D.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信息偏倚52.正态分布法计算 95%医学参考值范围,以下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分数:1.00)A.B.C.D.53.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复合指标有( ) (分数:1.00)A.减寿人年数B.平均期望寿命C.伤残调整生命年D.健康期望寿命54.社会动员的对象( ) (分数
14、:1.00)A.领导层B.社区社会力量(居民委员会、社区非政府组织)C.相关专业人员D.社会家庭55.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 (分数:1.00)A.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B.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C.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D.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56.窒息性气体大致分为( ) (分数:1.00)A.单纯窒息性气倒B.复合窒息性气体C.化学窒息性气体D.物理窒息性气体57.急性口服汞盐中毒的主要表现有( ) (分数:1.00)A.精神症状B.急性口腔炎C.汞毒性肾炎D.急性腐蚀性胃肠炎58.癞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有( ) (分数:1.00)A.口
15、角炎B.皮炎C.痴呆D.腹泻59.影响毒效应的理化性质有( ) (分数:1.00)A.挥发性B.比重C.血/气分配系数D.电离度60.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少数组织、器官只有一次生长突增,如( ) (分数:1.00)A.心脏B.大脑C.脊髓D.视觉器官三、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61.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 ) (分数:1.00)A.携带时间B.病原携带者职业C.病原携带者社会活动范围D.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62.在一个稳定的社会,某病呈散发时,病人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常无明显联系,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分数:1.00)A.该病常年流行,当地居民有一定
16、的免疫力B.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C.传播机制比较难以实现的传染病D.潜伏期长的传染病63.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见的偏倚和影响结果的因素有( ) (分数:1.00)A.选择性偏倚B.测量偏倚C.干扰D.沾染64.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 ) (分数:1.00)A.可减少型错误B.可减少型错误C.可减少抽样误差D.可提高检验效能65.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用 t 检验( ) (分数:1.00)A.增大将无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有差别的概率B.增大将有差别的总体判断为无差别的概率C.不会增大任何犯错误的概率D.以上都不对66.两总体均数或概率比较的实验设计,在估计样本含量时需要的信息包括(
17、) (分数:1.00)A.、B.、1-C.、D.、S、67.反映住院服务利用量的指标有( ) (分数:1.00)A.两周就诊人数B.年住院人数C.因病伤就诊人数D.人均住院天数68.下列哪项不属于高危家庭( ) (分数:1.00)A.贫困家庭B.失业家庭C.老年家庭D.吸毒家庭6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区别和联系( ) (分数:1.00)A.健康教育要求人们通过自身认知、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改变而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B.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促进一样,不仅涉及整个人群,而且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C.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健康促进需要健康教育的推动和营造
18、健康促进的氛围,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缺乏基础D.健康教育必须有环境、政策的支持,才能逐步向健康促进发展,否则其作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70.健康干预策略包括( ) (分数:1.00)A.教育策略B.资源策略C.社会策略D.环境策略71.以下哪些是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 ) (分数:1.00)A.改换水源B.饮水除砷C.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D.改良炉灶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72.SO2对健康的危害包括( ) (分数:1.00)A.上呼吸道黏膜刺激作用B.吸附于颗粒物可引起支气管哮喘C.引起局部炎症D.有促癌作用73.下列与粉尘微粒在空气中悬浮稳定性关系最小的因素是粉尘的( ) (分数:1.00)
19、A.形状B.浓度C.分散度D.比重74.下列关于职业致癌因素的识别和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1.00)A.临床观察和分析是识别职业癌的第一性线索B.实验研究包括动物试验和体外实验C.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化学性的D.流行病调查对于识别和判定职业致癌因素提供最有力证据75.人体能量的来源有( ) (分数:1.00)A.维生素B.蛋白质C.矿物质D.脂肪76.油脂酸败常用的指标 POV 指的是( ) (分数:1.00)A.丙二醛B.过氧化值C.酸价D.羰基价77.常用的致突变试验有( ) (分数:1.00)A.细菌回复突变试验B.微核试验C.单细胞凝胶电泳D.染色体畸变分析78.致突变物
20、对 DNA 链造成的损伤有( ) (分数:1.00)A.碱基置换B.移码突变C.DNA 加合物形成D.碱基错配79.中小学生意外事故最多见的是( ) (分数:1.00)A.溺水B.自杀C.中毒D.车祸80.少年儿童健康监测内容主要有( ) (分数:1.00)A.生长发育状况B.疾病发生情况C.因病缺课情况D.疾病发生原因安徽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真题 2012 年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1940 年 4 月,某地 80 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 46 人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
21、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这个事件可以称为( ) (分数:1.00)A.epidemicB.sporadicC.rapid fluctuationD.outbreak 解析:爆发(outbreak)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本题所提供的案例符合爆发的特点。2.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但不能治愈糖尿病,此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分数:1.00)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B.糖尿病发病率减少C.糖尿病患病率增加 D.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解析:胰岛素能治疗但不能治愈糖尿病将导致旧病例数增加,而
22、对新病例数没有影响,因此会导致患病率增加。3.英国医生的肺癌死亡率为 80/10 万,其中重度吸烟者为 160/10 万,非吸烟者为 8/10 万。请问:重度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 (分数:1.00)A.152B.90C.72D.20 解析: 相对危险度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因此是暴露组的发病率/对照组的发病率。本题中暴露组的发病率为 160/10 万,对照组的发病率为 8/10 万,因此 RR=20。4.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 (分数:1.00)A.排菌量的大小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解析:本题四
23、个选项都是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决定因素,但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职业和卫生习惯。5.分析动态人群的发病情况用哪项指标( ) (分数:1.00)A.累积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发病密度 解析:当研究人群的数量比较多,人口比较稳定,资料比较整齐的时候,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如果队列研究观察的时间比较长,就很难做到研究人口的稳定。此时需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6.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 )
24、 (分数:1.00)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解析:混杂偏倚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7.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称为( ) (分数:1.00)A.主动监测B.漏报调查C.哨点监测 D.被动监测解析: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哨兵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这种监测系统为哨点监测。8.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以下哪种分布的特征( ) (分数:1.00)A.正偏态B.负偏态C.正态 D.任意分布解析:均数用于反映对称分布,特删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变量的平均水平;标准差用于描述正态分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安徽省 医疗 卫生系统 招聘 考试 公共卫生 管理 专业知识 20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