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数:2.00)_2.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分数:2.00)_3.论述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数:2.00)_4.存在主义教育。(分数:2.00)_5.习得性无助。(分数:2.00)_6.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特征。(分数:2.00)_7.影响课程改革趋势的因素。(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3,分数:26.00)8.义务教育(分数:2.00)_美育_10.走班制(分数:2.00)_11.课程领导力
2、(分数:2.00)_12.学生自主发展(分数:2.00)_13.性伪说(分数:2.00)_义学_15.鸿都门学(分数:2.00)_16.精神助产术(分数:2.00)_17.教学形式阶段论(分数:2.00)_18.一般发展(分数:2.00)_19.绅士教育(分数:2.00)_20.程序性知识(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论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并说明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分数:2.00)_22.试论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变化以及教师如何应对?(分数:2.00)_23.试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内容及意义。(分数:2.00)_24.试论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以
3、及他的历史地位。(分数:2.00)_25.试论教师心理成长。(分数:2.00)_2017 年湖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例如,人的认知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等。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首先,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其次,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
4、同。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此外,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有一定的制约,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阶段性和不平衡性要求抓关键期;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解析:2.论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首先,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地实现的;其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最后,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
5、、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知,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一方面,要注重四者的全面性,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有的放矢,抓四者中间的薄弱环节。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既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又要调节外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是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来实现的。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期望、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只有学生有了很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才会
6、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反思,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这种力量是最持久、最自觉、最有效的。)解析:3.论述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壬寅学制、癸卯学制是清末新政时期提出的两个学制。 (1)壬寅学制:张百熙主持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但是没有实行。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共 7 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 (2)癸卯学制: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
7、制系统。该学制把学程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其中将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纳入学制系统,标志着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为五年强迫教育阶段,儿童 7 岁一律入学。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年限达 2021年。横向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3)积极影响: 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分为初、中、高等三级,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反映了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要求; 学制各阶段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的三育发展模式; 设置实业学堂,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重视师
8、范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训练; 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 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在课程比重上,西学占主导地位。 (4)消极影响: 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效忠封建王朝; 读经讲经课比重过大,所以导致学制年限偏长; 大学堂在入学条件上仍有限制,维护教育的封建等级性; 广大妇女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对教职员和学生的许多规定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学业程度奖励相应的科举功名,没有隔断与旧教育的瓜葛。)解析:4.存在主义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存在当作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基本论点是萨特的
9、“存在先于本质”,德国的波尔诺夫、美国的尼勒把它应用于教育理论,形成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肯定,意识到自我存在,进而自我完成。因此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发展个人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责任感。 (2)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3)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人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 (4)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 (5)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解析:5.习得性无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不良的归因模式会因为学生总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即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
10、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因而使学习一蹶不振。 (2)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解析:6.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习特征。 知识观。在知识的意义上,认为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在知识的应用上,强调应用的情境性;在知识的学习上,认为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学生观。首先,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已经形成了
11、丰富的经验,教学要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经验;其次,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等思维活动。 学习观。第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理解;第二,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第三,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观最突出的特征是:强调主体性、注重情境性、主张互动与合作。这些特征已经渗透进诸多教学实例中。 (2)举例。 强调主体性:当今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使学生自己
12、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 注重情境性:当今的教学实践也特别重视情境性教学。例如,抛锚式教学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情境挂钩,侧重于教学开始前的情境性;认知学徒制使经验较少的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某种真实性活动,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随机通达教学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侧重于不同情境之间的学习迁移。 主张互动与合作:今天教学中所提倡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同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共事,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解析:7.影响课程改革趋势的因素。(分数:2.00)
13、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政治因素与课程改革。政治因素制约着课程目标的拟定,制约着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2)经济因素与课程改革。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着课程目标,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着课程变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等。 (3)文化因素与课程改革。文化模式影响课程改革,文化变迁影响课程改革,文化多元也影响课程改革。 (4)科技革新与课程改革。科技革新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目标,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也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5)学生发展与课程改革。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与需要影响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
14、展区。)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3,分数:26.00)8.义务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特点是强制性、免费性、义务性、普及性。 普鲁士最早开始了义务教育,后来美国马萨诸塞州率先实行了义务教育,接着各国纷纷效仿,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法国颁布了费里法案来实施义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当前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 其发展趋势是向两极延长,即向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延长。)解析:美育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育是指审美主体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
15、象的价值意蕴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是完善人性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美育是帮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学,是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是德育、体育、智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育使教育走向完善,在实践中,我国有忽视美育的现象,这启示我们要诸育兼顾。)解析:10.走班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
16、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对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走班制的初步实施,也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因为教师换了,有些学生会趁此逃课。)解析:11.课程领导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校课程领导力是领导力中的一种,是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是学校对课程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 在认识学校课程领导力时,我们要注意:课程领导力的落
17、实需要有优秀的校长作为核心,但它不仅包括校长个人的课程领导能力,也包括学校中其他成员的课程领导力;学校课程领导力不仅指学校对所开设课程的管理能力,也包括学校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评估等在内的整个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学校课程领导力不仅指对学校课程的行为能力,也包括课程思想、精神、文化、行为等多种因素在内的综合能力;学校课程领导力是一种“情境能力”,根据学校具体情境的不同及对教职员工准备度的判断,领导者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并根据权力基础来实施领导,从而帮助每一个管理者和教师实施有效的课程管理和领导。)解析:12.学生自主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生自主发展”,其实质是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7 湖南 师范大学 教育学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