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组织行为学自考题模拟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组织行为学自考题模拟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组织行为学自考题模拟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自考题模拟 2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行为科学研究下列哪方面?_(分数:1.00)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于_(分数:1.00)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3.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和说明的研究方法是_(分数:1
2、.00)A.观察法B.案例研究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4.“敝帚自珍”体现了自我知觉的_(分数:1.00)A.客观性B.主观性C.主观客观相结合D.既不是主观性的体现,也不是客观性的体现5.态度的针对性是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对象,这一特性也表明态度的_(分数:1.00)A.主观性B.客观性C.稳定性D.直接性6.人的内在创造能力的外在表现是_(分数:1.00)A.交换性行为B.生产性行为C.创造性行为D.分配性行为7.个人与组织在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相互结合,主要是在两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这两种因素是_(分数:1.00)A.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环境B.组织内部的环境和组织外
3、部的社会环境C.组织内部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外部的环境D.组织外部的环境和组织内部的环境8.适于从事涉及旨在影响别人的言语、活动的职业的人属于_(分数:1.00)A.调查研究型B.管理型C.现实操作型D.社会型9.在五阶段模型中,第三阶段具有的特征是_(分数:1.00)A.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B.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C.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D.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10.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_(分数:1.00)A.智力因素B.自信心C.同情心D.人际关系11.利用观念产生过程,创造一种决策程序,允许群体成员畅所欲言、不许评论他人观念的群体决策技术是_(分数:1.00
4、)A.命名小组技术B.德尔斐技术C.脑力激荡法D.电子会议12.交换论的原则是_(分数:1.00)A.等价交换B.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C.围绕价值规律进行交换D.等价值交换13.一个人在以下哪个方面的特点对他的行为方式的选择与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_(分数:1.00)A.理想B.需要与动机C.信念D.意志14.自我肯定但是不合作的冲突处理行为意向是_(分数:1.00)A.竞争B.回避C.迁就D.折衷15.有效领导行为的关键是_(分数:1.00)A.预测B.决策C.良好的计划D.监督16.对人高度关心,友善待人,很少关心工作控制、监督和规章制度的领导行为类型是_(分数:1.00)A.贫乏式
5、管理B.乡村俱乐部式管理C.任务式管理D.团队式管理17.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及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是_(分数:1.00)A.资源B.书本C.科学技术D.信息18.动机会由于行为的良好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也会因坏的结果而削弱以至消失。这表明了动机具有_(分数:1.00)A.始发机能B.反馈机能C.选择和导向机能D.强化机能19.人的需要因为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发展。这表明了需要具有_(分数:1.00)A.再生性B.交替性C.转移性D.发展性20.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德弗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将员工需要分为三类较为合理,它们是_(分数:1.00)A.
6、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合群需要B.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C.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权力需要D.生存需要、尊重需要、成长需要21.造成不公平感的真正问题所在是_(分数:1.00)A.社会制度B.收入差距的不合理C.社会不平等D.人与人之间地位的不同22.其理论基础是参与管理理论和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的是_(分数:1.00)A.全方位激励B.自主管理C.全员塑形法D.职业生活质量23.作为组织结构管理的衡量尺度,组织得以生存和竞争的关键是_(分数:1.00)A.精简B.灵活C.高效D.稳定24.变革的实施最终总是通过以下哪一方面来完成的?_(分数:1.00)A.组织中的正式群体B.组织
7、中的非正式群体C.组织中的个体D.组织中的领导团体25.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是_(分数:1.00)A.个体性B.民族性C.创新性D.连续性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组织行为学是一门_(分数:2.00)A.边缘性学科B.纯理论性学科C.两重性学科D.应用性学科E.传统性学科27.工作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_(分数:2.00)A.促进学习B.强化认识C.提高工作的忍耐力D.提高工作的积极性E.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28.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分数:2.00)A.上行沟通B.书面沟通C.人际沟通D.下行沟通E.平行沟通29.组织的领导层次一般分为哪几层?_(分数:
8、2.00)A.最高领导层B.中间领导层C.集中领导层D.特别领导层E.作业领导层30.下面属于 JK活动的基本思想的是_(分数:2.00)A.人人能畅所欲言B.丰富人员的创造经验C.向能力的极限挑战D.成为开拓者E.使每人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分数:3.00)_32.性格 (分数:3.00)_33.从众行为 (分数:3.00)_34.决策的原则 (分数:3.00)_35.价值观 (分数:3.00)_六、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9、方法。 (分数:6.00)_37.简述工作态度的概念。 (分数:6.00)_38.简述 Y式沟通的特点。 (分数:6.00)_39.激发冲突的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分数:6.00)_40.简述动机的分类方法。 (分数:6.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分数:10.00)_42.试述行为改造型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有何不同?它侧重研究什么问题? (分数:10.00)_组织行为学自考题模拟 2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
10、.行为科学研究下列哪方面?_(分数:1.00)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解析:解析 行为科学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不同。前者主要研究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而后者只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于_(分数:1.00)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解析:解析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最先产生于 20世纪 50年代至 6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前苏联东欧和亚洲
11、各地也有一定的发展。3.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和说明的研究方法是_(分数:1.00)A.观察法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解析:解析 案例研究法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一般来讲,在这种研究中,研究人员是一个独立的观察员。4.“敝帚自珍”体现了自我知觉的_(分数:1.00)A.客观性B.主观性 C.主观客观相结合D.既不是主观性的体现,也不是客观性的体现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影响知觉的因素,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5.态度的针对性是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对象,这一特性也表明
12、态度的_(分数:1.00)A.主观性B.客观性 C.稳定性D.直接性解析:解析 态度的针对性是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定对象。没有针对性的态度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对自己的态度,也是以自己为对象的。这个特性也表明态度的客观性。6.人的内在创造能力的外在表现是_(分数:1.00)A.交换性行为B.生产性行为C.创造性行为 D.分配性行为解析:解析 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主要取于人们内在的主观特征和外部的客观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创造性行为是人的内在创造性能力的外在表现。7.个人与组织在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相互结合,主要是在两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这两种因素是_(分数:1.00)A.组织内、外部的
13、社会环境B.组织内部的环境和组织外部的社会环境 C.组织内部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外部的环境D.组织外部的环境和组织内部的环境解析:解析 个人和组织在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相互结合,主要是在组织外部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8.适于从事涉及旨在影响别人的言语、活动的职业的人属于_(分数:1.00)A.调查研究型B.管理型 C.现实操作型D.社会型解析:解析 霍兰德认为,管理型人适于从事涉及旨在影响别人的言语、活动的职业,包括经理、律师、公关行政人员等。9.在五阶段模型中,第三阶段具有的特征是_(分数:1.00)A.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B.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C.群体结
14、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D.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 解析:解析 在五阶段模式中,第三阶段:规范化。在此阶段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这时会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当群体结构稳定下来、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这个阶段就结束了。10.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不包括_(分数:1.00)A.智力因素B.自信心C.同情心 D.人际关系解析:解析 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1)智力因素。(2)情绪的稳定性。(3)自信心。(4)个性特点。(5)人际关系。11.利用观念产生过程,创造一种决策程序,允许群体成员畅所欲言、不许评论他人观念的群体决策技
15、术是_(分数:1.00)A.命名小组技术B.德尔斐技术C.脑力激荡法 D.电子会议解析:解析 脑力激荡法又叫头脑风暴法,意思是克服互动群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其方法是,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群体成员只管畅所欲言,不许别人对这些观念加以评论。12.交换论的原则是_(分数:1.00)A.等价交换B.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 C.围绕价值规律进行交换D.等价值交换解析:解析 交换论的原则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一个人能否把同另一个人的交往继续下去,主要是由报酬减去成本是正或负及其数量多少而定的。13.一个人在以下哪个方面的特点对他的行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组织 行为学 考题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