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九)(含解析).doc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九)(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十九)(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检测(十九)题组一 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红梅中有“认桃无缘叶,辨杏有青枝”句。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请作简要赏析。答: 解析:逐句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
2、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菩萨蛮李 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 中?注: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 “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 ”(旧唐书昭宗纪)大内:皇帝殿宇。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阕。答: 解析:题干明确考查“情景关系” ,故思考的方向应为该词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情景之间,无非
3、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再兼顾情感的乐哀和景物描写的乐哀。本词写词人遥望远方之景,长安宫室,双飞之燕,渭水长流,千山迢迢,借景物抒发忧愤之情,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另外,词人心怀国都被破之悲,却眼见双飞之燕快乐飞翔的2乐景,以乐衬哀,倍增其哀。答案:乐景衬哀情。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宫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双飞。词人用燕子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意和痛苦。寓情于景。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戏题牡丹韩 愈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
4、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注:经营:指蜂儿于花间盘旋采蜜。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本诗的主体对象是“牡丹” ,其他的人(作者)和物(双燕、游蜂)的描写对主体对象起侧面衬托的作用。 “双燕” “游蜂”作为牡丹的身外之物也频频关照、时时拂掠,侧面写出了牡丹花的姿态。尾联就很清楚地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侧面表现牡丹之美。答案:侧面描写,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美,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5、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 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清河等交汇处的天然湖泊。词的下阕主要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答: 答案:下阕主要使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下阕一、二句写西湖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光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美感。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和游玩西湖的愉悦之情。3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6 分)长安月夜 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 ,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帝王州:指都城长安。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 “万人行乐” ;而作者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 ,显得格外孤单、愁苦。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
7、,作者以己心推及“故人心” ,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 。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意思对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醉落魄王千秋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斑 ,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馀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注: 烂斑,即斑斓。玉,喻月色。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答: 答案:这首词上阕描写词人刚睡醒时独卧室中的所见所闻:惊鸥、鸡啼、松绿、风窗日影,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下阕想象外面歌楼夜宴回来的情景:歌楼、歌女、遗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十九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