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重点领域发展政策与规划、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一)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重点领域发展政策与规划、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重点领域发展政策与规划、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一)及答案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重点领域发展政策与规划、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新形势下,_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 A.水利 B.综合交通网 C.新兴产业 D.可再生能源(分数:2.50)A.B.C.D.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_领域。 A.重点 B.优先 C.基本 D.特殊(分数:2.50)A.B.C.D.3.到 202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包括_。 A.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B.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
2、利用体系 C.基本建成监测预警体系 D.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E.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分数:2.50)A.B.C.D.E.4.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_。 A.坚持民生优先 B.坚持统筹兼顾 C.坚持人水和谐 D.坚持市场主导 E.坚持改革创新(分数:2.50)A.B.C.D.E.5.下列关于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A.到 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B.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C.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D.到 2013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分数:2.
3、50)A.B.C.D.6.下列工程中,属于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是_。 A.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B.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工程 C.跨流域调水工程 D.主要河道整治和堤防工程(分数:2.50)A.B.C.D.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主要措施有_。 A.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B.对非经营性水利建设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 C.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D.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E.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分数:2.50)A.B.C.D.E.8.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综合交通网涵盖的运输方式有_。 A.市政道路 B.水运 C.民航 D
4、.管道 E.铁路(分数:2.50)A.B.C.D.E.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综合交通网存在问题的是_。 A.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不足,覆盖面偏低 B.运输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C.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交通差距问题仍较突出 D.连接全国城乡的基本网络建设滞后,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有待实现政企分开(分数:2.50)A.B.C.D.10.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线是_。 A.科学发展观 B.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 C.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 D.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分数:2.50)A.B.C.D.11.下
5、列关于综合交通网远期规划基本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 A.全国所有城镇、口岸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都有公路连接 B.目前人口在 20万以上的城市、沿海主要港口、主要口岸都有铁路或高速公路连接 C.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具备条件的内陆偏远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及旅游区有铁路连接 D.按照自然地理、人口分布和经济发达程度,在满足通达度的前提下,保障区域内和各个区域之间交通联系(分数:2.50)A.B.C.D.12.综合交通网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0年,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为_以上。 A.12万公里 B.13万公里 C.300万公里 D.338万公里(分数:2.50)A.B.C.D.13.综合
6、交通网骨架由_组成。 A.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B.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C.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 D.“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 E.国际区域运输通道(分数:2.50)A.B.C.D.E.14.下列各项中,属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是_。 A.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B.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C.苏州、杭州、南京、宁波 D.广州、深圳、湛江、厦门 E.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西宁、拉萨(分数:2.50)A.B.C.D.E.15.根据我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下列城市中,属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是_。 A.桂林 B.洛阳 C.九江 D.徐州(分数:2.50)A.B.C.D.16.综合交通枢纽衔接的
7、原则是_。 A.空间充分利用和经济合理 B.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功能完善 C.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物换装“无缝衔接” D.客货流汇集、换乘/换装和疏散的承载性、顺畅性和兼容性(分数:2.50)A.B.C.D.17.根据我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下列城市中,属于综合交通枢纽衔接试点的是_。 A.沈阳 B.西安 C.天津 D.重庆(分数:2.50)A.B.C.D.18.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的特点有_。 A.知识技术密集 B.劳动力密集 C.物质资源消耗少 D.成长潜力大 E.综合效益好(分数:2.50)A.B.C.D.E.19.“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
8、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是指_的指导思想。 A.水利改革发展 B.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 C.战略性新兴产业 D.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数:2.50)A.B.C.D.20.到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_左右。 A.8% B.10% C.12% D.15%(分数:2.50)A.B.C.D.21.下列各项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的是_。 A.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B.生物产业 C.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D.新能源产业 E.可再生能源利用(分数:2.50)A.B.C.D.E.22.下列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说法中,属于新材料产业的是
9、_。 A.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B.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C.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 D.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E.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分数:2.50)A.B.C.D.E.2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保障措施包括_。 A.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B.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C.深化国际合作 D.完善税收激励政策 E.严格限制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分数:
10、2.50)A.B.C.D.E.24.可再生能源包括_。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核能 E.生物质能(分数:2.50)A.B.C.D.E.25.各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依据_进行编制。 A.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B.本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C.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 D.本行政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目标 E.可再生能源技术法规状况(分数:2.50)A.B.C.D.E.26.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关费用中,可以申请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助的部分是_。 A.计入电网企业输电成本,并从销售电价回收部分 B.
11、无法从销售电价回收部分 C.进入城市管网的可再生能源热力价格 D.进入城市管网的可再生能源燃气价格(分数:2.50)A.B.C.D.27.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_。 A.国家环保部门编制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B.扶持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 C.鼓励清洁、高效的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 D.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E.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分数:2.50)A.B.C.D.E.28.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的对象主要是_的项目。 A.成长性好、公益性强 B.盈利性弱、公益性强 C.盈利性弱、基础性强 D.成长性好、基
12、础性强(分数:2.50)A.B.C.D.29.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_活动的总称。 A.再利用、减量化、高效化 B.节约化、再利用、减量化 C.资源化、节约化、合理化 D.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分数:2.50)A.B.C.D.30.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_。 A.将废物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B.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 C.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D.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分数:2.50)A.B.C.D.31.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_。 A.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 B.资源消耗和废
13、物产生 C.能源消耗和土地占用 D.土地占用和废物产生(分数:2.50)A.B.C.D.32.我国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目的有_。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保护和改善环境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缩小收入差距 E.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数:2.50)A.B.C.D.E.3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是_。 A.减量化优先 B.再利用优先 C.以资源化为核心 D.以标准化为核心(分数:2.50)A.B.C.D.34.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原则是_。 A.资源化 B.减量化 C.再利用 D.节约化(分数:2.50)A.B.
14、C.D.3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是_优先。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集约化(分数:2.50)A.B.C.D.36.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方针有_。 A.统筹规划 B.因地制宜 C.政府实施 D.市场引导 E.公众参与(分数:2.50)A.B.C.D.E.37.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负责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部门是_。 A.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D.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分数:2.50)A.B.C.D.38.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企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有_。 A.节约投资 B.降低资源能耗 C.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
15、量 D.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 E.控制运行成本(分数:2.50)A.B.C.D.E.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_作用。 A.行业管理和自律 B.技术指导和服务 C.纽带和桥梁 D.宣传和教育(分数:2.50)A.B.C.D.40.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_。 A.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 B.检查监督和规划编制 C.监督管理工作 D.技术指导和服务(分数:2.50)A.B.C.D.重点领域发展政策与规划、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区域发展政策与规划(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16、)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新形势下,_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 A.水利 B.综合交通网 C.新兴产业 D.可再生能源(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水利的战略地位。对于地位、作用、指导思想等关键知识点考生要重点复习。在本科目中类似知识点相对较多,考生要注意区分。本题中发挥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指的是水利,所以 A选项正确。 水利的战略地位、作用 (1)水利的战略地位。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17、(2)水利作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_领域。 A.重点 B.优先 C.基本 D.特殊(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历年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考生要熟记每个指导思想的内容,并能区分其中的差别,切勿混淆。本题中,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
18、先领域,其他说法都是错误的,所以 B选项正确。 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包括:(1)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3)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3.到 202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包括_。 A.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B.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C.基本建成监测预警体系 D.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E.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分数:2.50
19、)A. B. C.D. E. 解析:解析 目标任务是历年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考生应该重视此类考点,重点复习。本题中,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包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及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4个体系。其中 C选项不包含在要实现的 4个体系中,所以 C选项应排除。本题 A、B、D、E 选项正确。 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 (1)总体目标:到 2020年,实现4个体系的基本建成: 1)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2)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3)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4)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
20、体系。 (2)具体目标任务: 1)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2)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 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000万亩。 3)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
21、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 4)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4.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_。 A.坚持民生优先 B.坚持统筹兼顾 C.坚持人水和谐 D.坚持市场主导 E.坚持改革创新(分数:2.50)A. B. C. D.E. 解析:解析 熟记水利改革发展的五个“坚持”基本原则。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进行选择,常识告诉我们,我国的水利一般为国家层
22、面来进行管理和调控,所以 D选项市场主导是错误的,答案为 A、B、C、E 四个选项。另外,需强调的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等为易考题点,考生在遇到此类的关键词时,要重点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水利改革发展的五个“坚持”基本原则 (1)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2)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 (3)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4)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
23、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 (5)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5.下列关于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 A.到 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B.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C.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D.到 2013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节考点,突出考查了考生对于目标的掌握。考生在复习时要把握描述程度的词语,如“基本解决”、“完成”、“解决”等。到 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而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重点 领域 发展 政策 规划 资源 环境 区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8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