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98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9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98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教育理论-98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_(分数:2.00)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分数:2.00)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3.论语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_(分数:2.00)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学龄初期
2、是指_(分数:2.00)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童年期和少年期5.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_(分数:2.00)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夸美纽斯6.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2.0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_(分数:2.00)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8.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 _(分数:2.00)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
3、斯多惠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分数:2.00)A.榜样示范B.陶冶教育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1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_(分数:2.00)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11.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 _(分数:2.00)A.知识水平B.创造能力C.思想素质D.基本素质12.智育中的“智”是指 _(分数:2.00)A.智力B.知识技能和智力C.知识D.技能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3.德育是培养学
4、生道德品质的过程。 (分数:6.00)_14.对学生的教育要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分数:6.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5.学生的特点有哪些? (分数:8.00)_16.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分数:8.00)_17.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8.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8.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分数:15.00)_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分数:2.00)A.常规性思维B.集中性思
5、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20.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_。(分数:2.00)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练习D.能力21.下列提出了“职业匹配理论”的是 _(分数:2.00)A.霍兰德B.斯普兰C.荣格D.阿德勒22.下列谁把态度概念最早引入心理学? _(分数:2.00)A.托马斯B.斯宾塞和贝因C.弗洛伊德D.荣格23.最早的气质学说是 _(分数:2.00)A.体液说B.体型说C.激素说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24.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_(分数:2.00)A.社会干扰B.群体
6、影响C.群体一致性D.责任分散2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_(分数:2.00)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26.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分数:2.00)A.需要B.理想C.兴趣D.信念27.无意识情况下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称为_(分数:2.00)A.内隐记忆B.工作记忆C.语义记忆D.参考记忆28.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_(分数:2.00)A.强烈B.较弱C.微弱D.中等29.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_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分数:2.00)A.经验的情绪后果B.参照群体C.知识水平D.文化因素30.构造主义心理学
7、的代表人物是_(分数:2.00)A.冯特B.华生C.威廉詹姆斯D.艾宾豪斯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1.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分数:6.00)_32.能力是指能够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分数:6.00)_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遗忘的规律以及遗忘原因的衰退说。 (分数:8.00)_34.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分数:8.00)_35.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分数:8.00)_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6.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分数:15.0
8、0)_专升本教育理论-98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 _(分数:2.00)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解析:解析 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分数:2.00)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
9、程 解析:3.论语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_(分数:2.00)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解析: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注重点拨,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学龄初期是指_(分数:2.00)A.幼儿期B.童年期 C.少年期D.童年期和少年期解析:5.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_(分数:2.00)A.杜威B.赫尔巴特 C.布鲁纳D.夸美纽斯解析:解析 该题较为灵活。在教育史上有“旧三中心”、“新三中心”之说,所谓“旧三中心”即赫尔
10、巴特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所谓“新三中心”即是杜威强调的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因此,正确答案是 B。6.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2.0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_(分数:2.00)A.唐朝中期B.明朝中
11、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解析:考点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解析 1862 年,中国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8.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 _(分数:2.00)A.夸美纽斯 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解析:9.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分数:2.00)A.榜样示范B.陶冶教育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 解析:1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_(分数:2.00)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教育 理论 9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