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红山文化】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3.【甲骨文】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兰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江西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通史真题;兰州大学 201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南昌大学201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4.【工商食官制】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复试真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
2、7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5.【郑国渠】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6.【庄子】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7.【焚书坑儒】南京农业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8.【中朝】北京大学 1998 年秦汉史真题(分数:2.00)_9.【昭宣中兴】宁波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10.【昆阳之战】(分数:2.00)_11.【论衡】四川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西北大学 2013 年专门史真题(分数:2.00)_12.【五胡】扬州大学 2013 年中国
3、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3.【均田制(北魏)】南开大学 2013 年中国历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14.【瓦岗军】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5.【开皇律】兰州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扬州大学 2017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6.【元和中兴】西北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7.【茶经】(分数:2.00)_18.【南诏】(分数:2.00)_19.【古文运动】武汉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山西大学 2012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扬州大学2014 年中国史真题(
4、分数:2.00)_20.【主户与客户】武汉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 2000 年中国通史真题;武汉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1.【头下军州】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 2016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西北民族大学 2017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云南大学 2017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22.【隆兴和议】兰州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11 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23.【行省制】安徽大学 2012 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5 年历
5、史地理学真题;河南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通史真题;黑龙江大学 2016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大学 2016 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内蒙古大学 2016 年中国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6 年中国史真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4.【交子】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扬州大学 201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云南大学 2016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25.【鹅湖之会】北京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6.【批红】(分数:2.00)_27.【夺门之变】(分数:2.00)_28.【建州三卫】北京大学 1997
6、年清史真题(分数:2.00)_29.【议政王大臣会议】云南大学 2017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分数:2.00)_30.【金瓶掣签】2007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北京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中国社科院 2014 年中国边疆史基础真题;云南大学 2015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山西大学 2017 年中国历史真题(分数:2.00)_31.【马嘎尔尼来华】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1,分数:62.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
7、.【红山文化】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 1 935 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 5000 年左右。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解析:3.【甲骨文】陕西师范大学 2013 年中国史真题;兰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史基础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江西师范大学 2015 年中国通史真题;兰州大学 201
8、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南昌大学201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商代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商代文字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每次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 10 万多片,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 4500 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 2000 字左右。)解析:4.【工商食官制】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
9、史复试真题;江苏师范大学 2017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管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如工师、工正等,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主要是官府手工业的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解析:5.【郑国渠】厦门大学 2000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期秦在关中开凿的水利工程。秦国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
10、,并由郑国主持在关中渭水以北兴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 00 余里。郑国渠的修建使关中成为沃野,为秦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解析:6.【庄子】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是战国中期宋国人,名周,他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庄子同样认为“道”是宇宙本原,并且更强调“道”的主观性和不可知性。其相对主义思想也更加强烈,无是非,齐死生,忘物我,几乎抹杀了一切对立事物的界限。由此他反对社会进步,否定文化知识,痛恨仁义礼乐,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做到愚昧全真和心灵的消极自由。其思想对后世
11、中国社会影响很大。)解析:7.【焚书坑儒】南京农业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秦始皇为统一思想而在意识形态领域采取的措施。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颁布焚书令,规定除秦记以外,六国史书一律销毁。诗、书、百家除博士官外,其他人不得收藏。医药、农书和卜筮之书不在禁止之列。坑儒是一些方士儒生对秦始皇不满,于是御史悉案问诸生,皆坑之咸阳。焚书坑儒造成了文化上的巨大损失。)解析:8.【中朝】北京大学 1998 年秦汉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设立的中央决策机构。又称内朝。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采取限制丞
12、相权力的措施。具体措施是汉武帝从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中加以选拔,授予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让他们参与处理国家大事,逐渐形成中朝。中朝在宫内办公,以尚书令为首,实际上是决策机构。外朝由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在宫外办公,成为执行机关。中朝的实行使中央官制制度化,有利于皇权的加强。)解析:9.【昭宣中兴】宁波大学 2005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汉昭帝、宣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昭帝和宣帝前期,霍光辅政,继续奉行武帝晚年的政策,减少徭役和赋税;放弃酒榷政策,改归民营;又在首都长安和各郡县广置常平仓,控制物价;还“假民公田”,就是
13、将国有土地出借给贫苦农民耕种,不收租税。这些办法亦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史称“昭宣中兴”。)解析:10.【昆阳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莽新朝时,王莽军与起义军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 23 年,王莽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率大军围攻起义军重镇昆阳。王凤率九千人坚守昆阳,刘秀召集数千人突人王莽军指挥中心,里应外合击败王莽军,杀王寻。王莽军至此基本被消灭。)解析:11.【论衡】四川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西北大学 2013 年专门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王充的哲学论著。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写成了
14、论衡85 篇(今存 84 篇),20 余万言。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根据这种道理,他反对人死为鬼之说。王充受当时生产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他自己引为论据的某些自然现象,有时理解错误。所以他不得不用天命来解释社会事物变化的终极原因,用骨相来解释个人的贵贱夭寿,因而陷入了宿命论。)解析:12.【五胡】扬州大学 2013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魏晋之际内迁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总称。汉魏之际,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被征服的西部、北部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亦有因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