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74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7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74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7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即使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也不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哪些文书 ?( )(分数: 2.00) A.诉讼文书 B.判决书 C.裁定书 D.调解书 2.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关于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凡书证、物证、鉴定意见、电子数据,均可作为证据 B.经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作 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C.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D.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
2、作证的,经法院许可,可以提供书面证言 3.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B.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C.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D.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诉一次 4.下列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是 ( )。(分数: 2.00) A.甲在公 交车上行窃被当场抓获,可能判处拘役 B.乙在哺乳期间卖假证件被逮捕 C.累犯丙以自残的方法逃避警方的侦查,最后被抓捕 D.丁涉嫌诽谤罪被某公司起诉 5.以下关于民法的基
3、本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 B.民法上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C.民事权利主体中的自然人是指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D.民法通则规定的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类型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 、乘人之危和欺诈、胁迫 6.因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可以由 ( )管辖。(分数: 2.00) A.侵权结果发生地人民法院 B.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被告指定的人民法院 7.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4、 A.法庭审理中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B.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在申请提出的 3 日内作出决定 C.申请回避一般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前提出,案件开始审理后不得提出回避申请 D.回避人员中不包括证人 8.在 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不经当事人申请而作出处理的有 ( )。(分数: 2.00) A.诉讼中裁定财产保全 B.决定回避 C.裁定移送管辖 D.裁定先予执行 9.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判须满足的条件包括 ( )。(分数: 2.00) A.案件事实清楚 B.证据充分 C.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D.公诉人或自诉人对适用
5、简易程序没有异议 10.下列属于刑事诉讼证据的有 ( )。(分数: 2.00) A.证人证言 B.当事人陈述 C.现场笔录 D.鉴定意见 二、 判断题 (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1.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遗弃案等。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2.人民法院必须对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进行审查或者鉴定。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3.刑事诉讼法是刑法的实现手段。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4.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
6、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 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 15 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5.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6.财产保全的措施通常为查封、扣押、冻结。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7.根据公开审判原则的要求,即使不公
7、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也要一律公开进行。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8.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等经查证属实后,可以作为法院判定案件的证据。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9.根据我国两审终审制度,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就不能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0.唐某和李某合伙纠纷一案,唐某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李某声称其与唐某之间并不存在合伙关系,经查,李某所叙述的内容属 实。此时,法院应继续审理,作出驳回唐某起诉的判决。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1.民事诉讼对个人
8、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 10000 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 10000 200000 之间。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2.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据此,可依法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3.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 、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4.某外籍人甲遭我国公民乙抢劫,损失财物几千元,此案应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 )(分数: 2.0
9、0) A.正确 B.错误 25.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6.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在 1978 年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7.吴某投毒案,证明被告人指纹与现场提取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属于直接证据。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两家国内公司,在加拿大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因对股权争议而进行的仲裁属于涉外仲裁。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29.根据我国刑事证据排除规则,犯罪嫌疑人
10、被罚站两天后作出的无罪陈述,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警告、罚款、拘留。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74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即使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也不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哪些文书 ?( )(分数: 2.00) A.诉讼文书 B.判决书 C.裁定书 D.调解书 解析:解析:民事诉讼法第 8
11、7 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 解书除外。 2.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关于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凡书证、物证、鉴定意见、电子数据,均可作为证据 B.经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C.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D.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作证的,经法院许可,可以提供书面证言 解析:解析:民事诉讼法第 63 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 )当事人的陈述; (二 )书证; (三 )物证; (四 )视听资料; (五 )电子数据; (六 )证人证言; (七 )鉴
12、定意见; (八 )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A 项错误。该法第 69 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B 项。“法律行为”不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错误。该法第 72 条第 2 款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C 项正确。根据该法第 73条的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D 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D。 3.下列有关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13、: 2.00) A.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B.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C.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D.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诉一次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 30 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 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故应选 ABC。 4.下列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是 ( )。(分数:
14、 2.00) A.甲在公交车上行窃被当场抓获,可能判处拘役 B.乙在哺乳期间卖假证件被逮捕 C.累犯丙以自残的方法逃避警方的侦查,最后被抓捕 D.丁涉嫌诽谤罪被某公司起诉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 65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 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
15、 78 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故本题选 ABD。 5.以下关于民法的基本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参与者、当事人 B.民法上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将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C.民事权利主体中的自然人是指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D.民法通则规定的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类型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乘人之危和欺诈、胁迫 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59 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
16、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2)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故 D 项错误。 A、 B、 C 三项 均是我国民法知识的正确叙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 6.因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可以由 ( )管辖。(分数: 2.00) A.侵权结果发生地人民法院 B.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被告指定的人民法院 解析:解析:民事诉讼法第 28 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C。 7.下列关于民事诉讼
17、回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法庭审理中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B.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在申请提出的 3 日内作出决定 C.申请回避一般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前提出,案件开始审理后不得提出回避申请 D.回避人员中不包括证人 解析:解析:民事诉讼法第 46 条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故 A 项说法正确。该法第 47 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 3 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故 B 项说法正确。该法第 44 条规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法律知识 试卷 7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