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生物化学练习试卷6-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生物化学练习试卷6-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生物化学练习试卷6-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生物化学练习试卷 6-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分数:2.00)A.组氨酸B.色氨酸C.丝氨酸D.酪氨酸E.赖氨酸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始于( )(分数:2.00)A.核糖体的组装B.mRNA在核糖体上的就位C.氨基酸的活化D.氨基酸的进位E.氨基酸的合成3.关于“脂肪酸 氧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脂肪酸 氧化过程是在细胞浆进行的B.脂肪酸 氧化直接生成 CO 2 和水C.脂肪酸 氧化过程没有脱氢和 ATP生成D.脂肪酸氧化直接从脂肪酸 氧化开始E.
2、脂肪酸 氧化 4步反应是可逆的4.下列不属于含有 B族维生素的辅酶的是( )(分数:2.00)A.磷酸吡哆醛B.细胞色素 CC.辅酶 AD.四氢叶酸E.硫胺素焦磷酸5.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糖异生的原料的是( )(分数:2.00)A.甘油B.氨基酸C.丙酮酸D.乳酸E.脂肪酸6.下列有关 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B.DNA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D.两股单链的 5至 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上相同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7.下列有关
3、蛋白质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B.蛋白质变性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C.蛋白质变性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D.去除变性因素后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性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8.下列属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是( )(分数:2.00)A.6-磷酸葡萄糖酶B.丙酮酸激酶C.柠檬酸合酶D.苹果酸脱氢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9.血浆脂蛋白 VLDL的主要合成部位在( )(分数:2.00)A.小肠黏膜细胞B.肝细胞C.脂肪细胞D.肌细胞E.血浆10.1mol下列物质在有氧时彻底氧化,净生成 ATP 数最多的是( )(分数:2.00)A.葡萄糖B.丙酮酸C.乳酸D
4、.1,3-二磷酸甘油酸E.1,6-二磷酸果糖11.NADH呼吸链组分的排列顺序为( )(分数:2.00)A.NAD + -FAD-CoQ-Cyt-O 2B.NAD + -FMN-CoQ-Cyt-O 2C.NAD + -CoQ-FMN-Cyt-O 2D.FAD-NAD + -CoQ-Cyt-O 2E.CoQ-NAD + -FMN-Cyt-O 212.氨基酸与 tRNA的特异性结合取决于( )(分数:2.00)A.氨基酸密码B.tRNA中的反密码C.tRNA中的氨基酸臂D.tRNA中的 Tw环E.氨基酰-tRNA 合成酶13.胆固醇不能转变成( )(分数:2.00)A.胆汁酸B.睾酮C.雄激素D.
5、乙酰 CoAE.维生素 D14.蛋白质的功能可完全由糖或脂类物质代替的是 ( )(分数:2.00)A.构成组织B.氧化供能C.调节作用D.免疫作用E.催化作用15.蛋白质分子中 -螺旋的特点是( )(分数:2.00)A.-螺旋为左手螺旋B.每一螺旋含 3个氨基酸残基C.靠氢键维持的紧密结构D.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内部E.结构中含有脯氨酸16.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分数:2.00)A.DNAB.mRNAC.tRNAD.rRNAE.hnRNA17.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复合物中不包含( )(分数:2.00)A.mRNAB.DNAC.核蛋白体小亚基D.核蛋白体大亚基E.蛋氨酰 tRNA18.对
6、1,25-(OH)2D3 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维生素 D3在肝、肾经羟化酶催化转变而成B.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C.加速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D.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E.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19.核酸分子中百分比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 ( )(分数:2.00)A.碳(C)B.氢(H)C.氧(O)D.氮(N)E.磷(P)20.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 )(分数:2.00)A.铁硫蛋白B.细胞色素 CC.细胞色素 bD.细胞色素 aa3E.辅酶 Q21.决定酶促反应特异性的是( )(分数:2.00)A.辅酶B.辅基C.酶蛋白D.底物E.激活剂22.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7、)(分数:2.00)A.生成 ATPB.防止酸中毒C.维持血糖浓度D.抑制脂肪合成E.生成 NADPH23.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分数:2.00)A.提供能量B.将 NADP+还原成 NADPHC.生成磷酸丙糖D.糖代谢联系的枢纽E.为氨基酸合成提供原料24.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分数:2.00)A.酶蛋白B.辅基或辅酶C.金属离子D.底物E.催化基团25.酶的最适 pH是( )(分数:2.00)A.酶的特征性常数B.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 pHC.酶最稳定时的 pHD.与底物种类无关的参数E.酶的等电点26.酶活性测定的反应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
8、00)A.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呈直线函数关系B.温育时间必须在 120分钟以上C.反应体系中不应该用缓冲溶液D.在 040%.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E.pH值为中性27.体内产生 NADPH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分数:2.00)A.糖酵解B.三羧酸循环C.糖原分解D.磷酸戊糖途径E.糖异生28.体内合成 DNA不需要( )(分数:2.00)A.dATPB.dGTPC.dCTPD.dUTPE.dTYP29.体内生成核糖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2.00)A.糖酵解B.磷酸戊糖途径C.糖原合成D.糖原分解E.糖异生30.体内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结合反应是非营养物与( )(分数:2.00
9、)A.硫酸结合B.葡萄糖醛酸结合C.乙酰基结合D.甲基结合E.谷胱甘肽结合生物化学练习试卷 6-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分数:2.00)A.组氨酸B.色氨酸C.丝氨酸D.酪氨酸 E.赖氨酸解析:解析: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酪氨酸。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006 年考试真题)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始于( )(分数:2.00)A.核糖体的组装B.mRNA在核糖体上的就位 C.氨基酸的活化D.氨基酸的进位E.氨基酸的合成解析:解析:翻译起始是把带有甲硫氨酸的起始 tRNA 连
10、同 mRNA结合到核蛋白体上,生成翻译起始复合物(translational inition complex)。此过程需多种起始因子参加。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所需的起始因子不相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2006 年考试真题)3.关于“脂肪酸 氧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脂肪酸 氧化过程是在细胞浆进行的B.脂肪酸 氧化直接生成 CO 2 和水 C.脂肪酸 氧化过程没有脱氢和 ATP生成D.脂肪酸氧化直接从脂肪酸 氧化开始E.脂肪酸 氧化 4步反应是可逆的解析:解析:(1)脂肪酸氧化前必须进行活化。 (2)活化在胞液中进行,由脂酰 CoA合成酶催化。 (3)消耗两
11、个高能磷酸键。(4)脂肪酸+HS CoA+ ATB 旨酰-CoA+ AMP+ ppi。(5)活化脂酰 CoA由肉毒碱携带,转运到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氧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006 年考试真题)4.下列不属于含有 B族维生素的辅酶的是( )(分数:2.00)A.磷酸吡哆醛B.细胞色素 C C.辅酶 AD.四氢叶酸E.硫胺素焦磷酸解析:解析:细胞色素 C不属于含有 B族维生素的辅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006 年考试真题)5.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糖异生的原料的是( )(分数:2.00)A.甘油B.氨基酸C.丙酮酸D.乳酸E.脂肪酸 解析:解析:脂肪酸不属于糖异生的原料。因此本题的正确
12、答案为 E。(2006 年考试真题)6.下列有关 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B.DNA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D.两股单链的 5至 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上相同 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解析:解析:DNA 双螺旋结构两股单链的 5至 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上相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006 年考试真题)7.下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B.蛋白质变性时理化性质发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生物化学 练习 6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