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 4 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 从公元前 5 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B均田制的颁布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2. 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
2、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B. 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C. 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D.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3.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 20 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 ,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 ,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B. 土地兼并的盛行C.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 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4. 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
3、牛均可授田。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A. 人口增加使田亩不足分配 B. 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C. 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D. 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5.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 )A. 大量自耕农出现 B. 土地兼并加剧C. 有效保护非耕地 D. 田庄经济产生- 2 -6.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
4、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7. 读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统计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时间 全国总人口 长江流域占比 珠江流域占比 黄河流域占比公元 2 年 约 5900 万 23% 2% 75%公元 750 年 约 5300 万 36% 3% 61%公元 1078 年 约 9000 万 58% 7% 35%A. 经济重心南移与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相辅相成B. 经济发展使得千年间人口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C. 750
5、 年人口总量相对较低主要是安史之乱影响D. 连年战乱是黄河流域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8. 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 年)总储粮量约为 5833400 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B. 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C. 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D. 隋唐结束分裂后北方长期稳定9.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
6、生产的冲击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10.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 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 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 3 -11. 据明末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这一现象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
7、商转向重商C. 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12.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东京)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由此可见( )A. 森严的市坊界限依然存在 B. 商业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C. 民间的娱乐场所已经兴起 D. 纸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13.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
8、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14. 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 )A. 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 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C. 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 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15. 洪武四年(1371 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农耕文明时代
9、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B. 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C. 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D. “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16.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7. 清朝曾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避免海
10、难发生 B. 防止倭寇进犯 C. 杜绝西方思潮 D. 严控对外贸易18. 16 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 4 倍多,粮食上涨了 5 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 2 至 2.5 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A.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 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 欧洲普遍陷入贫困19. 据世界文明史:1540 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垄断组织的出现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世界市场的形成20. 从十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大庆 铁人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