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2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2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22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分数:2.00)A.啜泣 点缀 撺掇 笔耕不辍B.玷辱 钻探 觇视 拈轻怕重C.害臊 腥臊 燥热 躁动不安D.狡黠 校对 佼佼 容貌姣美3.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如果用括号里的词来替换,有什么好处?其中说明错的一项是( )。(分数:2.00)A.这样想时,情绪愈益(更加)紧张起来,心头酸酸的,似乎要哭。(接近口语)
2、B.我觉得加了修饰之后,也不见得(未必一定)比质朴的初稿好。(明白易懂)C.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事情)感动着。(词义更确切)D.严责(苛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感情色彩更鲜明)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分数:2.00)A.幽僻 言简意赅 凝练 殒身不恤B.耽误 百折不挠 禁锢 伥望低徊C.荫蔽 安分守己 肃穆 摧山坼地D.桀骜 礼尚往来 苑囿 积毁销骨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分数:2.00)A.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B.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却如逆水行舟,进步
3、缓慢。C.李敏一番话让王强大动肝火。王强目光如炬,直逼李敏,让李敏为之胆寒。D.我只关心我的教学工作,至于人际关系学,我确实无所用心,一窍不通。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分数:2.00)A.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B.今天,一股由疏而密、由徐而疾的网络世纪风已经登陆中国,并且正以一种令人眩目的速度扫荡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C.冬天星湖地区的景色有些凄清:湖水结了冰,四周枯草萎萎,树林里落满了橡子与松果,到处是一片寂静。D.张洪决定利用“五一”节的七天假期到中甸旅游。妈妈在为他准备行装时反复叮嘱:出远门要
4、穿好鞋,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泡泡脚。7.选出下列礼貌用语中说法有误的一项( )。(分数:2.00)A.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方便说“借光”B.求人办事说“拜托”;求人批评说“指教”C.客人到家称“光临”;归还原物说“奉还”D.初次见面说“久违”;好久不见说“久仰”8.指出下边各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分数:2.00)A.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要做到这一步,就须懂得如何珍视这短暂和永久。D.
5、生命以其匆忙的脚步向前疾走。9.指出下边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将相和”的故事由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历尽艰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B.先秦散文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前者例如左传、国语、史记,后者例如论语、庄子、 吕氏春秋等。C.春秋左氏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的史书春秋作解释的著作。D.“太史公”、 “五柳先生”、 “青莲居士”、 “杜拾遗”、 “香山居士”分别是司马迁、陶靖节、李太白、杜甫、自居易的谥号。10.对下边的作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二十四史都是断代史,如汉书。B.左传是解说孔子的春秋的。C
6、.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作者如此愉快的心情是因为( )。(分数:2.00)A.新婚燕尔B.登科及第C.久别重逢D.大病初愈12.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 )。(分数:2.00)A.国家副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国务院副总理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3.公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是( )。(分数:2.00)A.孙中山政权B.袁世凯政权C.曹锟政权D.蒋介石政权14.张莉今年 26 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得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
7、目前工资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莉的主管,你认为以下激励方式最能增进她的工作绩效的是( )。(分数:2.00)A.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B.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C.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D.提高她地位的象征(例如,更豪华的办公室,新的头衔,专用秘书等)15.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与北魏、隋、唐推行的均田制的相同之处是( )。(分数:2.00)A.国家控制大量土地B.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种C.农民都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税D.本质上是土地公有制16.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出现“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的后果是( )。(分数:2.00)A.促进农业经济
8、的发展B.农民购买力低,市场狭小C.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少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在下列各句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 那时候,行医是受人_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独生子再当医生。 老科学家们的那种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们_的。 面对这_的荒原,不禁想起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分数:2.00)A.蔑视 效尤 广漠B.鄙视 效法 广漠C.鄙视 效尤 广袤D.蔑视 效法 广袤19.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使
9、用正确的一组是_。 对于党内批评人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 关于教书育人的问题,在东乡中学教职工会议上,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第二,关于“比”字: “比”也是个兼类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词性。 对于这种现象,甲方和乙方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订立公约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分数:2.00)A.B.C.D.20.下边对“经史子集”各部收入的著作解说有误的是_。(分数:2.00)A.经部收入儒家经典及宗教著作B.史部收入史学著作C.子部收入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D.集部收入文学著作2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10、后庭花”。这句名诗批判的主要对象是_。(分数:2.00)A.卖唱歌女B.唐代将士C.作者自己D.达官贵人22.下列是关于“八旗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 是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 八旗首领除满洲皇族、亲贵外,还包括少量汉族贵族 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分数:2.00)A.B.C.D.23.“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名句出自_。(分数:2.00)A.王实甫西厢记B.关汉卿救风尘C.马致远汉宫秋D.曹雪芹红楼梦24.甲乙两人因房屋买卖纠纷,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甲在两人均收到调解书并签收
11、后反悔。法院告诉他们只能_。(分数:2.00)A.上诉B.申请再审C.另行起诉D.要求法院判决25.卡尔森以前只有宾馆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管理经验,但在他被聘为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你认为下述四条说法中有明显的错误。(分数:2.00)A.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就够了。B.成功的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所以可以成功移植。C.成功管理的关键是人,只要做好人的管理,就可取得成功。D.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只说明卡尔森有特别强的环境适应能力。26.保兰公司是一家生产普通建材的小企业,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倾心于主业的发展。近年来公司发展
12、迅速,又进入家具、化妆品、房地产等领域。为协调和规划公司多种业务的发展,贯彻持久有效的战略,公司决定立即成立企划部。从公司的历史和发展要求看,你认为选聘企划部部长,采取的最好方法是_。(分数:2.00)A.内部选拔B.外部选拔C.从内部物色有潜力的人,选送出去参加培训,回来再任用D.由现任总经理兼任27.20 世纪 40 年代蒋介石的错误行为,使中国与民主共和政府又一次擦肩而过。这主要是因为蒋介石顽固坚持_。(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建立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C.一党专制独裁统治D.暂时维持国共合作策略28.第二审人民法院更换或追加当事人后,经调解当事人之间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
13、_。(分数:2.00)A.终结诉讼B.中止诉讼C.及时作出判决D.发回重审29.上级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首先应_。(分数:2.00)A.告知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B.立即作出中止原判决、裁定执行的裁定C.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D.审查当事人申请,决定是否再审30.一位在政府职能部门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年管理者新近刚被任命为某研究所的所长。面对陌生的学科专业和资源的研究人员,该所长感到有点无从下手。如果要就他如何有效地开展新工作提出原则性建议,你的首选是_。(分数:2.00)A.明确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目标与任务,实行责权利挂钩考核制度。B.充分尊重专家,努力将研究人员的个人兴趣与组
14、织发展目标协同起来。C.充分尊重专家,按专家意见办,全力做好支持服务工作。D.在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和专长的基础上生成组织目标。31.王芳是 H 市第一百货大厦鞋帽部经理,陈大路是王经理最近招聘的业务人员,主要职责是联系供货商并负责进货管理。由于陈大路的工作十分重要,所以王经理很重视对大路的激励。为了使大路的工作态度符合预期要求,王经理允诺设法为大路加工资,但很快发现这对大路没什么吸引力,于是王经理又暗示他本人准备向总经理提出建议,把大路的一年聘用合同延长为五年,但这似乎仍然对大路触动不大。根据这个情况,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王经理下一步对大路激励措施的是_。(分数:2.00)A.允诺更高的工资增长
15、幅度。B.建议领导为大路配车。C.在公司业务交流和其他全体成员参加的活动中,让大路作为鞋帽部固定发言人。D.减免大路作为公司员工所须交纳的风险抵押基金。32.根据领导者运用职权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方式分为专制、民主与放任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式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_。(分数:2.00)A.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B.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C.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D.员工关系融洽,工作积极负责,富有创造性。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5,分数:50.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10.00)_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16、列五道题。 包括一些海洋学科普作家在内的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在大海深处的巨大压力之下,人体会被压扁。实际上,情况似乎并非如此。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本身也是由水组成的,而水用牛津大学弗朗西丝.阿什克罗夫特的话来说“_”,因此人体仍会保持与周围的水一样的压力,不会被压死。麻烦的倒是体内的气体,尤其是肺内的气体。那里的气体确实会被压缩,但压缩到什么程度才会被致命,这还不知道。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要是潜到 100 米左右的深处,肺脏会内爆,胸壁会破裂,他或她就会痛苦地死去,但裸潜者反复证明,情况恰好相反。据阿什克罗夫特说,似乎“人可以比预想的更要像鲸和海豚”。 然而,许多别的方面可能出问题。在使用潜水
17、衣即用长管子连接水面的那种装备的年代,潜水员有时候会经历一种可怕的现象,名叫“挤压”。这种情况发生在水面气泵失灵,造成潜水衣灾难性地失压的时候,倒霉的潜水员真的会被吸进面具和管子。等到被拖出水面, “衣服里剩下的几乎只有他的骨头和一点儿血肉模糊的东西”,生物学家 J.B.S.霍尔丹在 1947 年写道,唯恐有人不信,他接着说, “这种事真的发生过。” 然而,在大海深处真正可怕的是得弯腰病(减压病)倒不是因为这种病不舒服(虽然不舒服是肯定的),而是因为发生的可能性大得多。我们呼吸的空气里有 80%是氮。要是将人体置于压力之下,那个氮会变成小气泡,在血液和组织里到处移动。要是压力变化太大比如潜水员
18、上升太快体内的气泡就会泛起泡沫,犹如刚刚打开的香槟酒瓶那样,堵塞了细小的血管,造成细胞失氧,使病人痛得直不起腰。这就是“弯腰病”这个名字的由来。 自古以来,弯腰病 一直是潜水采海绵人和潜水采集珍珠人的职业病,但是 19 世纪以前没有引起西方世界的重视;而且,还包括那些不湿身体(至少不会湿得很厉害,一般不会湿到脚踝以上)的人。他们是沉箱工人。沉箱是密封的干室,建在河床,用于建造桥墩。沉箱里充满了压缩空气;当工人们在人造压力的条件下工作很长时间走出来的时候,他们会经历轻微的症状,比如皮肤刺痛或发痒。但是,无法以预料的是,少数人会持续关节痛,偶尔痛得倒在地上,有时候再也爬不起来。 (比尔?布莱林孤独
19、的行星,选自万物简史,接力出版社,2005)(分数:10.00)(1).根据上下文,文中空格“_”处阿什克罗夫特的话最有可能是( )。(分数:2.00)A.实际上是会变形的B.实际上是压不扁的C.实际上是会被压扁的D.实际上是可以对外产生压力的(2).下列最能反映出“人可以比预想的更要像鲸和海豚”的选项是( )。(分数:2.00)A.人体在 100 米左右的深水中可以保持与周围的水一样的压力,不会被压死。B.人类在 100 米左右深海潜水可以不依赖氧气的供给。C.人类在 100 米左右深海潜水可以不依赖潜水衣的保护。D.人类可以像鲸和海豚一样适应压力的突然变化。(3).文中第二段“挤压”灾难发
20、生的原因是( )。(分数:2.00)A.潜水衣破裂B.气泵停止对潜水员输送氧气C.空气猛地离开潜水衣D.深水中的高压导致潜水衣的变形使人体被挤压(4).根据本文,下列属于造成“减压病”的原因的是( )。(分数:2.00)A.深水的高压使人的肌体无法忍受。B.深水中的高压使人的肺脏内爆,胸壁破裂。C.潜水员上升太快导致压力的突然变化。D.潜水员在深水中会经历可怕的“挤压”。(5).在潜水过程中,不能避免“减压病”发生的是( )。(分数:2.00)A.离开高压环境B.消除气压变化C.逐步回到水面D.吸入不含氮气的纯净氧气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自屈原开始把它(“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
21、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蒋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 “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
22、“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 “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
23、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试卷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