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48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4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100 万元,其中购买劳动力部分为 40 万元,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 50 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 150 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分数:1.00)A.100%B.300%C.200%D.150%2.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这说明了(分数:1.00)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无限性3.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在于(分数:1.00)A.使用价值本身B.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化学的、物理
2、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C.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分数:1.00)A.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B.无产阶级对于小资产阶级的领导C.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D.无产阶级对于知识分子的领导5.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分数:1.00)A.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B.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C.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D.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6.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总结
3、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分数:1.00)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7.兼有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特点的是(分数:1.00)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银行资本D.股份资本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分数:1.00)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分数:1.00)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1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分数:1.
4、00)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1.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分数:1.00)A.加强自主创新能力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C.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D.解决就业问题12.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分数:1.00)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3.2005 年 5 月 30 日,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分数:1.00)A.荷兰B.英国C.西班牙D.法国14.“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
5、的”这句话说明(分数:1.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15.资本主义政府面对经济衰退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方法是(分数:1.00)A.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B.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C.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D.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16.判断一个具体认识过程是否完成的标志是(分数:1.00)A.掌握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和真实
6、可靠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结果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分数:2.00)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18.“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分数:2.00)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
7、变中的作用C.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D.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19.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分数:2.00)A.发展先进制造业B.提高服务业比重C.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D.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必须到部类外部交换才可实现的是(分数:2.00)A.IcB.(v+m)C.I(v+m)D.c21.“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分数:2.00)A.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B.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C.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D.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2.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分
8、数:2.00)A.用于清偿债务B.用于缴纳租金C.用于交纳税金D.用于发放工资和奖金23.可能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原理给人们的启示是(分数:2.00)A.对于可能性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还需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认识B.一定要根据主体实践的要求分清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C.主体的能动性既在于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在于改变事物运动的条件创造出新的可能性D.一定不能把抽象的可能当做是现实的可能,做一些超越事物发展阶段的事情24.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着眼
9、于(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B.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C.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D.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5.下列属于劳动力价值收入的有(分数:2.00)A.个体劳动者的收入B.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的工资收入C.私营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D.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取得的股息收入26.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他指出文艺服务对象应该包括(分数:2.00)A.农民B.工人C.士兵D.城市小资产阶级27.中国汉代王充在批判孟轲的“良知”“良能”时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这在哲学上坚持了(分数:2.00
10、)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D.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28.2005 年 4 月 23 日,胡锦涛在亚非会议上会晤日本首相,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的几点主张有(分数:2.00)A.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 21 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B.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C.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突D.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
11、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29.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B.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C.经济结构合理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条件D.经济发展中的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30.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分数:2.00)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B.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C.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D.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必须对群众负责,接受群众监督31.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指的是(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
12、的成立B.五四运动C.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D.辛亥革命的成功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分数:2.00)A.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都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D.都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33.2005 年 7 月 5 日,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决定给予观察员地位的国家有(分数:2.00)A.蒙古B.巴基斯坦C.伊朗D.印度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34.(3)依据材料 3,从价值观上
13、分析说明危难之中见精神。(分数:10.00)_35.(3)说明材料 1 和材料 3 之间的联系。(分数:10.00)_36.(3)综合材料 1、2、4,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提法是否合理并简述其理由。(分数:10.00)_37.(3)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分数:10.00)_38.(2)结合材料 1、2、3 分析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分数:10.00)_考研政治-4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100 万元,其中购买劳动力部分为
14、40 万元,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 50 万元,生产出商品的价值 150 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分数:1.00)A.100%B.300%C.200%D.150% 解析:解析 首先计算剩余价值量为 150504060 万元,然后计算剩余价值率60/40 150%。2.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这说明了(分数:1.00)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解析:解析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5、“一寸光阴一寸金”说的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所以 C 项正确。3.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在于(分数:1.00)A.使用价值本身B.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C.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解析:4.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是(分数:1.00)A.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B.无产阶级对于小资产阶级的领导C.无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D.无产阶级对于知识分子的领导解析:5.因果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分数:1.00)A.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
16、映B.确定的发展趋势和不确定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C.引起和被引起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D.实现的发展趋势和未实现的发展趋势之间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解析:6.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分数:1.00)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解析:7.兼有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特点的是(分数:1.00)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银行资本 D.股份资本解析: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分数:1.00)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17、C.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9.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分数:1.00)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解析:1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分数:1.00)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析:11.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分数:1.00)A.加强自主创新能力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D.解决就业问题解析:12.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分数:1.00)
18、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析:解析 正确选项是 A,出自中共十五大报告。13.2005 年 5 月 30 日,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分数:1.00)A.荷兰B.英国C.西班牙D.法国 解析:14.“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分数:1.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解析:解析 题干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需要考生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提炼出来。“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显然,题
19、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A 项),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D 项),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 项)。这样将干扰项 A、C、D 项排除,正确选项就是 B 项。15.资本主义政府面对经济衰退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方法是(分数:1.00)A.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C.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D.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解析:16.判断一个具体认识过
20、程是否完成的标志是(分数:1.00)A.掌握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和真实可靠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结果 解析:解析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实践认识实践”曲折反复的过程;就整个人类认识运动而言是无限曲折上升的过程,就某一具体认识过程而言,当某一理论认识“应用”于实践,“达到预想的结果”,“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毛泽东语)毛泽东指出,只有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才可能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由此可见,判断一个具体认识过程是否完
21、成的标志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结果”,备选项 D 是正确答案。“感性材料是否丰,富和真实可靠”,只是形成正确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不是具体认识过程完成的标志,因此应排除 A。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是认识运动的第二个阶段,也不是具体认识过程完成的标志,因此应排除 B。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认识固然要经过“多次反复”,但“多次反复”并不是具体认识过程完成的标志,因此应排除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分数:2.00)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4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