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3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31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_2.下面的语句作为心理学研究假设较为恰当的是(分数:2.00)A.本研究探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B.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C.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D.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或女生高于男生3.在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中,“方法”部分不包括(分数:2.00)A.对被试的介绍B.对研究程序的介绍C.对统计方法的介绍D.对文献的梳理4.在参考文献中,字母 M 代表的是(分数:2.00
2、)A.期刊B.专著C.文集D.报纸5.对真实验和准实验的区分是依据(分数:2.00)A.实验目的的不同B.实验情境的不同C.实验设计的不同D.实验自变量数目的不同6.关于“实验范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实验范式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B.实验范式能使心理现象得到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C.实验范式可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D.实验范式的出现必定基于某种理论7.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需要满足的标准不包括(分数:2.00)A.简洁性B.客观性C.有效性D.数量化8.心理学实验中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既有主观指标也有客观指标,下列属于主观指标的是(分数:2.00)A.反应速度B.反应正确
3、性C.反应的难度D.口语记录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 为自变量,E 为额外变量,S 为被试),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B.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C.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D.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额外变量 E 的每个水平上可能的被试数为(分数:2.00)A.4B.5C.10D.15(3).在该实验设计中,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会得到(分数:2.00)A.A 和 E 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B.只有 A 的主效应C.除了 A 的主效应以外还有 A 和 E 的交互效应D.只有 A 和 E 的主效应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
4、面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 A 随机抽取了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 B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 C 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100 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0 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 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分数
5、:6.00)(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3).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9.关于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部效度表明实验结果被推广至实验之外的程度B.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可以提高外部效度C.提高外部效度的同时可能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D.消除额外变量会提高外部效度10
6、.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重要因素是(分数:2.00)A.统计回归B.统计检验力C.成熟因素D.自变量的定义11.下面心理学研究中属于实验研究的是(分数:2.00)A.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B.不同诱导条件下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C.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研究D.家庭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12.下面心理学研究中属于函数型实验的是(分数:2.00)A.光照条件与工人工作效率的关系研究B.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C.工人工作效率的性别差异研究D.高低照明条件下工人工作效率的差异研究13.不能加以操纵只能进行选择的自变量类型是(分数:2.00)A.作业B.环境刺激C.机体
7、变量D.暂时的被试变量14.在“照明条件、激励措施对工人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因变量是(分数:2.00)A.照明条件B.激励措施C.工作效率D.工作时间15.关于实验者效应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实验者严格按照研究程序完成研究,研究效果好,这是实验者效应B.实验者与被试有效沟通,使研究顺利完成,这是实验者效应C.实验者保持价值中立,使研究顺利完成,这是实验者效应D.实验者暗示被试,使被试的反应能够验证假设,这是实验者效应16.关于真实验设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均较高B.内部效度较高,外部效度可能不高C.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均中等D.外部效度较高,内
8、部效度可能不高17.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一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好的一组会退步,差的一组会进步,这种现象被称为(分数:2.00)A.统计回归B.实验者效应C.分组效应D.统计结论回归二、多选题(总题数:4,分数:8.00)18.心理学实验中,针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在实验变量上的不同组合,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下列组合能使用参数检验的有(分数:2.00)A.自变量为计数数据,因变量为计量数据B.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量数据C.自变量为计量数据,因变量为计数数据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数数据19.一般来说,研究课题的选择来源有(分数:2.00)A.实践需要B.理
9、论需要C.个人经验D.文献资料20.会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的有(分数:2.00)A.消除某一额外变量的作用B.自变量的定义不够明确C.因变量的定义不够明确D.自然成熟的影响未控制21.下列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时间序列设计B.准则组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2.一位临床医生提出假设:文化程度会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他通过 500 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效果好的文化程度低者有 200 人,而文化程度高者只有 20 人,结果证实假设。 请问: (1)这个研究有何问题? (2)如果要检验该假设,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研究?(
10、分数:2.00)_23.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 15 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分数:2.00)_24.高架道路是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通常都有速度限制,一般为每小时 80 公里,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心理学实验来验证高架道路的这一限速设置是否合理。(分数:2.00)_四、综合题
11、(总题数:5,分数:10.00)25.阐述研究假设的特点并论述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分数:2.00)_26.某研究者提出一个假想:海马部位可能与复杂认知加工有关,与简单认知加工无关。为此,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随机选取 30 只白鼠,切除海马,让其中一半学习简单迷津,另一半学习复杂迷津。在白鼠练习迷津过程中,简单组 10 次以内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而复杂组学习 30 次以后才会不发生错误。根据这样的结果,研究者认为假想得到支持。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研究者的结论是否正确? (2)请指出问题所在? (3)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吗,如何设计?(分数:2.00)_27.某研究试图
12、检验两种心理疗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选取 80 名在公开场合存在严重演讲问题的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 20 人,由第一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行为疗法;第二组 20 人,由第二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认知疗法;第三组 20 人,由第三位心理治疗师进行无用无害的药物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第四组 20 人,不做任何处理,由第四位心理治疗师评价演讲情况。所有被试在治疗前后由各自的心理治疗师对其的课堂演讲进行评价,最后获得这些被试演讲表现的改善比例。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疗法组的被试演讲改善比例不同。行为疗法组 100,认知疗法组 60,药物组 73,无处理组 32。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
13、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中第三组、第四组的设置目的是什么? (3)研究结果可能的混淆变量是什么?有何控制办法?(分数:2.00)_28.一项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为 24 个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客体与无生命的客体的单词各半;单词的颜色红、蓝各半。被试被分为三组,第一组(颜色组)被要求对书写单词的颜色尽快做口头报告:红或蓝;第二组(语种组)被要求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的语种尽快做口头报告:中或英;第三组(意义组)则被要求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是代表有生命的客体还是无生命的客体尽快做口头报告:死或活。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反应完
14、成后,就进行单词的再认和回忆测试,实验结果如下(表中数字表示正确百分比): 颜色组 语种组 意义组 再认 022 036 038 请对如下问题进行回答:(1)该实验采用的设计是什么? (2)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3)结果应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数:2.00)_29.下面是甲、乙两位心理学学生所做的实验结果的数据表格,请问甲乙二人的数据应使用哪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两种统计分析有何差别? (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31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_解析
15、:2.下面的语句作为心理学研究假设较为恰当的是(分数:2.00)A.本研究探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B.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C.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D.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或女生高于男生解析:解析:研究者提出研究问题之后,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问题的缜密思考,会对自己的研究的结果有一定预期,研究者后面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试图去证实这一预期。这预期就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应是确定性的陈述性的句子。因此本题选 C。3.在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中,“方法”部分不包括(分数:2.00)A.对被试的介绍B.对研究程序的介绍C.对统计方法的介绍
16、D.对文献的梳理 解析:解析:在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中,方法部分应详细介绍整个研究的操作过程,包括对被试的介绍、对仪器和材料的介绍、对研究程序的介绍、对统计方法的介绍。在前言中包括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所要研究问题的背景,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假设,该研究的价值。因此本题选 D。4.在参考文献中,字母 M 代表的是(分数:2.00)A.期刊B.专著 C.文集D.报纸解析:解析:参考文献的类型包括期刊文章(J,joumal)、专著(M,monography)、文集(C,collected papers)、报纸(N,newspaper)、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等。因此本题选 B。
17、5.对真实验和准实验的区分是依据(分数:2.00)A.实验目的的不同B.实验情境的不同C.实验设计的不同 D.实验自变量数目的不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关于实验类型的划分标准,根据心理学实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可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故本题选 C。6.关于“实验范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实验范式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B.实验范式能使心理现象得到清晰准确的描述和表达C.实验范式可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D.实验范式的出现
18、必定基于某种理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研究中的实验范式的理解。实验范式实际上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其设计一般有两种用途或目的:其一,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其二,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来的概念。实验范式的出现多带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因此,本题选择 D。7.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需要满足的标准不包括(分数:2.00)A.简洁性 B.客观性C.有效性D.数量化解析:解析: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三个标准:(1)有效性,是指标充分代表当时的现象或过程的程度,也称为效度。(2)客观性,是指此指标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观察到的。(3)数量化,指标能数量化,也就便于记录、便于统
19、计,并且量化的指标能进行比较。故本题选 A。8.心理学实验中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既有主观指标也有客观指标,下列属于主观指标的是(分数:2.00)A.反应速度B.反应正确性C.反应的难度D.口语记录 解析:解析:因变量的测量指标中,客观指标包括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应的正确性、反应的难度;而主观指标主要是指被试的口语记录。本题选 D。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 为自变量,E 为额外变量,S 为被试),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B.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C.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D.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解析:解析:该设计中,只有一个自变
20、量,被试依据额外变量 E 被分成 5 个同质的组,因此,是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本题选 C。(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额外变量 E 的每个水平上可能的被试数为(分数:2.00)A.4 B.5C.10D.15解析:解析:本设计是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变量上被试数应该是自变量水平数的倍数,即为4,8,12 等。本题选 A。(3).在该实验设计中,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时,会得到(分数:2.00)A.A 和 E 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B.只有 A 的主效应C.除了 A 的主效应以外还有 A 和 E 的交互效应D.只有 A 和 E 的主效应 解析:解析: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中假设自变量和额外变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
21、用,因此,仅分析自变量和额外变量的主效应,而不分析二者的交互效应。本题选 D。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面题。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生 A 随机抽取了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 学生 B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 学生 C 随机抽取 90 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100 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0 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 5 元
22、,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分数:6.00)(1).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 B.学生 BC.学生 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 A 的研究中考察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属于非实验设计。本题选 A。(2).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分数:2.00)A.学生 AB.学生 B C.学生 CD.都没有解析:解析:学生 B 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本题选 B。(3).以上的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实验心理学 模拟 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