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4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2.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年,在刑罚执行 3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年有期徒刑。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分数:1.00)A.12年B.10年C.9年D.7年3.下列关于从轻处罚情节和从重处罚情节的适用的说
2、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从轻处罚,允许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判处刑罚B.从重处罚,允许法官在特殊情况下在法定最高刑之上判处刑罚C.应坚持中间线论,来划分从轻处罚和从重处罚的界限D.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4.下列关于法定情节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从轻处罚,不允许在法定最低刑之下判处刑罚B.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C.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犯罪分子实施了犯罪行为,法院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的同时
3、必须对其处以刑罚5.下列关于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视为自动投案B.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一律不能认定为自首C.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D.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6.被宣告_的犯罪分子,在_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
4、_,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关于三个空格的填充内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分数:1.00)A.均应填“假释”B.均应填“缓刑”C.既可均填“假释”,也可均填“缓刑”D.既不能均填“假释”,也不能均填“缓刑”7.甲因走私武器被判处 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5年;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被判处 14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3年;因骗取出口退税被判处 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万元。关于数罪并罚,下列选项符合刑法规定的是(分数:1.00)A.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35年,没收财产 25万元,剥夺政治权
5、利 8年B.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20年,罚金 2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8年C.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25年,没收财产 5万元,罚金 2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6年D.决定判处甲有期徒刑 23年,没收财产 5万元,罚金 2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 8年8.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分数:1.00)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9.关于累
6、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分数:1.00)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B.甲犯抢夺罪于 2005年 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六年后又犯杀人罪。甲成立累犯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10.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2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甲(分数:1.00)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B.可以减刑但不可以假释C.可以假释但不可以减刑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11.下列情形中,符合
7、假释的罪刑条件的是(分数:1.00)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年B.乙因故意伤害罪被有期徒刑 15年C.丙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 6个月D.丁因参加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2.下列关于减刑的限度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B.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5年C.对于死刑缓期 2年执行的罪犯,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5年D.对于死刑缓期 2年执行的罪犯,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 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0年13.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8、分数:1.00)A.假释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假释在本质上是提前释放,不存在继续收监执行余刑的可能C.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14.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_核准,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如有特殊情况,经_核准,实际执行未达 13年的,可以假释;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_核准,执行死刑;犯罪已经经过 20年,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_核准。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分数:1.00)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9、法院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5.关于减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分数:1.00)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16.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甲系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也不构成累犯B.乙系
10、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乙不能假释C.丙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丙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七个月犯有抢劫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八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九年。丙服刑六年时,因有悔罪表现而被裁定假释D.丁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对丁可以假释17.2000年 3月 1日,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往外地。甲又因在 2009年 9月 7日犯抢劫罪,于 2010年 6月 7日被抓获。甲所犯盗窃罪的追诉期限(分数:1.00)A.不受限制B.应从 2000年 3月 1日起计算C.应从 2009年 9月 7日起
11、计算D.应从 2010年 6月 7日起计算18.下列关于我国追诉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1.00)A.法定最高刑为 5年以上不满 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 10年不再追诉B.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 20年不再追诉C.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9.犯罪嫌疑人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下列情形中,可认定为立功的有(分数:2.00)A.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其他犯罪嫌疑人的C.
12、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点的D.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打电话将其他犯罪嫌疑人约至指定地点的20.甲因犯泄露内幕信息罪被判处 3年有期徒刑,缓刑 5年。在缓刑考验期内,甲又犯间谍罪,依法被判处 5年有期徒刑。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B.对甲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C.对甲应在 5年以上 8年以下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D.对甲应在 5年以上 10年以下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21.贯彻以法律为准绳的量刑原则,必须做到(分数:2.00)A.必须依照刑法关于各种刑罚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各种刑罚裁量制度的规定B.必须依照刑法关于各种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和
13、有关各种量刑情节的规定C.必须依照刑法分则和其他刑法规范规定的法定刑和量刑幅度,针对具体犯罪选择判处适当的刑罚D.查清犯罪事实,确定犯罪性质,考察犯罪情节,判断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2.在我国刑法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包括(分数:2.00)A.犯罪的动机B.犯罪的手段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侵害的对象23.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B.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也是自首C.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
14、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也是自首D.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或者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24.下列选项不构成立功的有(分数:2.00)A.甲是唯一知晓同案犯裴某手机号的人,其主动供述裴某手机号,侦查机关据此采用技术侦查手段将裴某抓获B.乙因购买境外人士赵某的海洛因被抓获后,按司法机关要求向赵某发短信“报平安”,并表示还要购买毒品,赵某因此未离境,等待乙时被抓获C.丙被抓获后,通过律师转告其父想办法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丙父最终找到同案犯藏匿地点,协助侦查机关将其抓获D.丁被抓获后,向侦查
15、机关提供同案犯的体貌特征,同案犯由此被抓获25.关于数罪并罚,下列选项符合刑法规定的有(分数:2.00)A.甲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抢劫罪、盗窃罪与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 13年、8 年、15 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8年有期徒刑B.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 13年、6 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 5年后,发现乙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贩卖毒品罪,应当判处 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 19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C.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 13年、8 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 5年后,丙
16、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 15年有期徒刑。法院在 15年以上 20年以下决定应当判处 16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D.丁在判决宣告前犯有 3罪,被分别并处罚金 3万元、7 万元和没收全部财产。法院不仅要合并执行罚金 10万元,而且要没收全部财产26.下列关于减刑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减刑是建立在肯定原判决的基础上,而改判是对原判决错误的纠正C.减刑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分子所具有的法定或者酌定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只要具备了法定的减刑条件,就可以减刑,而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17、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减刑27.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累犯不得假释B.被判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C.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D.被假释的罪犯,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减刑,其假释的考验期也不能缩短28.关于减刑、假释的适用,下列选项错误的有(分数:2.00)A.对所有未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均可减刑B.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被执行之日起计算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符合“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减刑要件,不能减刑D.在假
18、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得撤销假释29.甲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巨大。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其罪刑的法定幅度为 5年以上有期徒刑。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5年B.该案的追诉期限为 15年C.如果甲在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内逃跑,则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D.该案如果超过追诉期限,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仍可追诉30.下列关于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行刑时效制度B.超过追诉时效期限,除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核准必须追诉的以外,都不得再追究犯罪分
19、子的刑事责任C.刑法规定时效制度,就可以使司法机关摆脱难以查清而现实意义又不大的陈年老案的拖累,集中力量办理现行案件D.刑法规定时效制度,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31.1980年初,张某强奸某妇女并将其杀害。1996 年末,张某因酒后驾车致人重伤。两案在 2007年初被发现。关于张某的犯罪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有(分数:2.00)A.应当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B.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C.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D.不应当追究任何刑事责任三、简答题(总题数:8,分数:46.00)32.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 (分数:6.00)_33.简述我国刑法关
20、于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 (分数:6.00)_34.简述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分数:6.00)_35.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 (分数:6.00)_36.简述假释与减刑的区别。 (分数:6.00)_37.简述假释与监外执行的区别。 (分数:6.00)_38.简述假释的条件。 (分数:5.00)_39.简述大赦与特赦的区别。 (分数:5.00)_四、法条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刑法第 65条第 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请分析:(分数:10.00
21、)(1).该条规定的是什么?请为其下一个定义。(分数:5.00)_(2).其构成要件有哪些?(分数:5.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数罪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B.并科原则可以适用于附加刑和管制C.数罪中有被判处死刑的,对主刑应采用吸收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只适用于有期徒刑解析:解析 综观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例,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四种:并科原则,亦称相加原则,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
22、合并处罚规则。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的合并处罚规则。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折中原则,亦称混合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并科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按照刑法第 69条的规定,我国确立了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基本适用规则如下:(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
23、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而不得决定执行两个以上的死刑或其他主刑。(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而不得决定执行两个以上的无期徒刑,或者将两个以上的无期徒刑合并升格执行死刑,或者决定执行其他主刑。(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故本题选 C。2.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5年,在刑罚执行 3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 7年。经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0年有期徒刑。对甲还需要继续执行的刑期是(分数:1.00)A.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