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0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0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10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01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 ( )(分数:2.00)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练习法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分数:2.00)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
2、要求相结合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4.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 )(分数:2.00)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5.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分数:2.00)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 ( )(分数:2.00)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7.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的是 ( )(分数:2.00)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
3、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分数:2.00)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分数:2.00)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10.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做好后进生工作11.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
4、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 )(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的影响12.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 )(分数:2.00)A.自愿、自主、自立B.自愿、灵活、实践C.自主、自立、自理D.自主、自立、灵活13.在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 )(分数:2.00)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14.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
5、15.教育决定人的发展。(分数:2.00)_16.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分数:2.00)_17.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_18.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分数:2.00)_19.课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分数:2.00)_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分数:2.00)_21.论述题本大题。_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分数:2.00)_二、心理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23.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24.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一
6、般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是 ( )(分数:2.00)A.分析B.抽象C.概括D.综合25.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 )(分数:2.00)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26.有目的、无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分数:2.00)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27.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分数:2.00)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28.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 ( )(分数:2.00)A.随练习次数而提高B.随练习次数而降低C.初期进
7、步快,以后渐慢D.初期进步慢,以后渐快29.心理咨询遵循的理论体系属于 ( )(分数:2.00)A.社会意识形态领域B.自然科学的领域C.心理科学的范畴D.哲学领域30.智力多元论的提出者是 ( )(分数:2.00)A.吉尔福特B.卡特尔C.加德纳D.斯坦伯格3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记忆D.表象3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分数:2.00)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33.记忆过程包括 ( )(分数:2.00)A.识记、保持、遗忘B.识记、再认、回忆C.识记、再认、联想D.识记、保持
8、、回忆和再认34.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分数:2.00)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35.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分数:2.00)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成就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36.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_37.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分数:2.00)_38.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分数:2.00)_39.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
9、_40.简述技能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分数:2.00)_4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分数:2.00)_4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分数:2.00)_43.论述题本大题。_44.试分析态度的理论。(分数:2.00)_专升本(教育理论)-试卷 101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22,分数:36.00)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_解析: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 ( )(分数:2.00)A.实验法B.参观法C.演
10、示法 D.练习法解析:3.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分数:2.00)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解析:4.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 )(分数:2.00)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解析:5.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分数:2.00)A.生产劳动B.模仿 C.语言D.动物本能解析: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
11、中应有 ( )(分数:2.00)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解析:7.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的是 ( )(分数:2.00)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解析: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分数:2.00)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解析:9.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
12、(分数:2.00)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解析:10.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做好后进生工作解析:11.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 )(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的影响解析:12.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 )(分数:2.00)A.自愿、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教育 理论 试卷 10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