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1、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影戏源于中国,这是世界公认的观点。一般把汉代方士设帐弄影招魂,视为影戏的肇始,李少翁为汉武帝早逝的宠姬招魂就是一例。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是影戏的滥觞期。当时影戏是为佛教宣示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寺院中的俗讲僧在超度亡灵时,用影人作为死者的灵魂。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介绍了影戏制作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装皮(羊皮
2、)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 ”宋代都城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戏之类的表演。宋代影戏相当繁荣表现在出现了专门制作镂刻影人的艺人。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 “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 东京梦华录 “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 (滑稽影) ”;都城纪胜 “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 ;武林旧事 “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 ,儿童喧呼,终夕不绝” ;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元代统治者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之乐。成吉思汗
3、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影戏也被传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又辗转传入土耳其、希腊等国家,至今希腊和土耳其称影戏为“中国皮影” 。明代影戏在民间广泛流传,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也受到文人欣赏。 剪灯新语作者瞿佑有影戏诗一首,诗中描写影戏的情景,结句说“线索重看傀儡喜” ,由此可知明代有称影人为傀儡的习惯,正如近代有人称“皮影”为“平面傀儡”一样。经过明代二百多年的发展,至清代,中国皮影进入了空前的繁盛时期,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熟和繁荣局面。其一,流传全国,形成了七大影系,北到黑龙江,南至广东、海南,西至青海、甘肃,几乎是遍布城乡,处处皆有影戏,而且酬神祭社、节庆娱乐,具有多
4、种功能。其二,镂刻技艺高超,影偶造型精巧,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种,为世人喜好,不- 2 -少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清代皮影人物。其三,形成了悦耳动听的各种影戏唱腔,有的成为独立的戏曲曲种。其四,剧目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中国影戏发展至清代,积累了大量的剧目,而且差不多都有写定的本子,海内外一些博物馆和大学图书馆有一定收藏,大部分在民间收藏,是一份具有独特民俗文化内涵的文化人类学资料。(摘编自中国皮影艺术的起源与史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李少翁为汉武帝早逝的宠姬设帐弄影招魂,一般被视为中国影戏的开端。B. 宋代的影戏制作材料的选
5、用讲究,大致经历了由白纸到彩色装皮的演变。C. 宋代出现镞影人之类专门制作镂刻影人的艺人,可见当时影戏已相当繁荣。D. 皮影在清代空前繁盛,流传全国,具有酬神祭社、节庆娱乐等多种功能。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有力地阐述了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概况。B. 文章指出明代影戏受到文人的欣赏,并以瞿佑的影戏一诗予以佐证。C. 文章从流传、工艺、唱腔和剧目等多角度,阐述了清代皮影的空前繁荣。D. 文章论述中国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是按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逐步推进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中晚唐时期
6、或五代时期俗讲僧用影人为死者超度亡灵,这种“影戏”服务于佛法。B. 土耳其称影戏为“中国皮影” ,那是因为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将影戏传播到那里。C. 清代皮影人物高超的镂刻技艺,精巧的影偶造型,是人们争相收藏的最主要原因。D. 要研究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的清代皮影,就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民间收藏上。(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深山来客 朱山坡人们都叫他鹿山人。对蛋镇上的人来说,鹿山既陌生又遥远,像传说中的地名。如果不是为了看电影,鹿山人夫妇是不会千辛万苦撑船来到蛋镇的。鹿山人的妻子身世也很复杂。她是来自武汉的知青。鹿山来了十一个知青,到最后只
7、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武汉没有亲人了,她不愿意回去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和鹿山人好上了。从神态和动作就轻易看得出来,鹿山人和妻子十分恩爱。从河边到电影院的路上,鹿山- 3 -人不断地转过头来问背上的妻子:累不累?饿不饿?晕得厉害吗?妻子每次都是作出否定的回答,还不时给鹿山人擦汗,轻轻摸他的脸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识鹿山人之后竟然变得相敬如宾。蛋镇人还把鹿山人夫妇当成了客人,每次见到,女人们都主动凑上去,问鹿山人:这次又带什么山货给我们?她们往山货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一抢而光,扔下来的钱让鹿山人感到既惊喜又不安。而她们更关心的是鹿山人的妻子。电影还没有开始,她就坐在电
8、影院墙脚下等待。她们围着她嘘寒问暖,有时给她递上一碗热粥,一杯热开水,或者一根冰棍。还有人给她塞人参、鱼肝油、麦乳精甚至雪花膏,被她婉拒了。有一次,鹿山人上船离开了,走了好长一段水路,竟然又折返回来。因为妻子才发现有人在她的布袋里塞了名贵的山东阿胶,她坚决要物归原主。可是没有人承认是自己塞的。大伙都劝地收下,补补身子。但她一再拒绝,决不肯接受。鹿山人很焦急,最后把阿胶交给了老吴,请他代转交原主,她才同意回家。“你们不必为我们担心。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 ”她苍白的脸上一边是歉意,另一边是感激。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台风将至,今天不
9、放电影。妻子难掩失望,立马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他的两只耳朵红彤彤的,都被扯裂了吧。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 ”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 ”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 ”妻子说:“你害怕台凤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鹿山人沉默了。谁不害怕台凤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还有暴雨、山洪,猛烈得惊心动魄。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
10、然莫名哀伤起来,竟掩面低声地抽泣。 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 ”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 4 -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 ”于是,鹿山人连夜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鹿山人也黯然神伤,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 ”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 ”风似乎越来越紧,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慌乱起来。鹿山人不知道怎么说服妻子,只是俯下身子。试图让妻子爬到他的背上,然后回家。可是,她固执地拒绝了。鹿山人
11、尝试性地去背她,被她推开了。鹿山人站起来,要抱她。她躲闪开了,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啕大哭。谁也无法劝止她的哭。这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一个内心悲苦的人在宣泄。鹿山人和大伙都束手无策。这样哭下去,对本来就病弱的她来说会雪上加霜。这个时候,电影院院长老吴从电影院走出来。 “这是哪个龟孙子贴的告示?”他一把撕下自己亲手贴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 “今天照常放映!”鹿山人妻子的哭声戛然而止,用哀求的眼神将信将疑地盯着老吴。老吴让鹿山人背起妻子跟着他走进电影院。不一会,电影院里便传出片头曲的声音。这次,鹿山人始终没有离开电影院一步,一直到电影结束,传来片尾曲的歌声,才进去把妻子背出来。鹿山人妻
12、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鹿山人觉得今天的电影很好,妻子看开心了,他心里感觉特别幸福。(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台风、山洪暴发等词语在文中多次出现,既有助于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能够折射出主要人物的特殊心理。B. 小说塑造了蛋镇妇女的群像,虽然未对其中个体进行精细刻画,但是也能够凸显她们热心、善良等形象特点。C. “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 ,可能并不符合鹿山人夫妻的物质生活现实,却反映了妻子的深层心理状态。D. 小说以“深山来客”为题,既能够引起
13、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交待了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5. 小说以“看电影”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5 -6. 有人认为,小说充满了沈从文笔下浓郁的“边城”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一个全球瞩目的超级工程,是展示中国国家实力的超级舞台。作为一名国家培养的建设者,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林鸣建设生涯的一个高峰,也可能是他的收官之作,但对中国的工程建设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节假日,林鸣必定陪伴在坚守岗位的工人身边。这种“在一起”不仅
14、是生活层面的关心、爱护,更是工作上的充分尊重、理解以及激励和培养。在林鸣的带领下,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队伍攻破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的工程难题。自项目开工以来,这支队伍中的 16 个集体、9 名个人获得国家级荣誉,1 名一线技术工人被誉为“大国工匠” 。2005 年接手这个工程后,林鸣对它的投资方、环境做了研究。林鸣对这一带很看好。在一些人对这个工程建设表示困惑的时候,他坚持认为,要把珠江口区域当作一个超级城市。现在,包括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和正在规划的伶仃洋大桥,将来东西连通后,珠江口区域将会成为一个超级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超级工程不能简单地用工程经济指标来衡量,而要用社会发展的战略价
15、值去考量。它正在改变格局,改变人的思路,改变城市化的观念。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对现状的理性,对创新的欣喜,对超越的欣赏,对尝试的包容。现在,林鸣心底还有一个愿望:等到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那天,如果可能的话,他想在大桥上跑一次。到现在为止,他的跑步纪录是 46.3 公里。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他想他应该能跑下来。(摘编自独家专访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每一步都是第一步)材料二:“说到为什么要建这样的一座大桥,我们得先看看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孟总说。珠江口水域面积大约 2100 平方公里,半径 60 公里以内有 14 个珠三角的大中城市、7 座机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南大
16、门上的一道防线,今天更是国家发展珠三角,特别是与香港、澳门携手打造“大湾区”前景非常辽阔的一个经济大舞台。从 20 世纪- 6 -80 年代开始,广东省依靠香港经济的带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只是多年来粤东、粤西发展并不平衡,交通造成的阻碍是主要的原因。孟凡超说:“香港通过珠三角东岸这一侧的交通互联互通,已经实现了和内地,比如深圳的经济勾连。但和西岸,和澳门这边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原因就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天堑的阻隔,导致珠三角西岸经济开发建设明显滞后,经济布局相对薄弱,如果要改变这种状态,进一步发挥我们香港经济在大湾区内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建一条港珠澳大桥就显得很有必要。 ”(摘编自长篇纪
17、实文学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材料三:由 33 节巨型沉管连接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它将直接消耗 33 万吨钢筋和 200 万吨混凝土,足以建造 8 座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每节标准沉管长 180 米,宽 37.95 米,重约 8 万吨,大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但在此之前,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做过外海沉管隧道,而聘请国外专家进行技术咨询需要十几亿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一定要有飞跃式的发展,这么重要的工程,如果我们还简单重复,那就对不起肩负的这份职责。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设计负责人孟凡超在大桥设计之初,就定下目标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书写中国人自己的“大桥故事” 。勇于开始,敢
18、于尝试,沉管制造的一项项创新成果应运而生:2012 年,伶仃洋深处牛头岛,数千名工人在荒岛建起一个足有 10 个足球场大小的超级工厂,成为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沉管预制工厂。从未制作过模板的工程团队,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精度最高的自动化模板制造,并集成开发了钢筋流水线生产、大型全液压模板、混凝土控裂、管节顶推等成套技术,提高了工效和质量。为了让沉管能经受近 30 米厚海底淤泥的重压,设计师们开创性提出半刚性沉管结构,解决了沉管隧道深埋的难题,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做到了深海沉管“滴水不漏” 。(摘编自海上工匠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和它的建设者们)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9、)A.衡量港珠澳大桥这一类超级工程建设的意义,要考虑它的工程经济指标,更要看到它的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B.珠江口水域大,周围城市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是中国南大门上的一道防线,这是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主要原因。C.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改变珠三角西岸经济开发建设滞后,发挥香港经济在大湾区内的- 7 -龙头和辐射作用大有裨益。D.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在中国没有先例,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其关键技术是中国工程师自主研发的。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港珠澳大桥的沉管制造多项创新成果的产生,源于全体建设者敢为人先、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精神。B.
20、材料一结尾一段写林鸣打算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那天在桥上跑步,看似闲笔,实则表现了他希望看到自己的成果的喜悦、自豪之情。C.材料三开头部分列举了很多数据,并用世界第一高楼和中型航空母舰作说明,是为了突出今天中国经济实力的雄厚。D.材料二与材料三都援引了工程设计负责人的言语来解说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相关情况,这样写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9.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和意图各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韩弘,滑州匡城人。少孤,依其舅刘玄佐。举明经不中,从外家学骑射。由诸曹试大理评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江阴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