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第一部分必考部分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讲义(含解析).doc
《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第一部分必考部分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第一部分必考部分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讲义(含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化学常用计量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 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 M)、气体摩尔体积( Vm)、物质的量浓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 NA)的含义。2.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微粒。2.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变化的,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证据推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及其变化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掌握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结合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网络构建核心强
2、化1牢记“2 个”数值(1)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 23 mol1 。(2)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22.4 Lmol 1 。22理解“3 大”规律(1)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2)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3)电荷守恒规律。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3牢记“6 个”基本公式(1)n N/NA(2)n m/M(3)n V/Vm(4)c(B) n/V(5) 100%m溶 质 m溶 液 (6)c (或 )1000 M cM10004明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4
3、 个数据”(1)记录质量或体积的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2)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作答时要标明容量瓶规格。(3)转移溶液时要洗涤烧杯 23 次。(4)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 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解析 氯化铁的摩尔质量为 162.5 gmol1, 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大量氢氧化铁微粒的聚集体,故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 0.1NA,A 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氩气 (氩气分子为单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 mol,Ar 是 18 号元素, 1 mol 氩气分子含有 18 mol
4、 质子,即质子数为 18NA,B 正确;甘油的摩尔质量为 92 gmol1, 92.0 g 甘油的物质的量为 1 mol,甘油(丙三醇)的结构简式为 CHCH2OHCH2OHOH,1 个丙三醇分子中含有 3 个羟基,故 92.0 g 甘油中含有羟基数为 3.0NA,C 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有一氯甲烷(CH 3Cl)、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故 1.0 mol 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小于 1.0NA,D 错误。答案 B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类题目的“3 看”分点突破角度:有关 NA的正误判断41(2018河北高阳中学月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5、NA,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 0.1NA个水分子常温常压下,32 g SO 2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3.0110232 mol NaOH 的摩尔质量为 80 g/molH 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标准状况下,22.4 L 由 N2和 N2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2 mol/L 的 CaCl2溶液中 Cl 的数目为 4NA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NA11.2 L 氯气中含有 NA个氯原子A BC D解析 中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 水的物质的量,
6、错误;中常温常压下,32 g SO2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3.011023,正确;中 2 mol NaOH 的摩尔质量为 40 g/mol,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无关,错误;中没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H 2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 22.4 L/mol,错误;中在标准状况下,22.4 L 由 N2和 N2O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 mol,1 mol 混合气体中含有 2 mol 氮原子,正确;中没有说明 2 mol/L 的 CaCl2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错误;中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 1 mol氦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 NA,正确;中没
7、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 11.2 L 氯气的物质的量,错误。答案 A2(2018山东桓台二中月考)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00 mL 1 mol/L MgCl 2溶液中含有 Cl 数目为 0.5NAB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所含分子数为 1 molC17 g NH 3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D36 g H 2O 与 32 g CH4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解析 A 项,Cl 数目为 0.5 L1 mol/L2NA NA,错误;B 项,标准状况下,H2O 为液态,错误;C 项,17 g NH 3为 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 1(73)
8、NA10 NA,正确;D 项,36 g H2O 为 2 mol,含有的氢原子为 4 mol, 32 g CH4为 2 mol,含有的氢原子为 8 mol,错误。答案 C3(2018福建厦门期末)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用惰性电极电解 KOH 溶液,若阳极产生 5.6 L 气体,则电路中通过 0.5NA电子B常温常压下,4.6 g NO 2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 0.1NAC7.8 g Na 2O2与足量的水(H O)反应生成的氧气所含的中子数为 NA182D100 g 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5NA解析 A 项,没有给出温度和压强,错误;B 项
9、,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着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可逆反应,错误;C 项,7.8 g Na2O2与水反应生成 0.05 mol 氧气,生成的氧气中不含 18O,因此生成的氧气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0.8 mol,错误;D 项,46 g 甲酸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含有 2 mol 氧原子,54 g 水的物质的量为 3 mol,含有 3 mol 氧原子,因此溶液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5 mol,正确。答案 D4(2018河北邢台质检)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Fe 与过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B标准状况下,2.24 L 苯含 CH 键的数
10、目为 0.6NACK 37ClO3与浓 H35Cl 反应制得 7.1 g 氯气,则生成的 Cl2分子数为 0.1NAD6.4 g Cu 与 40 mL 10 molL1 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的 NO2分子数为 0.2NA解析 A 项,铁与稀硝酸反应变为3 价,故 5.6 g 铁即 0.1 mol 铁反应时失去 0.3 mol 电子,正确;B 项,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苯的物质的量,错误;C 项,K 37ClO3与浓 H35Cl 反应生成的 7.1 g 氯气,物质的量不为 0.1 mol,分子数不为0.1NA,错误;D 项,40 mL 10 molL1 浓硝酸中含有硝酸的物质的
11、量为 0.4 mol,6.4 g铜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1 mol 铜完全反应消耗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而浓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变为稀硝酸,故硝酸的还原产物不仅有 NO2,还有部分 NO,错误。答案 A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Cl 中,所有 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NAB含 NA个 Na 的 Na2O 溶解于 1 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 22.4 L 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2NAD向 0.2 mol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沉淀
12、完全溶解,消耗 NA个 OH解析 NaCl 中 Na 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因此 1 mol NaCl 中,所有 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NA,A 错误;所得溶液中含 NA个 Na ,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1 mol,但这时候溶液不是 1 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B 错误;阳极反应式为2Cl 2e =Cl2,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电子数目,C 错误;向 0.2 mol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 1 mol OH ,D 正确。答案 D6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见考查的知识方向与速判技能7考点二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8解析 (1
13、)配制 Na2S2O3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蒸馏水的量筒;加热可以除去溶解的氧气,避免实验结果不准确。(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不能将所称量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答案 (1)量筒 氧气 (2)错误溶液配制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在解答此种题型时,首先要关注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计算所得数据所含的有效数字必须与量器的精确度一致,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所以必须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溶解过程中若有较大温度变化,转移前必须冷却到室温。(3)洗涤时需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所得洗涤液必须转移到容量瓶中。(4)选取容量瓶时必须注明与所配溶液相对应的规格。(5)定容时必须
14、平视,定容的操作是“先用小烧杯直接加水至离刻度线 12 cm 处,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 。(6)判断配制终点的方法是“凹液面的最低点与视线水平相切”或“凹液面的最低点、刻度线和眼睛在同一水平线上” 。其次要进行科学的误差分析:(1)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2)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仰视刻度线(图 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俯视刻度线(图 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9分点突破角度一:溶液的配制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 9.82 m
15、L 浓盐酸C配制 1 L 0.1 molL1 的 NaCl 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 5.85 g NaCl 固体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解析 量筒只能精确到 0.1 mL,B 错误。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 0.1 g,C 错误。用胶头滴管定容时,滴管不能紧贴容量瓶内壁,以防蒸馏水附着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的部分,引起误差,故 D 错误。答案 A2实验室要配制 480 mL 0.2 molL1 NaCl 溶液,实验室只有含少量硫酸钠的氯化钠固体,设计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Error!样品 操 作 1 足 量 试 剂 1 足 量 试 剂 2 操 作 2(1)固体 A 的化学式为
16、_。(2)试剂 2 的名称为_,判断试剂 2 是否过量的方法_,操作 3 的名称_。(3)加入试剂 1、3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4)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_(填选项的字母)。A烧杯 B500 mL 容量瓶C漏斗 D胶头滴管(5)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其质量为_g。(6)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填序号)。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10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 500 mL 容量瓶中;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
17、棒 23 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7)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会使配制出的 NaCl 溶液浓度_(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答案 (1)BaSO 4、BaCO 3(2)碳酸钠 取上层清液滴加 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未过量,反之过量 蒸发结晶(3)Ba2 SO =BaSO4242H CO =H2OCO 223(4)C (5)5.9 (6) (7)偏低角度二:误差分析3(1)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 )配制 250 mL 浓度为 0.5 molL1 的硫酸溶液,选用到的仪器正确的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造成
18、浓度偏大的为_。(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 12 cm 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11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解析 (1)需要量取的浓硫酸体积V 6.8 mL,故不能选用 100 mL 量筒,应选0.25 L0.5 molL 198 gmol 11.84 gcm 398%用 10 mL 量简,A 项错误;配制体积为 250 mL 的溶液只能选取 250 mL 规格的容量瓶,B 项
19、正确;该实验不需称量固体药品,C 项错误;配制溶液用不到锥形瓶,D 项错误。(2)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配溶液润洗,这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用量筒量取的浓硫酸,应先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在容量瓶中稀释是错误的,会造成溶液温度高,所加水量小,浓度偏大。答案 (1)B (2)BC BC考点三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解析 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 Mg2 2OH =Mg(OH)2、Ba 2 SO =BaSO4 可知原溶液中 n(Mg2 ) mol a mol、 n(SO )2 b mol,242a2 24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 n(K )2 n(SO )2 n(Mg2
20、 )2(2 b a)mol。24答案 D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进行计算的“一、二、三”12分点突破角度一:有关气体的计算1(2018上海静安区二模)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 C2H4,另一个装有 C2H2和 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密度C碳原子数 D原子总数解析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一个装有 C2H4,另一个装有 C2H2和 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中分子总数相等,每个分子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因此碳原子总数相等,故选 C。由于不能确定第二个贮气瓶中 C2H2和 C2H6的比例,则无法确定氢原子
21、数和原子总数,因此原子总数不一定相等,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不一定相等。答案 C2(2018承德二模)如图所示装置,室温下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 H2、O 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 H2、O 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移,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移并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 H2、O 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1327 54 45 72A BC D解析 反应前左右压强相等,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设空气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则开始时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为 3 mol。反应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正好停留在容器的中央,说明反应后左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右室中剩
22、余气体为 1 mol。若剩余的气体为氢气,参加反应的气体共 2 mol,由 2H2O 2 2H2O 可= = = = =点 燃 知,氧气为 2 mol mol,故氢气为 3 mol mol mol,故 H2、O 2的体积比为 13 23 23 73 73mol mol72。23若剩余的气体为氧气,参加反应的气体共 2 mol,由 2H2O 2 2H2O 可= = = = =点 燃 知,氢气为 2 mol mol,故氧气为 3 mol mol mol,故 H2、O 2的体积比为 23 43 43 53 43mol mol45,所以原来 H2、O 2的体积比最接近的为。53答案 B解答有关气体体积
23、的计算题,常根据公式 n V/22.4 Lmol1 (标准状况)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把气体体积关系转化为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灵活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是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角度二:有关浓度的计算3标准状况下,将 42.3 L HCl 完全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 1.0 L 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得到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9 mol/L42.3 L22.4 L/mol1.0 L14B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 1.07 g/cm 342.3 L22.4 L/mol36.5 g/mol 1000 g1000 mLC得到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42.3 L22.4 L/mol36.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冲刺 复习 第一 部分 必考 常用 计量 讲义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