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三水实验中学高二级第一学月考试历 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请在答题卡上填涂正确答案。 )1.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2.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A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B形成重视传承
2、的社会风尚C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3.表 1 记述 出处“(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 周礼春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 南宋朱熹陈氏家谱旧序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弟、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 ” 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表 1 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宗法制被后世完全承袭 B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C家训家规渗透理学思想 D族谱都能解释姓氏的演变历程4.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 ,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
3、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5. 西周宗法制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方式,在所有的等级之中宗法制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据此可知,在宗法分封制下( )A诸子权争祸乱四起 B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C君主权能相脱节 D立子以长不以贵- 2 -6.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 ,但都以失败告终。 “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明朝的特务统治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7.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
4、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 、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8. 当代著名史家杜维运先生说:“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所谓历史叙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晋)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B叔孙通为刘邦设计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C(汉代)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
5、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D皇帝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9.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 ,皇帝被称为“君父” 。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 。这反映( )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10.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其与察举制相比( )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11.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
6、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 ”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12.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 ,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 ,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 )- 3 -A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保证了吏治清明C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对皇权有一定制约13.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王朝的建设, “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 ,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最能体现
7、该观点的是( )A隋朝的科举制 B元朝的行省制C唐朝的三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14.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 。这一做法( )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15.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这一评价中肯在( )A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C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
8、响 D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16.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 ,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宋代(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17. 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 、科举中要“避亲” 、任官中要“避籍” 。这些做法旨在( )A密切南北联系 B防范结党营私 C实现权力制衡 D保证地域公平18.元朝时,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
9、,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19.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4 -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20.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佛山市 水区 实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