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阶段质量检测(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据耒耜经 ,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据此不能直接得出唐代( )A该技术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B农具和技术在区域间交流传播C江东农业体现精耕细作特点D农耕技术已初步形成完整体系解析:选 A 材料仅叙述了江东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而不是整个长江流域,更体现不出“广泛使用” ,故选 A 项。2汉代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先在田上挖深宽皆为一尺的甽(沟),甽旁堆土成高广
2、各一尺的垄,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幼苗出土后,除草时再把苗旁的垄土逐次锄下,培植苗根。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由此可知,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广种薄收C休耕轮作 D少种多收解析:选 C 据材料“代田法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 ,反映了代田法利用沟和垄进行轮作,故 C 项正确。3俞森荒政丛书卷 5 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解析:选 D
3、材料中没有抑制商业的体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小农户纳税,但是不能反映是财政的主要来源,故 B 项错误;纺织中没有体现使用机器,故 C 项错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表明跟市场有联系,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故 D项正确。4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2“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解析:选 C 三则材料中
4、仅一则提到“土牛” ,故 A 项错误;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材料中未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率妻子,戮力耕桑” “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男女各二人”反映了男女家庭农业生产模式,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妻子耘于前”等主要反映了耕作,没有涉及女织,故 D 项错误。5唐代元稹在织女词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惜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 )A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B古代传统手工业没 有产品交易的市场C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D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
5、有特殊性解析:选 A 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封闭性主要指技术工艺的传承仅限于家庭内部,“传男不传女” ,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措施,故 A 项正确。6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 50 余两。这反映了( )A耕地面积缩减 B经济结构重大变动C农业生产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提高解析:选 C 根据史实可知明清时期大量开垦荒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经济结构依然以农业
6、为主体,没有发生重大变动,故 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从明朝末年到清朝嘉庆年间,土地价格逐渐提高,说明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农业收益增加,因而土地价格也随之提高,故 C 项正确;材料仅反映土地价格提高,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故 D项错误。7班固汉书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材料反映了当时( )A贵族 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已经出现雇佣关系3C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私营作坊颇具规模解析:选 D 由题干信息“安世尊为公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 ,由“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
7、业”可知其纺织作坊颇具规模,故 D 项正确。8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 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解析:选 D 材料描述了当时棉花的种植、加工与销售情况。棉纱在市场的贸易使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9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匮乏B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落后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D私营手工业受
8、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解析:选 C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 C 项正确。10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解析:选 A 文物 A 是商代的妇好扁足方鼎,它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故 A 项正确;文物 B 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衣,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 B 项错误;文物 C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 C 项错误;文物 D 属于彩色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 D 项错误。11下图为东
9、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 “南市门”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4A市场交易发展繁荣 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C专业市场开始形成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解析:选 A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东汉” “北市门、南市门”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市场交易发展繁荣,故 A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农产品商品化的问题,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时期还未形成专业的交易市场,故 C 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市” ,并未强调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故 D 项错误。12(2018温州一模)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民生产总收入的 40%以上。
10、这种观点(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解析:选 C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该政策都没有改变过,故 A项错误;古代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材料没有否定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纺织业、饲养业、种植业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有纺织业,还有饲养业和种植业,而 D 项只提到纺织业,故D 项错误。13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 )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
11、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解析:选 D 材料反映的是商代青铜器纹饰,冶铁业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甲骨文,故 B 项错误;棉纺织业是宋元时期兴起的,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 D 项正确。14唐朝李嘉祐诗曰:“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宋朝苏轼又说:“(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 ”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 “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 。由此可见草市( )A唐宋时期开始出现 B打破贸易时空限制5C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受到政府严格管理解析:选 C 东晋时期就有草市,并设草市尉进行管理,故 A 项错误;
12、材料仅反映了草市打破空间限制,未体现打破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草市便于商品交易,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 C 项正确;宋朝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故 D 项错误。15 东京梦华录载:“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 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马行(街)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 ”材料主要体现了北宋( )A市场分布类化 B彩瓷交易频繁C商帮经营兴盛 D长途贩运繁荣解析:选 A 材料中“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生鱼
13、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反映了不同种类的商品市场,故 A 项正确。16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D表明 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解析:选 A 材料表明经商并非是这些人的原本的动机,而是之后转向科举、农业的手段,故 A 项正确。17(2018嘉兴选考模拟)资治通鉴记载,德
14、宗贞元十三年:“置白望(唐代宫市宦者派在市场的采办人员。因他们于市中左右望,白取民物,故人称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指街巷),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 ”这反映出唐代( )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商业活动范围的扩大“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宫廷的特权现象A BC D解析:选 D 材料未涉及唐代政府对市的管理,故错误;根据材料“两市” “要闹坊曲” “宫市” ,除两市外,尚有“要闹坊曲”和“宫市” ,故正确;材料不涉及“市”的交易时间问题,故错误;根据材料“白取民物” “则敛手付与” ,表明宫廷有较大特权,故正确。D 项符合题意。18(2018温州一模)唐代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
15、得置市。其市当以午击鼓二百6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到宋代,废除了以上规定。这表明宋代( )A市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B放松了对“市”的时空限制C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D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解析:选 B 材料意思是:唐代规定,不是州县的地方不准设置市场,中午击鼓二百下市场开始贸易,太阳落山前击钲三百下离去。由此可看出,唐代对市的管理严格,严格 控制了市的地点及聚散时间,到了宋代,逐渐废除,推出宋代逐渐放松了对市的时空限制,B项符合题意。19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阶段 质量 检测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