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试题.doc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试题第I卷 选择题(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创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現象(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25.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 ,但都以失败告终。 “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
2、秦朝的焚书坑儒 B.明朝的特务统治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26.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一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据此可知( )A.榷场是为了回购书画文物而设置的 B.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C.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 D.北宋时期北方的经济水平低于南方27.蒙古军队南下之后, “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 ;1273 年以后,大农司辑农桑辑要 、王祯农书等各类官修、私修农书相继问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3、农书的种类和来源繁多 B.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动荡C.农耕文明的影响力很大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28.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年代 数额(万两) 比重()数额(万两) 比重()数额(万两) 比重()数额(万两) 比重()18493 281 77 969 23 4 250 10018853 071 40 3 923 51 714 9 7 708 100- 2 -上表为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 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29.严复不再使用陈旧的“体用” “道器”观念
4、评判中西文化的优劣,而是对中西社会文化作了多方面的比较,特别指出中国人“好古” ,西方人重“日进无疆” 。据此可知,严复的思想进步( )A.奠定了革命思想的根基 B.借鉴了西方科技成果C.促进了中西民主的结合 D.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30.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这表明:(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1.“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
5、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 ”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国民政府的推动32. 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 ) 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3 -33.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第一, “觉得凡不是
6、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34.法国共产党员亨利巴比赛所著斯大林传的俄文译本于 1936 年出版,定价低廉到只要 1 卢布,印数则达到 30 万册。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确立斯大林体制 C.鼓励个人崇拜 D.宣传法国革命35.2017 年 4 月底,日本右翼势力将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中部分内容编进日本教材,遭到日本民众和德国舆论的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做法违背
7、了(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B.区域集团化的扩展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军国主义色彩的传统第 II 卷(非选择题 160 分)41.(25 分)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一一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孙中山 1924 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 中国人时常自夸,说我们人口多,不容易被人消灭,殊不知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
8、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百年前有一个英国学者,叫做马尔赛(萨)斯,他因为忧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供给的物产有限,主张减少人口。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 ”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 4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极其理由,并对其进行评价。 (10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7 分)42.(12 分)阅读材料: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
9、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严重,它丝毫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来说同样是由偶然性来支配着的。但是表面性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解读材料,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拟一个论题,运用近现代史知识进
10、行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二)选做题从 43,44 两个地理试题中选择一个完成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3.(10 分)【旅游地理】旅游扶贫意为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 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下图为我国云南某地利用独特的民族节庆发展旅游业,从而推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简述该地区是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的?- 5 -44.(10 分)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 20 世
11、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城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指出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功能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请考生在第 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 介)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 13 所国立大学、5 所学院和 9 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在 20 所私立大学
12、和 33 所私立学院中,1934 年和 1935 年有 32 所获得了资助,1936 年有 40 所获资助。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中等教育也取得了 4-5 倍的增长。到 1937 年,有 2042 所中学,1211 所师范和 370 所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达 545 207 人。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 (9 分)46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2 年 2 月 4 日,在对国人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泸县 第四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 模拟 试题 DOC
