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_ A.道德规范 B.品德修养 C.文治教化 D.礼治教化(分数:1.00)A.B.C.D.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是_ A.词盛行于宋代 B.行业禁忌 C.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分数:1.00)A.B.C.D.3.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_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
2、南高北低(分数:1.00)A.B.C.D.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_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分数:1.00)A.B.C.D.5.被司马迁称为有“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_ A.四川盆地 B.关中地区 C.山东地区 D.河套地区(分数:1.00)A.B.C.D.6.氏族制度形成于_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代 D.商代(分数:1.00)A.B.C.D.7.在中国,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_ A.汉武帝 B.魏文帝 C.晋武帝 D.唐太宗(分数:1.00)A.B.C
3、.D.8.王安石变法时期,对变法主张进行猛烈批判和抵制的“旧党”领袖是_ A.苏轼 B.欧阳修 C.范仲淹 D.司马光(分数:1.00)A.B.C.D.9.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_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屈家岭文化(分数:1.00)A.B.C.D.10.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_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分数:1.00)A.B.C.D.11.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形式比较普遍的是_ A.四合院 B.天井院 C.石室 D.坞壁院(分数:1.00)A.B.C.D.12.明代
4、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_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分数:1.00)A.B.C.D.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_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分数:1.00)A.B.C.D.14.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_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分数:1.00)A.B.C.D.15.用儒家经义改造法律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立法把儒家精神、礼制原则以及礼的规范直接融入法律之中。因此,东汉以后持续地开展了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至唐代得以完成。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是_ A.春秋断狱的完成 B.唐律的颁布 C.
5、唐律疏议的颁行 D.法经的颁布(分数:1.00)A.B.C.D.16.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_ A.整体系统 B.综合系统 C.系统工程 D.阴阳体系(分数:1.00)A.B.C.D.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_ A.礼论 B.正论 C.天论 D.乐论(分数:1.00)A.B.C.D.1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_ A.“二谛”法 B.“四谛”法 C.轮回法 D.十二因缘(分数:1.00)A.B.C.D.19.“礼”在中国古代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_ A.礼制 B.礼让 C.礼仪 D.礼貌(分数:1.00)A.B.C.D.20.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
6、_ A.汤显祖 B.关汉卿 C.王实甫 D.洪昇(分数:1.00)A.B.C.D.21.语言是什么的媒介?_ A.信息传播 B.文化传播 C.经验传播 D.文字传播(分数:1.00)A.B.C.D.22.现在北京的许多地名对原地名改进所用的方式是_ A.谐音 B.删字 C.拆字 D.缺笔(分数:1.00)A.B.C.D.23.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从汉到唐这段时间是佛教的传入,它是由哪个国家传入的?_ A.印度 B.阿富汗 C.泰国 D.尼泊尔(分数:1.00)A.B.C.D.24.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中一批具有新观念的知识分子提出的口号是_ A.孔孟之道不可变 B.中学为体,西学为
7、用 C.全盘西化 D.打倒孔家店(分数:1.00)A.B.C.D.25.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_ A.张之洞 B.沈寿康 C.孙家鼐 D.冯桂芬(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6.以下几种表述,正确反映“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两个概念区别的是_ A.文化现象具有经验性;文化事象已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 B.文化现象属于物质的;文化事象属于精神的 C.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 D.文化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文化事象则是概括
8、的、抽象的 E.文化现象偏重感性的体验,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文化事象是理性认识,有一定规律性(分数:2.00)A.B.C.D.E.27.下列思想属于儒家的是_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人也” C.“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E.“为物不贰,生物不测”(分数:2.00)A.B.C.D.E.28.我国古代居民的庭院,其用途是_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神相处 C.迎神祭祖 D.日常生活 E.近待友朋(分数:2.00)A.B.C.D.E.29.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把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这“三纲”是_ A
9、.神为君纲 B.君为臣纲 C.夫为妻纲 D.父为子纲 E.兄为弟纲(分数:2.00)A.B.C.D.E.30.诗经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_ A.风 B.赋 C.比 D.兴 E.颂(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5,分数:15.00)31.狭义文化(分数:3.00)_32.重本抑末(分数:3.00)_33.服饰的环境标志(分数:3.00)_34.法律制度(分数:3.00)_谚文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分数:6.00)_37.简述中国古代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分数:6.00)_38.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
10、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分数:6.00)_39.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分数:6.00)_40.简述汉字的特点。(分数:6.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分数:10.00)_42.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试述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分数:10.00)_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因为花纹总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_
11、A.道德规范 B.品德修养 C.文治教化 D.礼治教化(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文”的本义“错画”,即花纹的意思,因为花纹是画在载体上的,所以,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答案为 B。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是_ A.词盛行于宋代 B.行业禁忌 C.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选项 A不属于文化事象,其余选项属于文化事象。答案为 A。3.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_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分数:1.00)A.B. C
12、.D.解析:解析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地方是位于中国的境内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答案为 B。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_ 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是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的特点。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答案为 C。5.被司马迁称为有“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_ A.四川盆地 B.关中地区 C.山东地区 D.河套地区(分数:1.00)A.B. C.D
13、.解析:解析 司马迁曾说:关中地区,沃野千里,那里的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答案为 B。6.氏族制度形成于_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夏代 D.商代(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都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答案为 B。7.在中国,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_ A.汉武帝 B.魏文帝 C.晋武帝 D.唐太宗(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答案为 B。8.王安石变法时期,对变法主张进行
14、猛烈批判和抵制的“旧党”领袖是_ A.苏轼 B.欧阳修 C.范仲淹 D.司马光(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王安石变法时,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这种变法。答案为 D。9.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_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 A.仰韶文化 B.龙山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屈家岭文化(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答案为 B。10.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_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
15、秋时期 D.战国时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商业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我国是世界上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答案为 B。11.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形式比较普遍的是_ A.四合院 B.天井院 C.石室 D.坞壁院(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居民多建筑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的房屋,比较普遍的是四合院。答案为 A。12.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_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本草纲目(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素问、神农本草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